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为“纲”?纲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科考试说明”。前者对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作出了规定,是教学的依据;后者则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是考试的依据。所谓“抓纲”,就是贯彻和落实“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内,针对“考试说明”的有关要求进行教学和复习备考。只有抓住  相似文献   

2.
丁华 《贵州教育》2011,(2):25-26
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程评价的手段之一,是中小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考试,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发挥考试的诊断功能。试卷评讲作为考试的延续,显得非常重要。很多教师把试卷评讲课看成可以随便“糊弄打发”学生的课;看成发泄怒气、“彻底收拾”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3.
《中国考试》杂志1995年第5期发表了为之先生的文章。笔者觉得:(1)要全面透彻地探讨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有必要同时探讨“考试与教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2)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考试,都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为之先生的文章主要着眼于狭义的理解。但当他提出“世上不存在没有教学的考试”与“世上也不存在没有考试的教学”的论断时。显然又是基于对教学与考试的广义的理解。本文为使论题更为集中,主要探讨狭义的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分离和统一问题。考试仅指正规的学校考试和社会考试;教学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包括作为普校高考的基础的中学教学和自学考试中的辅导助学活动。教考分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遗憾的是,我们在重视考试的同时,考试又常常在无形中被“异化”。原本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却在某种意义上转化为与教学对立、支配教学的异己的力量。我们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考试”本身,不是要取消“考试”。考试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考试,取决于“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结果用于什么”。为此,我们需要把考试保持在应有的限度内,使考试回归自身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与考试是相互依存并统一于教育过程中的。正所谓“没有没有教学的考试.也没有没有考试的教学”。我们反对以考试大纲代替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但考试对学校教学有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李爱铭 《成才之路》2009,(16):91-91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但时下,不少教师不仅布置作业依赖教辅书,考试也喜欢将成套的试卷直接拿来用。社会上对此有各种议论:有人说这是教师“省心”,学生“增负”;也有人说跟着别人的试题转,何谈指挥教学;还有人说“命题”是专门的学问,现在的年轻教师根本驾驭不了。  相似文献   

7.
农大明  曾哲  伍东波 《广西教育》2024,(1):28-33+78
2023年起,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为改变近年来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回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什么考,依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一核二融三层四维”命题理论框架。“一核”即一个核心,指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立德树人、依标命题、素养立意、教学导向的命题指导思想为核心;“二融”即两种考试的融合,指的是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升学考试两种考试的融合;“三层”即三个层级,指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三个层级的命题要求;“四维”即四个维度,指的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情境、知识、任务、思维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发挥考试的教学导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笔者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考试改革为例,从“设计具有教学导向作用的考试方案”、“考试方案的实践效果评价”、“完善考试方案,发挥教学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如何客观评价标准化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 ,很简单 ,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 ,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 ,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 ,追求准确性 ,在“风”的推动下 ,“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 ?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 ?有人说 ,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 ,这种评价公正吗 ?新时期 ,语文教育界响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陈朱俊 《教学考试》2024,(17):30-33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必须坚持引导教学。作为大规模高利害考试,高考客观上对高中教学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据此,“引导教学”不仅被纳入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中,而且也成为新高考命题所遵循的实践指南之一。那么,新高考历史命题考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引导,“引导什么”和“怎么引导”,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中普遍关切的现实问题,也是间接影响教学方向正确与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相似文献   

11.
<正>教与考之所以具备讨论的“关系”,是因为教学所依托的教材“要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落实考试的试题“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二者由“课程标准”而相关。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谈及“教考关系”时,认为“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更是将“引导教学”纳入高考“一核”的核心功能,强调“高考必须坚持引导教学”。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也不可能取消考试 ,至少目前还不能。考试作为教学检测手段和激励机制 ,能为“应试教育”服务 ,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 ,关键是我们怎样利用考试。在省“九五”课题《改革语文考试 ,营造主体实践环境的实验与研究》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以一切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出发点 ,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考试的功能定位在有利于检查教学质量 ,更好地改进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自主意识 ;有利于把语文教学引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上来。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议题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方式,以天津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卷为例,围绕“议题式”教学及其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效能展开探讨。从“议题式”教学的视角,对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表现标准进行简要阐释;结合“议题式”教学的特点,选取并分析典型试题,引导教师从“议题式”教学的角度,思考等级性考试评测的特征;基于对“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梅兰 《亚太教育》2023,(23):128-131
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是每位中职生毕业和升学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课程是中职数学教师应尽的职责。基于此,围绕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要求与范围,结合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立足于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和学,在教学过程应注意六个“度”:课堂要有“温”度;控制好数学问题设置的“难”度;科学地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度;把握好练习的“量”与“度”,提高数学学习的“效”度;用教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浙江省将实行“3 综合”的高考改革。“3”是指语文、数学和英语;“综合科目”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综合考试是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教学基础上的综合能力的测试,通过学科内的综合与跨学科的综合试题,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便更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新的高考模式,新的考试要求,势必触动中学教学,自然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也产生很大影响。学习《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态《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应考的依据,深入…  相似文献   

16.
论研究型教学的考试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钢结构课程研究型教学为依托,探讨与之适应的考试方式方法。采用课堂随机口试、平时测验(开卷笔试加讨论)、期未考试(有限开卷笔试)等多种方式有效结合的考试方法,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考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避免了“一卷定终身”的弊端。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课堂随机口试、平时测验、参与命题)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以考试为“指挥棒”,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探索知识;学生的学,重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教学和考试的分值看,占据了本科目的“半壁河山”,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然而从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何在?我的了解是:一些语文教师对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作文考试也就“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体的实践内容 ,“两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必须正确选择恰当的检测手段来评估。本文认为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考试模式及其手段难以检验“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从而使“两课”教育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在具体分析现行的“两课”考试模式和方式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本文深入探析了“两课”教学考试环节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提出了改革“两课”教学考试环节的一般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考试制度和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考试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考试应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受到考试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考试若不改革,将会阻碍教学改革的进程。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重“笔头”轻“口头”,重“读写”轻‘听说’,重“死记”轻“活用”的现象很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思考之一:“素质教育”概念何以在20世纪末的中国教育界受到极大关注.(一)“素质教育”是作为改革“应试教育”的重要出路和归宿提出来的.众所周知:改革“应试教育”的呼声由来以久,早在30多年前,毛泽东就对考试的种种弊端作过尖税的批评,由于学校“教”与“学”跟着考试走,学生便成了考试的奴隶,历史表明,诸如“高分低能”现象等,皆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升学率竞赛和以分取人,势必导致“唯分数论”的思想认识和倾向.结果是,片面教学以应付考试,必然束缚师生的手脚,影响了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要求改革“应试教育”,又一直苦于无策,于是就找到了“素质教育”来作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