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听了不少教师对《将相和》的教学,其中对该文第一自然段的处理都是把它作为“完璧归赵”这一则小故事的一部分,说明是交代了这则小故事发生的时间:“战国时候”,以及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其实这一自然段的作用远远不至于此,至少还有以下几点不能忽略。 (一)是串连全篇情节的引线这一自然段既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  相似文献   

2.
创设情境,将朗读指导不着痕迹地融人教学,将口语交际巧妙地渗透于阅读教学中——这是龙雪英老师教学《将相和》一课最成功之处。一、辨课题,粗知课文内容师:大家请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板书:将相和)这三个字都是多音字,你能分别给这三个多音字组词吗?  相似文献   

3.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当前小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如何减少训练上的盲目性,使学生真正得到训练,我在《将相和》一课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4.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体性特点更利于人类情感的表达。演唱者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一字一腔都传递着内心的情感。对于声乐教师来讲,这一切美的因素都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歌剧《运河谣》唱段《来生来世把你爱》在国内各大声乐比赛中被广泛传唱。因此,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教学以及提高歌者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相和》一课教学浅谈东北师大附小罗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将相和》一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讲述了蔺相如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被封为上卿的过程,以及因为职位比廉颇高而引起两人的矛盾,引出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了解蔺相...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 这一组教材包括讲读课文《草船借箭》《将相和》和阅读课文《景阳冈》以及读写例话《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着重训练学生用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方法,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课文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  相似文献   

7.
变“教学”为“学教”──《将相和》教学新探景泰县条山镇一小高嘉芳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把“教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一切围绕教师的思维运行。而现代教学观却一改传统的“训导”教学模式,变教学为学教,即由学而教,先学后教,把“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中...  相似文献   

8.
刘发建老师《将相和》的课例,之所以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虽有其教学旨趣不同常规的原因在,但更主要是因为这个课例的教学内容存在可争议处。他对教学内容选择合不合宜,作为一线教师究竟应该怎么来选择课文的教学内容。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相和》教学片段:师:学习《将相和》这一课后,你们喜欢谁呢?生:我喜欢蔺相如,他心胸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相似文献   

10.
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虽然在课内,但常常涉及学生的整个生活和实践,为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一、以读带写,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平时教学中,我采用“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如在讲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去探索邱少云的外表和心理活动的特点;讲《将相和》时,我把重点放在阅读描写廉颇、蔺相如言行的语句,从中概括其性格特征,让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少年闰土》时,我引导学生懂得写人必须抓住人物特点。同学们把这三…  相似文献   

11.
一、提纲式板书是把某一课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把教学的题目、纲目和内容要点板书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太阳》一课的板书 :这一板书清晰地揭示了太阳的远、大、热的本身特点 ,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纲式”板书是一种最常用的板书方法 ,能完整地反映出所学内容 ,通俗易懂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二、对比式板书是把课文中的同类事物归纳起来 ,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鉴别异同的板书方法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中“负荆请罪”时 ,可把廉颇、蔺相如的语言、行动板书出来 ,使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2.
记忆中,初识《黑龙江教育》是上师范学校时。做教师的父亲常拿《黑龙江教育》回家,我爱读书,常信手翻上几页。那时我只是看看杂志中的散文随笔、幽默笑话而已。1997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拿起教鞭,走上讲台。在偏僻的农村任教,对于像我一样刚走出校门就从事农村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没有多少教学经验可谈。记得我初登讲台要在学校做一节《将相和》的公开课。可是学校连教学参考书也没有幸亏《黑龙江教育》帮了忙。我在一本《黑龙江教育》里找到了《将相和》第二课时的教案和点评。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恰当的点评深深地吸引、启发了我。我的这节课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将相和》一课,临近结尾,我作了如下小结:“《将相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广为传颂的故事。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忍辱退让,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田玲 《宁夏教育》2012,(7):101-101
《音乐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科综合。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促进全球音乐教育夕阳宣言》中提出:“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在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的起点。”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和谐共存,相辅相成又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张汉清 《辽宁教育》2002,(1):103-104
《将相和》是一篇传统教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教学这篇课文很有特色,值得借鉴.这里仅作片断评析.  相似文献   

16.
张汉清 《辽宁教育》2002,(2):103-104
《将相和》是一篇传统教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教学这篇课文很有特色,值得借鉴.这里仅作片断评析.……  相似文献   

17.
特级教师韩军在《四十回首》中说:“《诗经》是美的,《楚辞》是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也是美的;文言是美的,白话也是美的;汉语叙事文是美的,汉语议论文、抒情文都是美的。语文课堂,为什么不能是美的?汉语构筑了汉语的文学艺术,我们为什么不能构筑汉语课堂的艺术?”作为在教坛上探索了多年已取得很大成功的语文教师,他的反问体现的是一种自信,但这反问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灵魂拷问和精神激励。要把语文课堂变成美的课堂,要把语文教育变成艺术,就不能忽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将相和》教学一得王彩萍(萍乡市北星小学)《将相和》一文,通过"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以国家利益为重,注重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爱国保国,知错就改的精神。"将"与"相"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课文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锁钥和调节课堂气氛的杠杆。问什么,必须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语言文字;怎样问,自然应该服从于此,但更多的则必须讲究艺术。辩证施问便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艺术的具体形式,它使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本身充满了情趣和艺术魅力,并使提问的效能发挥到极至。一、顺道相辅“顺”是顺问,指教师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正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形式。教学《将相和》,教师可抓住课文点睛…  相似文献   

20.
无意间翻阅到原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名誉校长、教育专家王企贤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的教学实录,感觉就像打开一瓶陈酿老酒一样透着喷香,不禁啧啧称赞。是的,母语教学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变迁,总有一条血脉在延续。追溯先师教学之风范,回顾语文教学改革之历程,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时下语文课改该继承什么样的教学精髓。本人和大多数教师一样远离王老师生活的年代,拙文只能撷取他的几个教学片段来作一番感性认识,如隙中窥月,浅陋之处在所难免。[镜头一“]将相和”师《: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战国时代的赵国。那个时代,在赵国有两个威望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