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远离贵溪县城的边远山区樟坪公社,有一所专为畲族办的学校——樟坪民族中小学,这所学校有一位老教师项希宽,坚持畲族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度过了三十个春秋。项希宽是高贵溪县城不远的金沙人,一九四九年解放那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一九五四年九月,他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只身来到樟坪从事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这是不寻常的三十年。当年,项希宽这个年轻的单身汉、“山外佬”,乍到这语言不通、山高水冷、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困难可想而知。那时,学校没有象样的房子,更没有条件办伙食,他只好背米在老乡  相似文献   

2.
独木成林     
正好多年以前,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一带的动物们为了建设美好家园,搞起了造林比赛。大象、斑马、水牛、棕熊等都分别栽起了水杉、泡桐、木棉、马尾松等容易成林的树种,而且分别栽了好多棵。惟独金丝猴没有栽这些树种,而且只栽了一棵榕树。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曲阜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道德气息浓厚的学校,德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曲阜一中不断寻求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尤其是围绕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高中生"?"今天的高中生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教育"?"怎样为高中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动力"三个核心问题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但一直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正式引入"三大步"励志教育模式,开始了励志教育以及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践研究。几年下来,我校德育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此,我们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4.
<正>“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因材”是“施教”的依据和前提,“施教”是“因材”的反馈与结果。“因材”与“施教”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间不可缺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理解、尊重和关怀。如何辨别儿童的个性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激发出每一位儿童的发展潜能,是“因材施教”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孤木不成林     
赵嘉洁 《新读写》2021,(4):28-28
个人英雄都是传奇,团队协作才是现实。孤木何以成林?所谓:"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只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更是接力赛的成果。"孤木不成林,因此,只有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才能获得成功。很多人都喜欢看漫威电影,受影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幻想成为孤胆英雄。这不禁让我们深思:个人英雄传奇会在现实社会中上演吗?纵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出众,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  相似文献   

7.
8.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饶二小学,坐落在辽西美丽的小凌河畔。崭新的校容校貌,焕发着时代的气息。宽阔的校园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学校教师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高级以上职称的占60%,国家、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占60%。这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大胆创新,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若能细心揣摩一些词语或广告词,并巧妙化用,将会达到一种"有心化语语成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有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中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亩土地,独木成  相似文献   

11.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虽说这个课题巨大无比、重要无比,但几年前,利用科技部相关课题研究的契机,教育部门开始尝试关注、思考、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五育融合的课堂拒绝“扁平化”“平均化”,它不是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或僵硬地将“五育”进行简单叠加组合,“五育”应是融合渗透,彼此共生共美的关系。因此可以教育材料为抓手,通过“一育”带“多育”,多育协同,最终让“五育”融通,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德智体美劳多育共生,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实现“完整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错过黄金年华的我,有这些进步得益于心理训练。我要把这种理念和技术传达给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理论性和抽象性是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显著特点,加之学科地位较低,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无奈。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唯有把课上得出彩,以化解学科尴尬。一堂出彩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思想品德课,离不开适宜的教学素材和恰到好处的问题预设。教学素材是指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可以是社会热点、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国内外要闻、地方性举措;大到国际社会风云,小至百姓生活片断。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思  相似文献   

16.
“人材大的有大作用,小的有小用场,就像梧岗山上的各种林木,用不上的一棵也没有。”抱着这样执着坚定的信念,25年来,凹开明默默耕耘在大山深处,一个一个地培养彝家后代一点一滴改变着彝家山寨落后的面貌。“呜、呜呜……’,深沉、悠远的芦笙调子在山间回荡,数十个身着艳丽彝族服装的孩子围着一个披羊皮褂子,尽情吹响芦笙的中年男子又唱又跳又笑。他,叫凹开明,46岁,偏瘦的个于,轮廓分明的脸庞。25年来,他为彝家山寨文化教育的发展竭尽心力,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9月9日,又荣获第三届“全国…  相似文献   

17.
是材不是材,关键在于用。 首先要看会不会“选材”。你看,木匠到森林里选 材,看到奇形怪状的树根,认为没有用,摇摇头就走了; 而雕刻家看到那些树根,却如获至宝,把它们雕刻成了 珍贵的艺术品。这个简单的材料,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直材与弯材     
一天,有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劝学》里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这不是有意将直材輮成弯材吗?这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2020,(20):82-83
<正>重庆市育仁中学是巴渝历史名校,两江新区优质高完中。学校位于两江新区核心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兴,系1945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创办并题书校名。学校占地150亩,45个教学班,学生2300人,教师170人,正在全力打造重庆市特色示范高中、国家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0.
心育·育心     
作为语文老师,我很欣赏她的文学才华;我想,她大概也很喜欢我,喜欢语文课,所以毛遂自荐地做了我的课代表。我们的师生交往由此开始。我知道,她的父母远在外省,作为回沪知青子女,为了父母的期望,不得不离开熟悉且热爱的外省来到上海的学校读书,寄居在虽有亲缘关系但谈不上亲密的上海舅舅家:我知道,她的好朋友们都在异地,突然面对一群陌生的同学,她是圈外人;喜欢热闹的她不免有些寂寞。我感觉到她在努力,非常想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