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接动宾关系不调,在句法结构上,也可以表现在主谓结构中和主宾结构中。前者,可称为主谓式间接动宾关系不调;后者,可称为主宾式间接动宾关系不调。以下,对这两类错误加以简要的分析。一、关于主谓式间接动宾关系不调在主谓句式或主谓词组的句法结构上,是主语与谓语之间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但在语义逻辑上,却又存在着间接动宾关系:其中的谓语是由及物动词构成的,这个及物动词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即宾语,恰恰是它前边的主语,这就是一种主谓式间接动宾  相似文献   

2.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句中被陈述、被说明的对象或话题;它指明句子所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在语言中,因特定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关系,在不致引起表意混乱的情况下,主语往往被省略。但是,当句子必须有主语而没有的时候,句子就自然缺少了被陈述、被说明的对象,使人不知其所云者为何人何物,使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残缺不全,这就是一种语言错误了。称做主语残缺。主语残缺有各种形式,通常所见是滥用介词缺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的段落、句群或句子,一般也都有一个陈述说明的对象或所要议论的话题;如果紧紧地围绕着这些来合理地组织安排句子,那么,上下句是会连贯和相互衔接的。否则,在行文中如果偏离了陈述对象或话题,任意地加以替换,就容易造成下述几种句不衔接的毛病: 一、陈述对象被替换,致使语句不街接例如: ①头几年,赵葆秀主演了《三关排宴》、《李逵探母》等戏,使这个鲜为人知的后起之秀,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北京日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运用中,有些虚词须两两配合使用,它们前后相照应,将有关的词语或句子连接起来,并表示二者之间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一般地说,配合使用的两个虚词,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地稳定下来,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如“不但”与“而且”相配合,构成了“不但……,而且……”的格式,连接着两个句子,表示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等等。如果任意更换了其中任何一个虚词,两者就会失去照应,而不能准确反映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就会犯虚词配合失当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新闻话语的交际意义进行了阐释。语用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话语意义推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二者都暗示了交际者在意义推理中的理性行为,即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是符合逻辑规则的。话语意义的理解可以看做是在新闻语言交际语境中对交际者说话意向的还原。新闻话语意义的推理可以看做新闻交际者对信念协调性的自我辩护。基于此,作者提出如下假设:在正常新闻交际语境中,我们倾向于相信一个陈述,而不是拒绝它。即使这个陈述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证明一个陈述是错误的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我们只有在确定这个陈述是错误的时候才拒绝它。  相似文献   

6.
邹正 《记者摇篮》2015,(1):12-13
记者是采访对象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将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者说受众更期待、更想了解的真相展现出来,这就得看记者自身的业务功底,记者们除了要在采访初期提前做足功课外,更需要在采访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临场发挥,而最后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受众对节目呈现的效果有多少认可,这些大多都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和采访对象融洽沟通有直接的关系。我把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沟通分为语言类沟通和非语言类沟通两类。一、语言类沟通语言类沟通,顾名思义,就是记者与被采访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的有些词语,其意义是概括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的,如:软、硬、长、短、迅速、坚强、高尚、宽广等。因此,选用这类词语时。一定要看它是否符合它所表现的事物的性质、特征;换个角度说,就是要看所表现的事物是否具有用以陈述或描写它的词语所说的性质、特征。如果二者不相符合,所用词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恰当地表现事物的性质、特征,也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逻辑错误,以及词语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这类错误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8.
词在词典中,是独立存在着的,其意义是用词典释义的方式加以阐释和确定;这种意义是静态的。但是,词进入语句之后,就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关系中,词与词紧密相联,并产生一定的关系,这时,词义是动态的,即它往往要受相关词的影响,也要受说话者表意企图的影响。这些,就直接影响着词义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错误,本文所要谈的词义相矛盾,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词义相矛盾,主要是指相关的词在意义上相反相冲突,或所用词义与表达本意相反相冲突。这里谈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浅析讲解语言中的情感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挚的情感是博物馆讲解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为了弄清这一问题 ,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讲解语言与情感按心理学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所谓“态度体验” ,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发生关系时 ,会因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分别采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此时态度并非情感 ,只有当态度引起人的以某种生理感觉为特征的体验时 ,才成为情感。愉快、喜悦 ,抑或是憎恶、愤怒等体验 ,这就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从生理角度上说 ,情感因皮下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兴…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人物语言,指的是新闻作品中引用的当事人或其他育关人说的话。一般说来,这种人物语言,一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二要能说明一定道理。即是说,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又要有助于突出新闻的主题。可是——  相似文献   

11.
1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就是依据某些结论推断另一种结论的思维方法。应用逻辑推理“校是非”分两个层次,首先是应用逻辑推理发现疑点,即凡是不符合或违背逻辑推理之处即形成疑点。其二是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疑点。解决疑点的关键是找出推理依据。推理依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校对者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二是论文中与此相关的陈述。这里应当注意,在以论文的相关陈述作为推理依据时校对者应对其可靠性做出判断。如果选取一种陈述作为推理依据不够充分时,则可选取两处或两处以上相关陈述作为推理依据。倘能把校对者的专业知识与论文中的…  相似文献   

12.
涉及到两国友好关系的翻译工作,不再是低标准的将异国语言翻译成本国语言即可,而是要考虑两国文化差异、两国习惯用语、两国特定的表达方式等因素,避免翻译出的译文出现较大差错,影响国家形象和两国友好关系。中日两国合作拍摄专业纪录片,在此合作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翻译工作,如会议纪要的翻译工作、工作和生活接待的翻译工作、专业技术方面的翻译工作,以及拍摄成果涉及的翻译内容等。要做好这些翻译工作,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也需要翻译人员注意翻译中应注意的事项。本文就该问题做了如下论述,先从了解翻译概念及其标准开始,进而分析中日文化差异,并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问题说明中日合作拍摄项目中翻译工作所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语言契合新闻接受对象审视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和对语言的审美观念要求也相应提高,那种千篇一律、单调俗套的新闻语言,已落后于社会发展,不符合新闻接受对象的要求。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新闻语言,要适应于社会演进的需要,同步于时代语言的发展,谐和于新闻接受对象的接受意识,使新闻接受对象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使之在美感愉悦的接受中受到教益或启迪,就必须改变千篇一律的八股腔和枯燥无味的干巴调,下气力研究如何丰富新闻语言的频谱和色调。因为新闻接受对象在接受新闻的同时,也在欣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并列不当的错误,上文已经谈了几种,本文再谈以下几种: 一、对同一对象,进行同一次划分时,使用不同的标准所得出的各项并列不当。在对对象进行划分或分类时,要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在同一次划分或分类中,要使用同一个标准;这样划分所得出的各个项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各个项能够相并列。但是,如果对同一个对象,在进行同一次划分时,使用了不同的标准,那么,所划分出来的各项之间,就不是一种并列关系,而往往是一种交叉包含的关系,把它们硬性并  相似文献   

15.
谓语是句中用以陈述、说明主语的句子成分,它告诉人们: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等,因此,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不是表达所需要所允许的省略,该用谓语而未用的地方,主语自然就得不到陈述或说明,句意也得不到准确、恰当的表达,句子结构不完整,有时还连带造成其他语义及语法关系上这种或那种错误;这就是谓语残缺。谓语残缺有多种,以下分析的是其中的几种: 1、滥用名词性词语缺谓语句子本来有谓语,但由于滥用了名词性词语,这本来的谓语就误变为其他成分;同时,滥用的名词性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又要求有恰当的动词与之相配合,这动词一般应是句子的谓语,但是句中没有。这样,句子就自然缺少了谓语。例如: ①人患流感后往往突然发冷、高  相似文献   

16.
语言表达要得体,这也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要求。所谓“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表达要适应不同语境的需要。所谓“语境”不仅指上下文(包括词语之间的关系、各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包括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乃至使用语言的人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等等)。如果语言表达与各种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有特点的问题?那些只有由这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是有特点的问题。所谓有特点,就是符合采访对象的特点。艾泼斯坦说:“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可识别的组织或个人,有偿使用媒介,向选定的对象传递有关商品、形象或观念等信息,并说服目标对象产生态度转变或购买行为的传播活动”.①美国学者托马斯等认为:“广告是由可确认的广告主,对其观念、商品或服务所做出任何方式付款的非人员式的陈述与推广……是一种有偿的、经由大众媒介的、目的在于劝服的企图……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广告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广告是一种商业、一种艺术、一种机构、一种文化现象.”②广告语言是由文本语言符号系统和视听语言符号系统组成的超文本符号体系.广告语言对消费现实进行重构,这种意义建构机制形成了广告语言表意空间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从《词与物》到《知识考古学》,福柯对于知识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谱系学式的清理和分类。在其整理和分类的过程中,他力图将陈述及其包含的特殊性的放射相对性地区分开来,以求寻绎和概括出陈述的特质和规律,从而获得陈述对象的确定性、明  相似文献   

20.
所谓超常搭配,是指在词语的组合关系上,突破某些语法规则和搭配习惯,超乎常规地搭配词语。新闻标题制作的超常搭配应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之一,因为有时仅仅凭借常规的词语搭配往往不能实现标题表达的简洁、单一与强化,不能在简短的语句中凝聚丰富的信息和浓郁的情感,而往往必须借助词语的超常搭配来达到这一目标。本文试图对标题制作的超常搭配技法作几点探讨: 一、主谓关系间的超常搭配 这是陈述与被陈述关系间的超常搭配。有时为了达到修饰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和增加语言信息量的目的,往往需要在标题中配置超常的主语或搭配超常的谓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