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厚积”为什么不能“薄发”?本文找到了“厚积”不能“薄发”的原因,并认真探索了从“厚积”到薄发”的方法:就是活化信息,唤醒“厚积”知识;仔细感知信息,牵引“厚积”内容;努力聚焦信息,以利“薄发”成文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厚积”到“薄发”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大文学家苏轼曾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叉说:“薄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大意是平时多多积累材料,而到作文时只能选用其中很少一部分。“厚积”是条件,“薄发”是产生的结果。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有了大量的积累,好像马儿有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写作时才能  相似文献   

3.
中华古诗文经典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让小学生了解、诵读古典诗文,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语文课程标准》将诵读古诗词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相似文献   

4.
向艳 《今日教育》2008,(9):61-61
厚积: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广泛积累的良好习惯 语文学习,厚积而薄发,“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作文审题的正确性和立意的新颖性,是构筑在平时的“厚积”和临场的“薄发”上的。“厚积”,既体现在理性思辨和文学修养上,又显示在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上。“薄发”,基于平时的艰苦磨炼,是“修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中学生熟背古诗文,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增厚文学底蕴是大有裨益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必背古诗文50篇。然而古诗文语言凝练、流畅,朗读尚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背诵。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向大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的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积累,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以期达到厚积而薄发呢?我以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天泽 《四川教育》2001,(10):33-33
重视语言的积累,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应引起重视。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古人认为:“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中的“积” 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主要途径是读;而“发”则是对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只有“厚积” 才能薄发。《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写诗给我们不少启示,她要香菱把我国古代十多位大诗人的诗文各记一百多篇,“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写作,要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注重读和写的结合,让学生养成做摘记的好习惯,厚积而薄发;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指导学生扩写和仿写的练习,使其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厚积”是建立在自己最佳的知识和技巧结构之上,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掌握教科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了解本学科的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生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教学需着重抓五项工作。 一、抓积累——读记观悟,丰富素材 1.多读多记,厚积薄发。“为学之道,厚积而薄发。”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多诵读、多摘抄、多积淀。要诵读古今优秀诗文,  相似文献   

12.
厚积而活用     
综观《语文课程标准》,“积累”一词几乎贯穿始终。可见,做好语文积累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语文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长期的积累,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感悟和运用,当然就学不好语文。  相似文献   

13.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学习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吸收,其途径是听和读,主要依赖于读;语文学习的“发”,就是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是“发”的理想境界。先有“积”而后有“发”,只有“厚积”才能达...  相似文献   

14.
积累 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惜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感“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说明积累与运用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写作文经常是"无米下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没有足够生活积累的学生,无论掌握了多少写作技巧,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中学生来说,要提高写作水平,积累材料和整理材料的本领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下面,我就“排比”这一修辞在论述,说理,抒情中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杨靓 《教书育人》2001,(15):30-30
新出台的小学语文大纲对作文教学部分作了较大修改,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笔者认为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应该包括作前引志、作中指导和作后评价三部分,这里主要和大家探讨作前指导的一些问题。一、“厚积而薄发”———勤阅读“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学中的“积”就是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吸收和积累,途径是听和读,主要依赖于读。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说到“厚积”,笔者认为传统语文教学是值得借鉴的。首先它重视儿童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并特…  相似文献   

18.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唯有厚积薄发,习作时才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只有让学生注重平时生活素材、语言材料的积累,才能使其作文有骨有肉、生动有味。  相似文献   

19.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重在直接吸收和积累语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就学不好语文。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相似文献   

20.
胡国芹 《课外阅读》2011,(7):170-170
“博观而得取,厚积而薄发”。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的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