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从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性,并对高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霍志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86-89
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处“关天经济区”的地方高校立足关陇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是重视学生个体成长、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创新关陇文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高校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是高校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程结构体系是课程之间及其内部各成分的结合方式,它的优化与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课程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及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树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观,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是高校教学良好运行的核心。文章从追溯课程结构研究的历史出发,在对影响课程结构优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的策略,并对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高校课程考试目标、意义和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课程考试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矛盾,提出了重建现代高等教育新秩序的几点建议:(1)树立现代考试观;(2)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学考核质量保障体系;(3)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4)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考核观和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8.
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毅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3):143-146
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人才,就必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的不合理状况。高校体育教育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健康第一体育观”、“体育教育创新观”,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论新课改中学校课程文化的缺失与重建——兼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工作的教师都要仔细分析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课程文化的涵义,正视课程文化的缺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建新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关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 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搞得好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14.
15.
英语语言学属于高校所开设的重要的英语专业课程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评价模式主要依据多向性、全面性、全程性及人文性等原则,不仅要遵循一般的人文课程的理论特点,而且要具有语言学所特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向瑞吉欧课程学习什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课程的价值以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幼教课程应充分考虑所处文化的支持与制约作用,并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选择功能。幼教课程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尊重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教师和家长等文化主体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地位,建构适应我国社会文化的幼教课程。 相似文献
17.
刘大军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1,(7):26-29
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中,国家课程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国家课程的设置以专业为导向,这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规范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对专业知识要求不断提升,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化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人与文化的中介。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在历史上表现为三种形态,当前我国文化与课程内容要实现创新、整合与开放,并在法定文化与文化建构之间保持必须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师生不同文化主体在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文化冲突成为可能.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文化冲突,对话沟通建构起来的价值观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促进理解与创新;构建理想的课堂文化,需构筑师生相互合作的"学习共同体",树立文化的对话意识,在多元文化互动与冲突中理解与建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天怀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3(2):35-37
《邓小平理论》课程是“两课”建设的核心课程,目前高等院校的《邓小平理论》课教学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授课教师队伍不稳定、教材编写相对滞后等问题,应该从进一步加强重视程度、强化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