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我们的样子。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我们的样子。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恰如其分。如果人的思想皆如此这般方正,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就不会再是缤纷斑斓了。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英国作家王尔德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做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算是人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的确是这样,话说三遍淡如水。同样,我们写作文,最怕的就是缺乏新意。像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作文,老生常谈,千篇一律,能吸引读者吗?  相似文献   

5.
有位大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第一个把姑娘比做花儿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做花儿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做花儿的人是蠢才。这  相似文献   

6.
李传鹏 《教学随笔》2010,(12):16-18
记得曾有人说过:“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人是蠢才。”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写作的立意是否新颖,是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写出好文章的重要一环,也是衡量我们思想深度和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永亮 《山东教育》2005,(25):36-36
一位哲人曾说过:“第一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鲜花比作女人的人是蠢材。”作文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匠心独运、角度新颖,写自己独有的生活,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才能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认为把学生比成花朵是一个最俗的比喻,现在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最恰当的比喻。学生就是一朵朵正在开放的花,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倾听,倾听那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高尔基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便是蠢才,因为他只有模仿,没有创造。”可见语言也责在创新。创新作为一种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已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语文学习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发以墨,不如瓦砾顽。”——《古瓦砚》(欧阳修)。这首诗意思是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金和玉不如瓦砾的用处大B.认识和利用自然物必须把握矛盾的普遍性C.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利用客观事物D.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黑格尔说:“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材。”据此回答2~3题。2.黑格尔这句话体…  相似文献   

11.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处用一事物来比另一事物。比喻用得好,能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那么,怎样用好比喻呢?一、比喻要新颖相传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少女的人,受到人们一致的称赞,被誉为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人,则被人们讥为庸才;等到第三个套用比喻的人,就被人们斥为蠢才了。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了些,但却切中要害,其中真意是提倡比喻的新颖独特。所以,比喻要独特,要不落俗套,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拜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很难看到用俗了的重复出现的比喻,他总…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月18日,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决出了金牌,中国选手王濛不负众望,凭借绝对实力获得金牌。4年的时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不变的是冬奥会女子500米的冠军,而王濛也成了历史上第二位在这个项目上卫冕的选手。1985年出生的王濛堪称一位短道速滑的天才型选手,在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志。”鲁迅先生特别擅长比喻,堪称善用比喻的天才。他笔下的比喻想象奇特,类推巧妙,精彩纷呈。总括起来,先生笔下的比喻有四个特点——简练、贴切、深刻、含蓄。  相似文献   

14.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传递思想、交流情感具有多功能高效应的美学价值。要使比喻保持特有的语言功能与美感效应,就须实现比喻创新。所以作家秦牧在《比喻之花》中说:"比喻和所有文艺创作一样,也贵在有创造性。"英国作家王尔德说得更形象:"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女人的是蠢才。"这里笔者仅谈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比喻,创造出比喻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缺双鞋穷半节,中国人的行头中,鞋是重头。传统的中国人的价值观是男人出将入相,女人相夫教子。由此,男人的鞋,具有社会等级的符号功能。女人的鞋,更多体现闺范特征。中国的鞋,无论是男人的鞋履还是女子的金莲,其实就是一部形象化了的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它彰显着古代男权社会中君臣父子的道德秩序和贞节德容的女子规范。  相似文献   

16.
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是我值日。上课铃刚响,我就快步走上讲台巡视。我在下面转了几圈,几个顽皮的男同学见老师还没来,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他们几个把我叫过去,说帮他们扔废纸。我想:我既然是班干部,就得帮助同学。于是,我就帮他们一个个把纸屑扔了。可谁知他们却对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些同学说:“看,汤圆(他们给我起的外号)多好逗呀,你们也来逗逗吧!”于是,他们就一个个叫我去扔纸屑。我知道他们又在恶作剧,于是我帮他们扔完了纸屑后,就把他们的大名挂在黑板上。可谁晓得,上完了这节课,他们几个就对我进行了种种报复。如…  相似文献   

17.
把小学老师比喻成园丁,把学生比喻成花朵,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近日笔者赴香港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时,听一位台湾学者说:“老师是园丁还是植物学家?我认为是植物学家。”这一说法颇为新颖。  相似文献   

18.
下雪了     
正上课,窗外下起了鹅毛大雪。一位学生看到了,一声惊喜之后,全班同学的目光转向了窗外,没人再听我讲课。我放下手中的课本,笑着对大家说:“喜欢雪吗?”大家高声回答:“喜欢。”“为什么喜欢?”“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可以溜冰。”“好,等雪下厚了,我跟大家一块儿去玩雪,好吗?”“好。”“现在,我就大雪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这漫天飞舞的大雪像什么?”“像鹅毛。”“像白糖。”学生七嘴八舌。“还有吗?”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大家,可没人吱声。我说:“第一个把雪比喻成鹅毛的是庸才,第三个把雪比喻成鹅毛的人是…  相似文献   

19.
《英语自学》2009,(1):5-6
本周一(12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结束了对伊拉克、阿富汗两地的突访。在这次访问中,布什遭遇了著名的“扔鞋事件”,一名伊拉克记者向其投掷鞋子以示抗议。此后,布什称扔鞋事件是一次“古怪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温暖的动力     
自从踏上工作的那一刻,我的生活里一天也离不开孩子,每天陪伴自己时间最多、与自己相处最久的就是那些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与学生一起度过。在十几年周而复始的工作、生活中早已习惯了学生的陪伴。曾有人将老师比喻成园丁,把学生比喻成花朵,而有时我却觉得孩子很像鱼,我们更像水,鱼离不开水,水中若没有了鱼也将没有了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