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产生的机理是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状态下膜对K+通透性大,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的蛋白质负离子不能通过膜而被阻止在膜内,结果引起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产生膜内外电位差.这个电位差阻止K+进一步外流,当促使K+外流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相等时,K+外流停止.膜内外电位差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即静息电位.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知识解析曲线:ac段: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当膜电位减小到一定数值(阈电位)时,就会引起细胞膜上大量的钠通道同时开放,此时在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内负外正)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钠离子快速、大量地内流,导  相似文献   

3.
生物课本(试验修订本)93页有这样一段话:“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电势)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此即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即动作电位。那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4.
教材中关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内容,只简单介绍了它们的膜电位差特点,并没有讲述它们的形成原因。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差特点难以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讲述中简单介绍它们的形成原因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神经调节的试题多以图表组合的形式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及传递机制;激素调节题多以多种植物激素相互关系及反馈调节等图解形式呈现。1突破策略1.1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及传递1.1.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恢复依靠各种离子在神经细胞膜内外的分布及跨膜运输。静息时形成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是由于神经细胞膜对K~+通透性大,K~+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 静息电位是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按现在普遍接受的渗透学说,静息时主要的可通透离子,K~+、Cl~-的跨膜运转共同形成静息电位。一般的生理学教科书,认为K~+是形成静息电位的主因,静息电位大小决定于膜内外K~+浓度比,理论上应等于K~-平衡电位。对于Cl~-的作用,有些认为由于膜内大分子的排斥,Cl~-的跨膜运转很少,故其影响可以忽略;或者认为K~+跨膜运转形成的电位差正好抵消了Cl~-的内移趋势,故一般不出现Cl~-的跨膜运转。  相似文献   

7.
1.题目见全国理综卷(湖北卷)第1题。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  相似文献   

8.
<正> 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理解这一难点的基础和关键。现就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简要介绍如下:1 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浓度的比较科学家对膜内、外几种离子成分进行精细测定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9.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中常涉及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该部分试题是建立在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产生电位变化的基础上的,通过电流计可以测量出电流的有无及方向。下面具体归纳如下。1关于局部电流学说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外带正电荷,而膜内带负电荷,使膜内外之间存在电位差,通过电流计可以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在对神经电位进行分析时,常运用到神经电位记录装置,以获得膜电位变化曲线。通过对围绕膜电位差展开的示波器指针偏转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膜电位变化情况,熟练掌握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以后,人教版关于兴奋的传导讲得仍然很简单,学生学习时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在做题时就会遇到困难。比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钠离子、钾离子运输方式等类型的题。兴奋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课本中是以小字形式这样描述的: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  相似文献   

12.
历年高考题中多次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本文深入分析这两种电位产生的原因,剖析细胞膜内外钠离子、钾离子改变后两种电位的变化特点,为新课程高考下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电气装置和其它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与人工或自然接地体用电体连接起来,以达到减少电位差称为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MEB)、局部等电位联结(LEB)和辅助等电位联结(SEB).总等电位联结,能够降低接触电压,防间接接触电击及电磁干扰,特别是雷电电磁干扰.等电位联结,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以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联结的接地干线或总等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形网络.环形网络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  相似文献   

14.
陈志宁 《考试周刊》2011,(40):175-176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1细胞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阶段,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顺序传播即神经冲动的传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青蛙的皮肤通过从周围环境主动运输(物质逆着浓度差而进入细胞或组织的过程——译者注)钠离子(Na~ )起着渗透压调节器的作用。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质能结合Na~ ,靠消耗能量把Na~ 带进皮肤细胞,再从那里进入体液,起平衡电解质的作用。同时,由于Na~ 主动吸收所引起的电位差又造成氯离子(Cl~-)的被动运输。用简单的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介绍了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类型,分析了静息电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离子机制,并对静息电位的形成、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的特点、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引发动作电位中的作用、复极化过程中形成超极化电位等教学难点作了较为清晰的知识疏理。  相似文献   

17.
生物电现象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神经细胞、肌细胞等都存在跨膜的静息电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电位变化。不仅如此,对植物细胞的电现象也有发现和研究。然而,人类对生物电现象的最早发现,应该追溯到对放电生物的认识和了解。随着人类对生物细胞电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又反过来,促进了人类对生物的放电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文殊 《高中生》2009,(5):30-30
1.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下列能正确表示并能测量出静息电位的示意图是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神经细胞膜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及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的方式的问题,以及题目中涉及水通道运输和有关物质透过膜的层数等问题,对此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些问题是与不同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根据电位差的表达式来选取电位零点,从而获得最简单的电位计算式,这种方法便于在不同类型的带电体形成的合成电场中选取恰当的电位零点,以简化电位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