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近年来引起社会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创业教育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有重要推动作用,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大学毕业生创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创业教育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借鉴其他国家创业教育的经验,构建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在我国发展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业教育近年来引起社会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创业教育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有重要推动作用,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大学毕业生创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创业教育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借鉴其他国家创业教育的经验,构建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在我国发展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创业带动就业——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新形势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创业型人才。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以及目前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并着重对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报告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新形势下,高校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创业型人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提高创业的意识和本领。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以及目前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并着重对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式下,大学生就业成为更多人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强创业教育已成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创业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文章论述了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社会价值以及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措施,也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将生存型就业等同于创业型就业,弱化了创业型就业的创造创新要素,造成政策层面对创业型就业的忽视,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只有提高创业认识,优化创业政策,改革创业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政府部门应通过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对有创业愿望和有创业能力的人员实现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思潮涌入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产生深刻影响,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机制性矛盾凸显,就业创业过程呈现出结构性矛盾,就业创业的政策性矛盾显现,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性发展。有鉴于此,可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制度保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机制,以政府、社会、学校为基础的合作机制,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创业企业在各国经济的成长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而且是扩大就业的主要力量。创业型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效应。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创业者的基本特征以及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的差别,为我国推动创业、促进就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毅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7):114-115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传统就业模式满足不了就业的形势,通过创业教育创新就业模式,达到"创业带动就业",使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刻不容缓。分析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探讨创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通过创业教育,增加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化解就业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美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也开始面临就业难题。扩大就业现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但社会现有岗位有限,因此更多的人认为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业,社会呼唤着大批创业人才的产生。但在现实中,创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在发展进程中还受到诸多阻碍。本文将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阐述基础上,分析我国创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并借鉴国外创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从理论架构与实践操作策略两方面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具体定位,最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创业禀赋的视角,对当前地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状况及地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借鉴创业禀赋理论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进行了评析,并构建了地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最后,对当前地方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地方高校借鉴创业禀赋理论,形成高校、社会、政府的联动机制,开展有特色的就业创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洪 《辽宁高职学报》2022,(7):84-86+93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且成为全社会都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和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高就业压力下如何解决大学就业问题并鼓励其创业也就成为当前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基于此,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进而为各高校师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重视。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如何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是各国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国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经验包括开展创业竞赛、进行创业教育以及提供创业资金.这些经验对我国“以创业促就业”有着深刻的启示,如我国要开展创业教育;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对接社会需求;完善创业环境以及打造创业平台,争取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为大背景,分析我国独立学院就业创业现状,结合调查问卷数据,整合真实案例,从就业创业工作室的定义、运作构想、教学模式体系、校企合作、基础技能实训室的建立、管理制度等方面探析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研究工作室在运行过程中怎样与高校的常规教育、市场的人才需求接轨,成为指导和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孵化器。独立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室的成功运行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独立自主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缓解当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实践性理论添加。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非常突出的社会难点问题。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非常重视其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教育,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办高校学生对创业就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缺乏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不到位,社会组织对创业存在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若干建议,如将创业就业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考核的全过程,提高创业就业教育师资水平,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等,以期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非常突出的社会难点问题。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非常重视其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教育,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办高校学生对创业就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缺乏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不到位,社会组织对创业存在偏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若干建议,如将创业就业教育纳入学生教育考核的全过程,提高创业就业教育师资水平,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等,以期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省市公共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应根据本省市实际情况,着力解决突出存在问题,尽快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基本内容为:优化公共就业与创业服务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全省公共就业与创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创新就业援助载体,重点完善针对弱势群体或就业困难群体的街道和社区就业援助体系;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创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