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点导读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语文教学如何以文载道,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孔夫子算起已有两千多年。如何对待传统,是关系到语文教学改革成败的大问题。历次大争论都与此有关。有些人视传统如垃圾,如赘疣,如毒品,必打倒、砸烂而后快;次之,也觉得它束缚思想,碍手碍脚,如背着沙袋走路,抛开才能快步前进。果真如此吗?否。这方面我们有过沉痛的教训。诚然,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但精华是主体,是第一位的,是语文教学安身立命、改革发展的靠山和足下的大地.  相似文献   

3.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难如人意,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主要是应试教育体制误导了语文教育,并提出在以后的教育中应当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改变语文教育方法,以使语文教育真正对人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新课程教学的开展如火如茶。这是一次语文教育的大解放,语文教学模式的大变革。然而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景象背后,在欢欣鼓舞之余,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语文教学中的怪现象,有着潜在的隐忧。如果语文教育自我放逐,任其恶性发展,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消弭语文教育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耿红卫教授著的《语文教育新论》一书,是一部既重理论研究又重实践操作的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它主要是体现了三新:一是思想新,体现了语文教育新理念和语文课程改革精神;二是内容新,涵盖了国内语文教育新理念和新实践的研究;三是观点新,如对亟待构建和谐语文教育问题等的诸多探讨。  相似文献   

6.
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基础差、语文地位下降等.这就对我们母语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隐患,所以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其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耿红卫 《教学与管理》2012,(18):102-103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没有单独设科,是一种经、史、哲熔一炉的"大语文教育",经过三千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目的、内容、原则、方法、考试方式等在内的一整套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尽管属于经验和直观型的,缺乏严密的科  相似文献   

8.
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基础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教育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如老师教授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实施"大语文教育",是中职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传递知识.吸收知识的工具,学好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从而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质呢?我认为情趣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那么。如何来进行情趣教育呢?以下,是我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顶天与立地     
江洪春老师研究小学语文教学30多年,至今仍活跃在语文教学研究第一线,并且时有振聋发聩的文章发表,难能可贵。他的教学研究顶天立地。顶天,以我国优秀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科学、前瞻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立地,植根于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因此,他的研究有很强的生命力,研究成果有普遍的适用性。江老师尤其长于阅读教学研究,如,早年的单元阅读教学研究,当下提出的阅读教学要做到三得:文意兼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呼唤人格教育,语文素质的提高需要人格教育。因此,人格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育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价值归宿,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为学生奠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首先,从语文写字这一简单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会要求学生作业须整洁、美观并按时完成,学生如能遵照教师的要求去执行,必然会逐渐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如注重仪表、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等。注重仪表的人给人以庄重、自尊的印象,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严于律己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2.
雷敏 《现代语文》2006,(1):10-10
语文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不只是语文教学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形象因素,情感因素等,使美育有其施展功能的广阔天地,而且美育给语文教学带来增光添彩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没有美育是失职的教育,贫乏的教育,语文教学因其自身的优势,使语文美育的广泛性与深刻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的美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问题上的六种分歧意见,提出了分期应当遵循的“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远粗近细”四条原则,主张将中国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前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始语文教育期)和现代语文教育期(今语文教育期)三大时期,及其所属的言文教育期、古文教育期、文学设科期、国语国文期、语文定名期、语文波折期和语文革新期等七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育怎么务“本”?如何生“道”?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少慢差费,严华银等新生代语文特级教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育缺少“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在推行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看到,过去的语文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语文教育未能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内容偏窄,有的陈旧过时;课程体系欠完善.针对上述问题,应寻求如下解决对策:转变教育思想;精简传统内容;建设有时代特色的语文教材;优化课程体系,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其社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本色语丈”就是在语文教育中摈弃那种忽视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想法和做法,还语文教育本来就具有的“色彩”、“颜色”和“味道”。“本色”是针对“彩色”而言的。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阵阵“流行风”的挑战,如五颜六色的教育内容、花里胡哨的教育形式、华而不实的教育泡沫等。对于在流行的“时尚”与传统的继承上信息不太对称的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叉口上,正确地寻找语文教育的适宜坐标,更多地关注语文教育的本色本香。要知道“一时流行”往往只能“流行一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挖掘语文中所蕴涵的“真”、“善”、“美”的因素,并将学生的智能水平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审美境界的追求等作为本色,才能使语文教育永葆青春,并进而获得科学的发展。有鉴于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力争回归“本色语文”,即既要确定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位,又要把握语文教育的应有本质,还要明了语文教育的应有本义。  相似文献   

17.
平时听了本地不少老师的公开课,前几年乘参加福建省首届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之机,有幸观摩了省内外一些语文名家或新秀的公开课,收益多多,但一些疑惑却也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8.
王夫昌 《现代语文》2007,(4):127-127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在语文教学中,我信奉这样一句话:阅读课要动笔,一课一得,紧紧相连,写得多了,连在一起,便会形成气候,形成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四大基本元素,其中,阅读是了解并获取文字传达信息的重要途径、手段,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测试中的阅读试题便是检测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是对一个人最初的启蒙教育,在学生的人生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指导的作用,良好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注重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分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语文教学环境、学生学习观念和关注学生差异中加强对其语文素质的培养。语文素质培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小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工作为基础,结合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进行合理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汉 《师道》2008,(12):26-27
语文新课程实施多年,个人的理解是,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领略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之美之魅;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知识性与思想性共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实施大语文教育,把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如吏、地、美术、音乐等联系起来,语文与校史、地情联系起来,让学生享受到活色生香、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