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培 《吉林教育》2008,(5):40-40
初中生不乏写作的热情,然而由于生活基础不扎实,往往感到写作是一桩极其劳累的事情,所以作文很难有新意、有深度。一是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写作底子没有生活基石。二是教师的作文教学大多是闭门造空中楼阁。因此,让学生必须深入到生活中,汲取营养,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等问题。尽管老师煞费苦心地指导,但是学生的习作还是粗线条、干巴巴。每逢写作,不是抄范文,就是胡编乱造。分析起来,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学生本身积累不足,入不敷出;另一个是作文教学走进了教师“奉命作文”的怪圈。叶圣陶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这广阔的天地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问题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去亲近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和双手去体验、发现和表现农村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生龙活虎的初中生们平时伶牙俐齿,说起事来头头是道、惟妙惟肖,但一轮到写作文,却无话可说,常常是套话空话居多。但是,我们能由此得出学生们不会写文章的结论吗?看了下面这篇出自一位声称自己写作文无话可说的中学生的日记,我想老师们应该对孩子们、对作文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生而言,写作是他们必须要重视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首先应该重视他们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对学生们的作文写作教学时,应该强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告诉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切实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这篇文章便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积累写作素材这一问题展开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廷录 《学周刊C版》2024,(6):119-121
写作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想要写出好作文却并不容易。当前,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写作素材,没有融入真情实感,导致作文千篇一律。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加强作文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文中有所创新,提升作文教学效果。文章先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然后探究初中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作文观念。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7.
蒋咏梅 《考试周刊》2009,(45):58-59
作文,就是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新课标的观点。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我们认为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放开手脚,大胆让儿童写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生活作文。作文只有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汤广建 《考试周刊》2010,(17):62-63
一、学生作文现状及选题意义 当前一些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着一个不良的倾向,那就是离开生活硬造。这不仅造成内容枯燥,而且使得形式呆板。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的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作文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一种生命活动中自然需求的升华,作文教学的根本就是"人""文"融合。作文必须求真、求实、求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平时循规蹈矩的作文教学,把握好课内、课外的机会,随机施教,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有感而发,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深刻认识随机写作的内涵与意义,发挥随机写作的优点,熟练随机写作的训练技巧与方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益和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导致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1.学生缺乏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初中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没有在生活中积淀大量的素材,加上他们也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缺少可利用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缺乏深厚的情感。2.教师的作文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多少年来,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课堂提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的教育观念.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快乐作文.生活是写作的动力,是写作兴趣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有多种方法,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并随时注意储备素材;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现;再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平实的朴素写作,不粉饰,显真实.  相似文献   

12.
一、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这是当前学生作文的共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文的源泉——生活。“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为此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王怀彬 《成才之路》2011,(25):33-33
当前,不少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低下。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学的时候,教学才会产生效益,因而如何调动初中生写作积极性,便成了作文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几年,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语文。”学生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是“源”,表达是“流”。写作兴趣的源头也在于生活。若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经历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然而,现在的初中生常常把写不出作文归于生活内容太单调,生活空间太狭窄。其实他们面对写作的困惑并不是因为素材的贫乏,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所谓的“写不出”,  相似文献   

15.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生主要的写作体裁。当前伴随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综合能力的考查,创新人才的选拔,那些有灵性,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难以脱颖而出。相反,那些行文呆板、平淡,立意雷同肤浅,千文一面,千文一腔的作文应运而生。对于这些迹象我们教师习惯认为这是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缺乏理性思考和社会阅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玉光秀 《广西教育》2014,(38):92-93
当一些学生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变后,往往感觉作文仿佛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拦在面前。本文就当前高中生写作所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五种方法帮助学生们跨过写作这道坎,轻松应对高中作文。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平时看到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或似账房先生记流水账一般,总有无可奈何的感觉。有教师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学生缺少“生活”这一写作之源,其实这种观点片面了。“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对孩子们并不刻薄,学生不缺少生活体验,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生活的观察和心灵体验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作文的干涩乏味。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同样的活动,有的学生捕捉到了细微之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化为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是自主性写作。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这对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让学生们消除写作时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喜欢写作,我认为要让学生多观察和体验,积累生活;广泛的阅读,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文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作文基础方面的薄弱。作文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制约他们整体成绩的关键因素。笔者每周都会给学生安排几篇小练笔,令人失望的是,他们所写的练笔没有什么内容,甚至是照着作文书上抄的。对于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他们视若无睹;对于每天都能见到的生活素材,他们也认为难以形成文字运用到作文中去。对生活不在意,他们的作文也缺乏情趣,极其干涩。同时,受应试教育影响,有的教师想走点"捷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淡化了作文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书上的优秀范文。种种现象表明,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将自己的生活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当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也就会逐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了。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