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会给新知学习带来负迁移,干扰思考的进程,为数学概念的学习制造困境。因此,要从教学实践入手,有效抑制小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式带来的负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华章》2007,(Z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经常在学习探究新概念新规律的过程中,出现根据不准确的前概念、经验形成错误规律的现象,或是学生虽然能记住概念、规律的名称和内容,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会不自觉地用自己头脑中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结果导致错误。究其原因,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受思维定式影响而带来的负迁移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物理教学中,不能低估思维定式的负迁移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消除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为终身学习.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迁移对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迁移又是一把“双刃剑”,负迁移会对学习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文章认为,负迁移的形成主要受学生、教师和教材三个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优化认知结构,纠正错误观念;重视思维训练,消除思维定式;发展认知能力,克服负迁移.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式,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和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思维定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双重的影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采取积极的方法,逐步消除思维定式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话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根据母语迁移理论,结合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荚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来生物学科高速发展,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新理念、观点、说法等也为同学们所知晓。同学们可以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把原来的思维方法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思维定式对掌握新知识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一、几种常见的思维定式干扰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式包括记忆定式、理解定式、类比定式、直觉定式。顾名思义,记忆定势是指原有的记忆和新学的知识混淆,而致使认知结构紊乱,甚至相互干扰,影响同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通过"导读、导学、导疑、导思",发挥思维定式的正向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迁移掌握新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习出错是正常现象,最为师生所关注的是解题出错.从学习心理角度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有感知"粗糙"、注意力迁移与思维定式水平低下等原因.据此提出的矫正策略有加强数学概念与解题的首次感知教学、明确解题思路以保持注意力、通过精加工提升思维定式水平等.  相似文献   

9.
思维模式引起对外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探索思维模式迁移规律是外语教学的必然任务。思维模式对外语学习的迁移规律主要有母语思维模式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与先形成的外语思维模式对后继外语学习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四种。思维模式负迁移是外语教学和学习的难点和重,景。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文化习惯五个方面。有效利用思维模式迁移规律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策略,也是外语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论证类比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剖析知识迁移中定式思维误导的成因及对策,列举几种类比迁移知识陷阱的识别,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倪伟平 《教育探索》2000,(10):29-30
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数学思维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与负迁移之分。凡是数学思维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凡数学思维对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叫做负迁移。 数学思维对学习产生正迁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如习惯性思维对知识的稳步增长和理论体系的巩固完善是不可缺少的。直觉思维对知识的直观洞察力,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组织性、深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数学思维也会对学习产生负迁移。通过对学生理解问题、处理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发现许多错误源于思维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思维定势的形成过程和对数学学习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通过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说明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双重作用.对有效地控制思维定势形成正迁移和克服、消除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减少解题的方向性错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母语思维产生的负迁移会阻碍学习者二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许多教育研究者主张学习者在二语写作中避免母语思维而直接运用二语思维,从而规避负迁移对写作产生的阻碍。通过实例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负迁移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避免母语思维"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负迁移是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对比生物现象的一种直觉认识,受到先期学习的影响.它们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积累,是学生头脑中强烈具有的一种稳定的认知结构,不易消除.负迁移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思维中形成定势,因此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问题"屡犯屡错,屡错屡犯"的现象.通过对生物学习过程的微观分析可知,各种定势的干扰是负迁移产生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结合生物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负迁移现象,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负迁移种类进行归类,并探析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英两种语言形式具有的不同的特点,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然。思维模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又导致文化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应克服文化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也会有相应的差异。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尤其是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分析,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思维模式负迁移的影响,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排除汉英思维模式差异的负迁移而充分发挥正迁移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解题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条件,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这些题目的迷惑因素大,学生在解题中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为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分析题目时谨慎细致,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防止定式思维的负迁移. [例题]如图1所示,用长为L的丝线一端连接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另一端悬挂于O点,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足够大的空间)中,场强大小为E=√3mg/3q,今将小球拉至与O点等高的A点后由静止释放.求小球落至最低点B处的速度大小.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即"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中学学习物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式,经常会束缚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及创造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指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是在母语--汉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欲减少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有必要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克服思维定势,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长期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向。这种思维方向可以使人们从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如同归纳猜想等思维方式那样,它有助于人们探求未知的结论,以至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也存在负迁移的消极一面。当人们取得某种经验后,便自觉或不自觉地依照某种固定模式去认识事物,使思维活动走入歧途,从而导致判断错误.相声中的“逗哏”之所以令人捧腹,正说明这种思维定势所产生的负迁移确实可笑。拙文拟就学生在解三角问题中常见错误浅析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