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孤立课文《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所编选的基本篇目,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每一册、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目标都只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教师应该统览整个教材体系,明确本册、本课在母系统中的地位与具体目标,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但有些教师却未能做到这一点。教某篇课文,只钻研这一篇课文,把课文孤立起来,岂不成了大海中的一叶浮舟,其目标准确率能有多高,可想而知了。二、肢解课文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肢解成单独的段落、句子、词语。更有甚者,撇开课文的整体艺术不谈,只挑选其中语段作练习,练习题目跳不出结构…  相似文献   

2.
巫庆 《教学与管理》2006,(12):45-46
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已经走出原来的误区,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上的不足,即,将语文的工具性无限扩大化,将语文科只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其结果就是,在强调了语文重要性的同时,也泯除了语文本身的特性——文学性。语文课就成了枯燥乏味的工具课,语文科也就成了“鸡肋”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由中学进入大学的语文教学应倾向于文学性教学,把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逐渐丧失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文学爱好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应贯彻民主教学、情感教学、宽容教学的理念,构建和谐与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语文课包含了很多种类的文章,体现出了不同类文章的文学性,教师在教授语文课时不仅要讲解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体现课堂的文学性,古语有云教之无"文"不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教学根植现实、链接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生活模拟、教学客体的原生态展现、教学开放性的生活实践,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更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作品的文学性,不仅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做到多读、多写、多体验,还要敢于大胆创新,具有新观念、新语言、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有工具性。他同样还说过:语文还有文学性。思想教育不能少,但现在也需要我们的语文走向创造性、审美性、哲学性上来。人是有个性的人,为何不能或散步,或者小步跑,或跳或跨,上穷碧落下黄泉,抚惠风,追明月,带着创新的思维,健康人格,丰富的知识,步入大学或者其他人生的美好殿堂?  相似文献   

10.
陈茜 《现代语文》2005,(12):65-66
语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文明大厦,更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在语文每一条迷人的雨线下面,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和充满诗意的忧伤.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该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借助它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无论怎样界定语文,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诗意、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应该是广义的文学作品的教学,而不是知识性文章的教学。人类或一个民族、一个人语言的基础架构都是文学性的,不是知识性的。无论哪一个民族,在其语言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的,都是其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但使人感到语言自身的魅力,同时也是人类精神航程上的灯塔。只有广义的文学作品,才是完整、完美意义上的“语文”。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还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走进了孤立课文、肢解课文、忽视阅读、题海战术四种误区。针对语文教学忽视整体性和文学性的四大误区,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李观华 《广东教育》2002,(12):44-44
语文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情与美,而情与美主要来源于文学。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语文教育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以情与美为特征的文学教育,对语文课上少得可怜的一点文学,我们的语文教师也将其皮肉与灵魂分开,变成抽出了灵魂、意蕴和滋味的文学知识、文学技巧和文学理论的传授。语文课更多的是考虑政治思想、作家名气、社会需要,忽视了文学的美感、作品的质量、人的心灵需要,学生难于领略到灿烂辉煌的文学世界的风貌,体会不到人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舒张。须知,学生的文学基础不牢,语文素质就只是一…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相同,都有其科学性,但是语文学科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能使科学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实现完美统一的中间媒介,便是课堂上规范正确、悦耳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6.
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文本阐释和理性感染把学生引入复杂而生动的文学世界,其基本途径是在重返文学性的文学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建立有关文学的基本感知方式,进而掌握文学基本知识的理论形态与内容。重返文学性,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文学理论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完全作为抽象的哲学本体来对待,而应该要强调理论的理性导引功能和文本阐释价值,在文学文本、文学解读、文学感受性分析中建立三位一体的阐释框架,最终展现的是文学理论教学中的知识与经验、文本与理性、感受与阐释的同一性,从而起到深化文学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趣味性不可忽视。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就将语文教师推入尴尬的境地。我以为与其说学生不喜欢语文,还不如说不喜欢语文教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课被上成了单纯的识字课,语法逻辑课和应用工具课。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往往被讲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它内在的情韵,意境等审美属性被肢解,被揉碎。即使是文学性很强的记叙类文章,也被程式化的教学榨干了“水份”,  相似文献   

19.
文学,永远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是人精神的家园。它就像永远流淌在我们心灵的一泓清泉,涤荡着我们蒙尘的心灵。因此,用文学性来灌溉语文教学园地、充分显现其文学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根据现行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