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王夫之注重诗人的艺术灵性,讲求实际审验,反对成法,并不意味着他对艺术构思的忽视,恰恰相反,他对艺术创作的匠心独运特别重视,提出了以意为主、运势其中的艺术思维方法,并运用于唐诗评论,在清初唐诗学中有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通过唐诗选本研究,我们发现明代唐诗选本大量选录韦应物五言古诗,数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李白、杜甫二位大家。究其原因, 乃在于明代批评家认为唐人的五言古诗,大多有律化的特点,而韦应物五言古诗则承汉魏之古正,祖渊明之冲和,得二谢之精致,乃古诗之正宗。  相似文献   

3.
编选古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接受形式之一。在一批明清之际的“古诗——唐诗”系列选本中,就乐府诗的体例问题形成了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倾向与分歧,即大多数系列选本保留了唐前乐府诗的体例而取消了唐代乐府诗的体例,只有少数系列选本保持了乐府诗体例的前后一致性。这种主导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前代学者对唐代乐府诗的轻视,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唐代乐府诗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4.
编选古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接受形式之一。在一批明清之际的“古诗-唐诗”系列选本中,就乐府诗的体例问题形成了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倾向与分岐,即大多数系列选本保留了唐前乐府诗的体例而取消了唐代乐府诗的体例,只有少数系列选本保持了乐府诗体例的前后一致性。这种主导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前代学对唐代乐府诗的轻视,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唐代乐府诗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包括《才调集》在内的十五种历代唐诗选本所选孟郊诗数目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唐诗选本对孟郊诗的选取差异较大,孟郊诗所受关注程度随时代发展逐渐加深。从对包括《唐文粹》在内的八种代表性唐诗选本中所选孟郊诗篇目的考察来看,各家对孟郊十四类诗的选择并不均衡,但乐府诗是共同的首选目标。在历代唐诗选本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游子吟》《古别离》为代表的一批孟郊诗的名篇,它们构建起孟郊诗高妙简古的印象,拉开了与诗论家酸呻苦吟之论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因为选本隐含且能传递选者的文学批评观。从选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管窥到当时社会语境的面影,看出作品的艺术成就,还可以悟出选者的目的、喜好和文学观点。此外,对选本进行再批评,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独领风骚,古诗选本不胜枚举,而且各个选本又有所不同。从选本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掘古代批评家借助“选本”这一批评形式表现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文学批评观.进而探究“选本”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和影响,最终对“选本”这种直到现在仍然沿用不衰的文学批评形式和方法,形成正确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唐诗评选》作为王夫之诗体选评的代表作品之一,其选诗标准包括重情和贵平两个主要方面,其中,情主诗歌之本质特征,平主诗歌之表现方式,二者相互结合,是为《唐诗评选》的主要诗学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其对古体诗格外推崇,尤其表现在《古诗十九首》和汉魏六朝诗人方面。  相似文献   

8.
享誉古今诗坛的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伟大的丰碑。历代的人对李杜及其诗歌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明清之际的重要诗歌批评家王夫之对杜甫是极其贬抑而对李白则是极为推崇。王夫之非常欣赏李白的乐府歌行、五言古诗以及七言律诗,认为其继承了《古诗十九首》以来的汉魏古诗传统。褒扬李白与王夫之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遭际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诗歌辨体,尤其是唐诗辨体,始终是明代诗学批评的重点内容,明人编选的大量唐诗选本中包含了强烈的辨体意识,涉及到了辨体理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像高棅的《唐诗品汇》等经典选本的编选与传播,直接主导了唐诗辨体理论的建构与论争。  相似文献   

11.
“唐人选唐诗”体现了唐人对本朝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唐人选唐诗”成为学术研究对象,滥觞于元,开始于明。清代学者对“唐人选唐诗”特殊价值和不足之处,认识得比较深入,对其研究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2.
《唐诗鼓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唐七言律诗选本,在明及清初,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许多著名学者如钱谦益、何焯、纪晓岚等都曾为之批点作序。此书共选录96位诗人的596首诗,分10卷。作者排列不依年代先后,各人所选诗歌数量亦不定,多则30余首,少则1首,其中中晚唐诗人占绝大多数。就选诗内容而言,偏重于感怀离乱诗,由此可见选者在弃取方面应有一定的标准。元好问的诗学思想可分为前后两期,与此书所体现的诗学思想加以对比分析,可见《唐诗鼓吹》对唐代七律的选择及其所体现的诗学思想可以反映出元好问讲究“温柔敦厚”的唐诗观,从而成为《唐诗鼓吹》为元好问所选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3.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变革绮靡的宫廷诗风,为唐代诗歌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然而,纵观今存十余种"唐人选唐诗",仅《搜玉小集》选其诗一首,其他唐诗选本均未提及陈子昂。我们通过分析各种"唐人选唐诗"的选本发现,选者编选诗歌的范围、理论依据及诗歌传播上的限制等是陈子昂诗被忽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出版的方孝标《钝斋诗选》、吴■《吴■文集》、金农《金农诗文集》等三种清人别集中,均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此进行必要的校理与补正,以供有关读者及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是黄宗羲入清以后花费巨大精力编纂的三部文章选本,其目的是以选本的方式保存明代的历史与文化。本文对这三部选本的编纂情况进行了梳理,并且结合选本序言、评语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对黄宗羲的明文批评进行了论析,指出以理为主、情理兼顾是黄宗羲评论明文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晚清民国时期的唐宋词选本中,“名家词选”的编纂体例较为盛行,选者各矜手眼,注重于凸显各自不同的词学主张和观念,故而名家词地位的高下成为选者甚至词坛风尚的反映。经过历代词选的遴选和积淀,在晚清民国时期,唐宋词逐步完成了接受史意义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宋代重视文人文集之编纂与整理,雕版印刷的发展又使文集传播更为方便通畅。这样的文化环境与条件促成宋人文集序跋意识的自觉,文以序传得到集体认同。文集序跋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仅数量庞大,精品多见,而且出现了刊刻序跋、读后感式序跋等新形式的文集序跋,甚至在文人间还出现了序跋对话的独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清诗总集或"网罗放佚",或"删汰繁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为能深入挖掘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有必要对它的特征进行研究。清诗总集与诗人群体关系密切,地域性特征最为显著,表现为地方性总集地域分布不平衡,所收诗人籍贯分布不平衡,以及强烈的地域诗学理念等。其形成原因包括辑者的桑梓之情、地域文化观念、地域文化差异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9.
匦制是始于唐代的一种基于皇权之上的建议告密制度.从武则天时期这种制度产生之始,在有唐一代,匦函的形制、名称以及接收和处理方式就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变化,理匦的机构与官员也相应调整,最终趋于完善,成为定制.它的出现,使皇帝听到了更多来自下层的声音,增加了施行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鬼谷子》是先秦时期的鬼谷子或苏秦所作。它涵盖了本世纪末修辞学研究的诸多方面 ,因而是一部蕴涵丰富修辞理论的著作 ,也是我国古代三大修辞学著作之一。《鬼谷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比较 ,有惊人的巧合之处 :两书产生于同时代 ,同为说服术 ,同样有大量的心理分析 ,同属口语修辞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