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天门山》是李白坐船行于楚江,望天门山时所作。它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在诗人充满浪漫主义想象中,天  相似文献   

2.
吕继红 《现代语文》2006,(11):116-116
李白的《望天门山》像启蒙诗一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幼能详。小学《语》课本第九册就收入了这首诗,各种参考辅导书因版本的不同对这首诗的注释与讲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的认为:《望天门山》描述了天门山夹水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3.
青山有意碧水多情———《望天门山》情景教学三得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附中黄兰《望天门山》是李白寄情山水的一首即景小诗,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目的是让学生领略长江天门山壮美景象,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诗虽短,但大可激发情趣,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4.
初一语文统编教材选有李白《望天门山》一首绝句,课本对天门山的注释只是讲“在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安徽人  相似文献   

5.
《望天门山》是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后注释①这样说道":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3期发表了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一课,课中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而最大特色便是讲解字理。《望天门山》全诗28个字,王老师一共讲解了8个字的字理,占了四分之一还多,而且都是学生早就学会的熟字。这样大面积、高密度地讲解熟字的字理,在古诗教学乃至阅读教学中都实属罕见。耳目一新过后,也引起了笔者的  相似文献   

7.
倪凌云 《中文自修》2022,(10):23-24
<正>链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第17课《古诗三首》我国幅员辽阔,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本课的三首古诗描写了我国的大好河山。《望天门山》通过描写山势险峻的天门山和水势汹涌的楚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雄奇壮阔的画面。《饮湖上初晴后雨》分别向我们展示了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的美和烟雨笼罩下西湖的朦胧美。《望洞庭》则描写了秋月下洞庭湖给人带来的静谧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8.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一组课文中的内容。诗人李白充分发挥感官的神奇作用,张扬了长江的雄伟与势不可挡,同时也在读者心中矗立起了一座刀削壁立的巍巍天门。尤其在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诗人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然而,作者到底在何处望天门山,令人生疑。人教版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第三四句写行船时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  相似文献   

9.
文如其人,课如其性。《望天门山》一课,学生在玲湘的眼睛里找到了天门山雄伟险峻、楚江壮阔汹涌的景;在玲湘的眼睛里体会到了物我相亲、主客同一,自然与心灵合一的异常奇妙的境。透过玲湘  相似文献   

10.
《望天门山》今译奔腾的楚江象一把利剑将天门中间劈开。江水碧绿,浩荡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夹着江水相对耸出。一只船映着日光从遥远的天边飘来。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就画出了一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中的《望天门山》这首诗时,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教材的“预习”是说这首诗赞美了雄伟的长江,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却说这首诗是“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奇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天门小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天门山脚下,为弘扬天门文化,以诗仙李白名作《望天门山》命名的天门文学社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诞生了。文学社坚持“寻觅诗仙足迹,弘扬天门文化”为办社宗旨,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将爱好文学的教师和学生积极融入到天门文学社中来。同时特聘请中国作协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书画家韦斯琴女士为名誉社长,定期指导天门文学社的工作。如今,天门文学社拥有辅导教师数十名,小社员、小记者数百名,出版了社报——《天门听浪》,建立了读书屋、班级读书俱乐部、《少年博览》小记者站、天门文学网,在全国各级…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望天门山》,有关书籍(包括教材)在阐释此诗时都指出了该诗绘景雄奇,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热爱之情的这一点。如“它描绘了望中所见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人教社《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以下简称《教参》);九年制义务教材的参考书释此诗时也持此说。  相似文献   

14.
李白诗《望天门山》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其中的"直北"一词,今世各种选本,往往作"至此"。作"至此",固然直白易懂,却带来几个问题,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板块一趣味揭题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孟老师和大家去语文百花园畅游(CAI出示课题:语文百花园),准备好了吗?生:(齐)准备好了!板块二古诗堂师: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古诗堂(CAI出示:古诗堂),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的古诗,还记得是哪几首吗?生:我们学习了《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师:能背吗?生:(齐)能!师:《望天门山》,男孩子背诵,女孩子和。(生读)师:有高有低,读出了气势。《山行》,女孩子、男孩子连环读。(生读)师:真好听!《暮江吟》,一起来背诵。(生齐诵)  相似文献   

16.
先把知识短文《谈谈诗歌》复习一遍,然后把七首古典诗词分成两组来自学。第一组是风景诗:《望天门山》、《春夜喜雨》、《忆江南》、《渔歌子》第二组是抒情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石灰吟》、《杜少府之任蜀川》。  相似文献   

17.
李白《望天门山》一诗,注家多以为是山水景物之作,有人说:“这是一首单纯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是我们诗人满怀深情对祖国河山唱出的赞歌” (张燕瑾《唐诗选析》)。有人说:“此诗描写遥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奇景色”,“不仅把山川写得生气勃勃,而且抒发了作者自己雄放杰出的豪情壮志” (浙江师院《初中古代诗文助读》)。黄日强编著的《古文选讲》指出:这首诗“通过赞颂天门山的大好风光,表现了我国江山的雄壮奇姿,反映了作者热爱祖国和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这里点到作者“理想”“愿望”的问题,但究竟是什么理想与愿望,文章未能作出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 ,老师神情严肃 ,学生认认真真 ,诚惶诚恐 ,原来这一节课正是上公开课。老师在黑板上大书几个字———“望天门山” ,然后转过身来 ,略带神秘的问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谁 ?”“李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道。老师又进而问道 :“李白是什么朝代的人 ?”“唐朝。”又是异口同声。“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再一次的异口同声。……公开课结束 ,听课的老师一致评价 :公开课很成功 ,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 ,同学们发言也很积极 ,启发式教学法得到成功的运用 ,今后还要大力发展推广。这是不是启发式教学法呢 ?我们首先…  相似文献   

19.
田荣 《教育文汇》2010,(4):55-56
采石矶,原名牛渚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区西南郊长江东岸葱茏灵秀的翠螺山麓。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唐代诗仙李白数次云游到此,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章。其中《望天门山》诗云:  相似文献   

20.
一 教学引入,解释题意 师:上节课我们跟着李白欣赏了天门山上的壮丽景象,请一起背诵《望天门山》。(生一起背诵)现在我们要跟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去看看。(出示课题和西湖的图片)猜一猜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苏轼在西湖边看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