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样例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探索、发现和逻辑思辨的素材;同时,样例学习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抽象知识的典型应用模式,产生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通过合理补充教材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学习的本质;合理引申教材"情境"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背景;合理设计教材"美育"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合理开发教材"诱错"样例,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辨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王沁 《文学教育(上)》2014,(10):101-101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三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刘金广 《山东教育》2002,(25):42-43
《军神》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的特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落实本组重点项目“速读”的训练,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继续强化前面学习的“体会句子含义”的训练,体会“军神”的含义;三是感受“军神”的形象,受到坚强意志品格的教育。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军神”的含义,感受“军神”的形象。为此,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一、切入重点,感知坚毅本课教材故事情节简单,重点突出,便于进行速读的训练。教学伊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速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神州谣》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童谣。歌谣短小而意丰,句式整齐,韵脚交替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整首歌谣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教学本课,在识好字词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童谣的有趣、感受祖国的伟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个版本教材并行存在,各具特色。作为《英语》(新标准)高中教材的使用者,我想客观地谈一下对这套教材的感受,谈一下如何更好地使用这套教材。  相似文献   

6.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材4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理解应怜、小扣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欣赏美,感受美,受到美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方程(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而且能从函数的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相似文献   

8.
《识字8鸟鸡鸭鹅鸦》是一年级上册新增的内容,为偏旁识字教材。教学的重点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掌握写法,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特点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1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领会创新的技巧和方法,感受创新的力量,培养对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对教材的处理上,笔者打破教材原有的设计,重新整合,分成3个板块:感受创新--领悟创新--尝试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分析】“法律是什么”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中第一板块的内容。这个板块是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法治观念”中的“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及“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树立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等目标编写的。教材以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的逻辑编排,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第九课,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可以改变,并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一个合格的教师来说,应很好地研究如何“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如教材上“音的强弱”一课,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想像大老虎和小猫的叫声进行对比来感受强弱,或者让每个学生都到前面来敲一敲大鼓,那学生还是不能真正地体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贫乏的语文教材我国的语文阅读教材大都是文选型的,文选型的教材实质上是一种经验型的教材或感受型的教材。  相似文献   

1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的编排特点是:围绕一个专题组织单元教材,便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语文素养。本组课文的专题是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篇课文的特点是:除首尾两段外,其他各段都配有插图。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教材《九寨沟》是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的课文。为了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欣赏九寨沟的美,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充分体会。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本课程的内容是"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先通过海水资源的概况介绍使学生了解海水资源的利用广阔前景和重大的利用价值,然后具体从两个方面来感受海水资源的开发:一是海水资源中水  相似文献   

17.
程洁 《小学语文》2014,(10):30-3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最后一篇。本组教材围绕“热爱自然,了解自然”这一专题,让学生在积累语言、开阔视野的同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相似文献   

18.
赵晓伟 《家教世界》2013,(10):39-40
刚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有关面积的内容,在教学实验改革中,也接触到了新加坡Marshall Cavendish出版社出版的"Shaping Maths"这套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在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和方法教学,自己有些感受和想法,在此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谢静 《云南教育》2008,(12):25-26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描写花红柳绿、燕子飞舞的春天美景。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罗宏斌 《教育》2011,(9):52
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语文教材摆在面前时,笔者深深地被吸引了,漂亮的外形设计,精美的课文插图,丰富的选编内容,合理的编排体例,新颖的设计理念……驾着课程改革的小舟,北师大教材犹如一盏导航灯引领学生驶进了一片新的海洋。调整顺序《课标》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对这个"创造性",笔者的理解是灵活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时,许多学生没有到过深圳,没有亲身感受过深圳的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