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解放运动是五四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这一运动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女性作家陆续登上文坛,凌叔华就是其中一住。她是一位关注女性问题的作家,作品以婚恋为主题,在意境和语言风格上继承了传统因素,同时在创作技法上也接受了外来因素的影响。在古典美的氛围中,表现当代问题,是凌叔华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凌叔华和她的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叔华,原名凌瑞棠,笔名叔华.原籍广东省番禹县,一九○四年五月五日生于北京.凌家是一个封建大家庭,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做过清朝的大官,文化修养很高,与骚人墨客交往甚密.凌叔华从小在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中长大.她五六岁时,就爱欣赏和涂画山水.父亲发现了她的绘画天才,让她跟随著名画家缪素筠、王竹林、郝漱玉等学画.她每天练习画兰竹、山水,坚持数年不懈,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幼年时,她还跟学贯中西的“怪才”辜鸿铭学过英文.辜鸿铭每天教她背几首英文诗.童年,凌叔华还随家去日本住过两年,学会了日语.五四运动爆发时,凌叔华在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开始显露出写作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西滢与凌叔华陈西滢曾留学英国,获博士学位,26岁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作为散文家,他主编过《现代评论》,和鲁迅打过笔仗。主要作品有《西滢闲话》《西滢后话》。凌叔华出身北京书香官宦人家,自小爱好绘画,曾在《现代评论》和《晨报》副刊上发表她的成名作《酒后》等作品。后出版作品集《花之寺》《女人》《小孩》等。她的小说受到鲁迅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古韵》写作和成书出版的这20年,对于作家凌叔华来说是人生中极为艰难的20年,《古韵》因此集中体现了凌叔华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生活道路中的选择与尝试。本文以《古韵》的写作过程为对象,深入分析凌叔华的创作动机、影响因素、写作策略和文化取向,探讨其中的抒情传统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1924年,凌叔华因小说《酒后》一举成名。现在我们从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学批评视角之下重新阅读它,却发现凌叔华在把女主人公采苕作为女性主体意识的代言人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女作家呼唤理想丈夫形象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了凌叔华小说的叙事风格。凌叔华笔下的人物多为小姐、太太、婆婆,内容多为日常生活场景;小说的人物聚焦和叙事结构对于故事的展开以及突出人物的命运,彰显凌叔华对于妇女解放以及女性革命的思考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平平淡淡亦是真──凌叔华小说琐议李成宇抚去历史的尘垢,消除把握上的盲点,真正逼近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凌叔华留给现代文学的竟是怎样绚丽多彩的艺术天空!抓住时代大潮,跟紧历史的脚步,固然能憾动人心。拘一捧细碎的浪花,平静地讲叙一段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凌叔华是新月派作家中的小说圣手。早在三十年代已有“闺秀派”之称。其作品娴静温婉、幽雅含蓄,具有淑女风范。本文试图从作家看取生活的角度、叙述的话语方式、叙事风格、结构艺术等方面展开评述,力图解读凌叔华的小说风貌。  相似文献   

9.
凌叔华短篇小说《疯了的诗人》体现其中西合璧的创作特色:在凌叔华的创作中既运用现代的西方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又自觉的保持着中国文人特有的古典气韵。在艺术的殿堂里,凌叔华的作品可谓中西结婚的“宁馨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了凌叔华小说曲思想意义,创作心态以及她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凌叔华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写女性,写儿童。以深婉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象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一样.具有“水晶似的清莹”,成为别具一格的心理写实小说;同时,凌叔华又是画家.她以画入文,为小说增添了“自然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先说信。徐志摩写给凌叔华的信很多,凌叔华称有七八十封。有人怀疑未必这么多,我是相信的。再多些也相信,有段时期他俩的关系非同寻常。但这些信绝大多数未得见诸于世,或许将永远散失了。幸而凌叔华在1935年主编《武汉日报》“现代文艺”副刊时,将信删略处理,以《志摩遗扎》为题披露过六封,我们才得以窥见书信的大致内容和文采。它们真是情文并茂,每一篇都是徐氏风格的散文,为各种徐志摩全集、书信集所必收。近年又披露了一封留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徐致凌短笺,  相似文献   

12.
凌叔华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五四”女作家中卓尔不群,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与审美追求是别具一格的。本文将凌叔华的小说与同时代女作家的小说加以比较,从取材角度、人物塑造、艺术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了凌叔华小说艺术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3.
女性问题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五四”时期女作家凌叔华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她从两个方面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一、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事业与家庭就女性而言比男性更加难以处理,但却是无法回避的。二、如何永葆婚姻生活的鲜活。这虽然是个家庭问题,但也是女性彻底解放的社会问题。凌叔华的探索为女性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凌叔华和林海音都以女性世界为主要表现内容,而在具体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上,后者与前者又有着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风格.通过对这两位作家的比较,可管窥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在台湾的赓续和不同时代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出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其中凌叔华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别具一格的艺术追求,以及向内自审的观照方式形成了与同时代其他女性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该文通过对凌叔华与同时代女性作家的比较,从女性形象塑造、儿童主题和小说风格等方面探讨凌叔华的小说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16.
崔涛 《宜宾学院学报》2004,4(6):101-103
凌叔华选取别一角度探索着历史转型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把女性的经验从一种小问题、一种呐喊变为一种艺术,填补了五四革命文学笔墨罕至的"空白".她使女性文学一开始就在"人"的本真、"女人"的自身世界寻求生成和真正表现,这正是凌叔华对女性文学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女作家中,凌叔华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她小说的数量不是太多,风格却极为独特。曾受到鲁迅、徐志摩、沈从文等人的称许。但由于政治等原因,这位作家渐渐被人遗忘,作品也很少有人问津,为了拂去散落在她身上的历史尘埃,借鉴她的艺术长处,在此想以《花之寺》为主,对凌叔华小说的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作一些不很成熟的探讨。一凌叔华小说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思想和人物上,鲁迅说她的小说,“恰好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是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  相似文献   

18.
凌叔华出身于书香世家,显赫家世使得她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发掘出文学、艺术潜能。凌叔华学兼文画、"文艺"双馨,落墨为蝇,文惊四座,拥有画家、作家双重身份,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所建树。她一生紧握两支笔,一支画家之笔,一支作家之笔,这两支笔陪她度过了传奇而又漂泊的一生,她用她的青春、激情、乃至生命滋养着文学和艺术。她因画艺、文风一脉相承,而被誉为一束别致的"中国素兰"。本文旨在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探究凌叔华成为画家、作家的历程,以及她作为画家和作家在不同阶段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回首往事,既喜且忧"是《古韵》的情感基调,在对往事的回想中凌叔华抒发了对童真世界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并对大家庭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品中诗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凌叔华回首往事的感伤和甜蜜。《古韵》是回忆诗学这一文学理念的文本实践,和作家一起品味沉浸于回忆中的莫大满足和微微苦涩是它带给读者最美妙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0.
凌叔华是新文学初期活跃于文坛的少数女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关注女性生存、审视女性弱点,揭露军阀罪恶、谴责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老少皆宜的儿童小说是其三大主题。细腻的女性观察,柔美、幽深的诗的意境和精巧的现代小说结构布局形成了凌叔华小说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凌叔华20世纪20、30年代的小说创作以不容忽视的成就垂名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