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实在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们之所以需要新闻,是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人们可以通过新闻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各条战线的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从而感知整个社会的脉搏,倾听社会前进的脚步声。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带给人们不可靠的信息,那么,新闻在社会上特有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就会扼杀新闻事业本身。所以,真实对于新闻来说,就像生命对于人那样宝贵。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变异     
《新闻前哨》2005,(10):110-110
李希光在《新闻与写作》杂志2005年第2期上撰说,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从传统的新闻学讲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的事件是新闻。  相似文献   

3.
张元斌 《新闻窗》2010,(3):28-29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教育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凸显,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作为民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如今早已成为千家万户关注的热点,其点点滴滴的变化都会牵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相似文献   

4.
刘薇 《记者摇篮》2009,(12):39-39
反映社情民意的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5.
谢国静 《大观周刊》2010,(37):180-180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和谐社会的舆论保障者和支撑者,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责任,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和政治烙印。同时,党报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也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播音工作需要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为大背景,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播音工作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实现新闻播音工作的根本任务。介于此,本文结合新时期的社会特点,从三个方面对新闻播音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晓凤 《新闻窗》2006,(1):39-39
广播电视宣传中的新闻播音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是一个电台、电视台水平的重要体现。广播电视宣传是以新闻性节目为骨干的,绝大多数新闻性节目都是由播音员播送的。新闻播音质量的好坏和新闻播音员的素养是分不开的。因为新闻播音工作不是单纯的“传声筒”,它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政府和人民声音的直接传达者。作为党和人民加强联系的纽带,它既要传达党的声音,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因此,应充分重视和切实加强新闻播音员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读2010年第12期《新闻战线》杂志,有两则关于以“故事”喻理的论述让人印象深刻,颇有感触. 在访谈录《“丑女”无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是用说新闻、甚至是侃新闻的方式播报的.在说了9分钟好玩的故事后,会用1分钟告诉观众一个道理:“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包裹在节目的可看性、趣味性、实用性、故事性之内的...  相似文献   

9.
1.本文核心词的含义1.1舆论首先提出舆论这个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道: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决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在我国,舆的本义是车厢或轿子,后引申为拉车的车夫或抬轿的轿夫,泛指普通百姓。而论多指议论。虽然舆论一词被人们使用多年,但  相似文献   

10.
邢军 《青年记者》2012,(2):28-29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都在积极响应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各新闻单位认真落实相关要求,精细策划选题,完善考核、奖励机制,相继推出了一批贴近生活、反映民生、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的动人心弦的新闻报道,虽然活动开始时间不长,社会反响却很强烈,效果已经凸显.  相似文献   

1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活动的精神是新闻报道深入基层,不仅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还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走转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新闻战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问题。只有敢于、乐于、善于为人民群众鼓与呼,才能赢得信任,让民生新闻真正扎下根。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新疆把民生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党报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必须紧密切合当前热点,将民生新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担当弘扬主旋律、舆论监督、热点引导的社会责任。民生新闻的民生主题那么,如何让民生新闻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充分体现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中宣部对于当前新闻战线"走转改"的现实要.  相似文献   

13.
目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中如火如茶地开展着。通过这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活动,笔者也获得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基层在哪里?基层既是厂矿企业,也是边疆哨所,更是田间地头……概而言之,基层就是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的场所,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敲诈、假新闻是新闻界一大公害,是对新闻公信力的透支和破坏,严重损害新闻队伍的形象。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当严格自律,时刻警示自我,坚守新闻良知,坚守职业道德,抵御物质利益诱惑,共同守护新闻界的伦理底线和价值理想,无愧于新闻工作者这顶桂冠。中宣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主体,只有贴近群众,经济新闻才会有最广泛的受众。在报道内容上选择群众关心的话题。采写经济新闻,要积极研究群众最关心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一是抓住"两头热"的问题,即领导和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二是要采用"两头热"的方法,即一方面新闻媒体首先热起来,组织采写热点稿件,进行追踪报道,开辟专栏,组织系列文章,集中探讨某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让群众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今时代,本就处于劣势的广播如何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是决定其能否占据主动的关键所在。而在二者之间,节目的质量抑或说是稿件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美国著名的广播记者马克·霍尔早就告诫我们要"为听而写",因此,如何把广播新闻写得饶有趣味、妙趣横生,让受众喜闻乐听,应该是广播新闻工作者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尽管一些广播电台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推出了诸如"说新闻"形式的新闻节目,但就其内容而言,仍然没有摆脱枯燥乏味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战线的集中体现,是每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成长之魂,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更是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贴近实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后。一时间,一批又一批新闻工作者赴边陲、进哨所、访老区、慰灾民、下厂矿、到农家……把钢笔、话筒和摄像机镜头对着人民群众。于是,许多真情实感的文章、近距离的摄影、反映社情民意的播音和画面,出现在媒体中,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9.
激情与理想     
2008年的初冬,比以往温暖。 前些日.一位报社的采编新闻中心的主任即将退居二线。座谈时.她毫不掩饰内心的波澜和落寂,情不自禁地擦拭眼泪“真是舍不得,我太喜欢记者这个职业了……”我望着她,心生感动。因为近30年了.我们一起走在新闻战线的路上.难忘走进东单西裱褙胡同北京日报大楼时的激动,怀念曾经每个夜晚报社大楼的灯光,因为里面有我们的青春辉映。30年或曰弹指挥间.但30年从事着一个职业,痴心不改.何以支撑?激情与理想。我想,哽咽的她会认同我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拍摄出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但目前来看,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摄影同仁深入“走转改”,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准确、增强新闻摄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