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普 《新闻实践》2001,(3):25-28
去年(2000年)夏公一百岁,人们没有忘记他。文学界、电影界和他家乡浙江的有关方面联合在北京举行了纪念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盛会,很高兴。当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和他的部下来追思这位报业巨人的时候,尤其感到十分亲切。抗日战争时期,我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重庆新华日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可是在黄河故道南岸的虞城县贾寨乡的一座农家庭院里,一位中等个儿,圆脸瞠,说话文雅而又风趣的青年仍埋首案头奋笔耕耘。他就是河南作家协会会员,23岁的青年农民高青坡。我认识高青坡是1983年。那时,他在高中才“自我结业”,找到我的门上,说自己要联络三十几个乡镇的青年文学爱好者,成立一个春草文学社。这位从街南头打到街北头,爱打抱不平的武夫,要弃武修文,真把我吓一跳。抬头看看,太阳还是从东方升起,一切正常。野马要耍笔杆子,行吗? 此后,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老农民与高青坡结成了忘年交。我发现高青坡有两个特殊细胞,一个是  相似文献   

3.
一王文彬先生是我国新闻界的前辈,陕西蒲城人,生于1907年,今年88岁。我初见王老,是1949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馆。那一年我20岁,刚从重庆南泉新闻专科学校毕业,经学校安排,在大公报实习。王老是重庆《大公报》的发行人、经理兼社评委员,因编辑主任顾建平5月被捕,他被迫暂代编辑主任,审稿件、写社评,天天上夜班。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工人,上夜班,都有一顿免费夜餐,我们在夜班实习的学生也不例外。在一次吃夜餐时,我见到王者拿着碗筷,和大家一样排队打饭菜。他40开外年纪,个子高高的,头发黑黑的,戴一副黑边眼镜,北方口音…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翻阅贵刊,看到有文章讲到哈同花园的历史,引发我浓厚的兴趣,撰文告知我所知。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上海人来讲,哈同花园是大名鼎鼎,几乎无不知晓。哈同花园是俗称,本名叫爱俪园,是犹太人哈同为中国妻子罗迦陵建造的私家花园。地理位置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哈同路(今铜仁路)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和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向南延伸线的位置,大致是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1943年7月,我出生在安南路(今安义路,曾改名安源路)慈厚  相似文献   

5.
我向东,你却向西 过去的回忆已经消失 明天的我们又在哪里? 我向东,你却向西 我们应该明白事理 彼此的亲近将荡然无期——俄罗斯歌曲《我向东,你却向西》  相似文献   

6.
赵婕 《出版参考》2005,(11):36-37
在做一个心理测试游戏时,要我写下不假思索想起的异性名字,我写的不是红子.也就是说,按测试的意思,我最爱的男人不是我的丈夫红子.  相似文献   

7.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出版界公认陕西是全国最具创作实力的地区。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很重视作者工作,实行编辑分片负责制,分配给我的西北地区就包括陕西。正因为这样,我几乎每年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05,(4):36-37
在做一个心理测试游戏时,要我写下不假思索想起的异性名字,我写的不是红子。也就是说,按测试的意思,我最爱的男人不是我的丈夫红子。  相似文献   

9.
我没有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过书,业务上可以说毫无往来,但对于该社原社长田荣璋教授却感到还是有话可说的。现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创立已经10周年了,这是一件大喜事,就把我的这些想说的话写出来,以聊表我由衷的祝贺吧。田荣璋教授对我来说,可谓神交已久却又交往不长,只是在一年多前的一个会议上才有  相似文献   

10.
从1946年在太行山参与创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到1986年从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岗位上离休,我在人民日报整整工作了四十年。四十年事情很多,这里仅说说我个人认为是人民日报几个关键时期的情况和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朱总,时尚集团的吴总刚去世了.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您跟他应该是朋友,不知道您知道么.跟您说一下." "啊?我不知道啊.真的?" 早上(8月21日)一个年轻的朋友在MSN上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乍一看,震惊之下,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求证.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我就向陕西日报写稿了,六十至八十年代,陆续都写过,见报的也不少。1970年以后,由于调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我就以主要精力分管宣传工作了(包括通讯工作),稿是写得少了,但把不少精力用于组织、培养全地区通讯队伍了。通讯报道工作逼得我要学、要写、要想、要深入实际,要联系群众,因此也促进了我的进步。我常想,我的成长,是与搞通讯报道工作分不开的。回顾我所走过的道路,我感受最深的是:  相似文献   

13.
我要哭,但我没有眼泪。我要控诉,向着谁呢?遍地都是圣贤豪杰,谁能了解这样不惜自我卑贱以身饲虎的人呢?不愿再多说话了。达夫,假使你真是死了,那也好,免得你看见这愈来愈神圣化了的世界,增加你的悲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一个刚步入档案行业一年时间的兰台新人,所以现在我想以一个新人的角度结合自身的一些感悟来谈谈我所理解的兰台精神。说起档案,其实我并不陌生,在读研究生期间,为撰写毕业论文曾在成都市档案馆连续枯坐过两三个月,查阅了大量的民国档案。那发黄的纸张,那特殊的气味,还有那温馨的服务,都让我至今难忘。但是那时的  相似文献   

15.
"与这样的人共事心里踏实" 我认识穆青是在50年代中期.当时,苏联舰队访问上海,我和戴煌奉总社之命去上海采访报道.我还记得,当时担任上海分社社长的穆青正在生病,面色苍白而虚弱.他躺在锦江饭店一间客房的沙发上,同我们一道研究报道.苏联舰队驶入黄浦江口情景的特写,就是他出的主意.戴煌搭乘一只小艇,冒着风浪颠簸,迎到外海发出第一篇新闻.另一次,则是苏军红旗歌舞团来华访问演出,我奉命随团采访再次到上海,也是在他指导下完成报道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圈内,大凡熟悉冯英子先生的,都尊称他冯英老。冯英老是我的老师,因为建国前他曾任教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建国后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而我是1947届民治新专的学生。虽然冯英老没有授过我的课,但称他老师是名正言顺的。然而,作为师生辈,在长期的交往中,我发现他大半是把我当作他的老朋友,而并没有认真地把我视为他的学生的。我认为这或许不是我的凭空忆想,比如,我如果隔了较长时间没有去看望他,一旦去了,相见之下,他会脱口而出:“喔。老兄您来了。”我之所以写下我的这种感觉,因为它可以充分说明,冯英老的为人…  相似文献   

17.
张伯海经常被人称呼张司长。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时设置期刊管理司,他就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调任首任司长。屈指算来,他离任也快十年了,期刊界不少人依然叫他张司长。到底是出于称呼官衔的从众心理,还是认同他为官一任,为期刊发展做了奉献,我没有一一细问。我知道,他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事期刊管理的官员。从到北京印刷学院任教以来,我就喊他张老师。我曾喊他张先生,可以叫他张书记、张会长,觉得还是叫张老师好。记得初到学院办公楼去找他,我好几次  相似文献   

18.
我所经历的文献检索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正> 我与文献检索课或者说情报用户培训结缘已经22年了。 我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就是《论用户培训》。因为这篇论文,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图书馆学会1982年秋天在昆明召开的学术研讨会,用的是北大图书馆学系的参会名额和全国高校图工委秘书处的差旅费。那时我已经在图工委秘书处工作了,在肖自力老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22年来,我所经历的高校图书馆的情报用户培训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阶段、文献检索课阶段和信息素质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9.
"要整体,要块面,要把握主次关系",这是已故画家陈逸飞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认识陈逸飞是在1973年,那时我经隔壁弄堂的长笛演奏家徐仁爱女士介绍,拜上海京剧院邵隆海先生为师学习油画.邵隆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油画系,与陈逸飞同在油画雕塑创作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梦破灭以后,我上网打坐。经过了三年零三个月零三天的闭关上网.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最优秀的中文文体.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一切文学在我面前被我深邃的目光所洞穿.一切奥妙被我一时间全部掌握。我把这种最优秀的中文文体范本裱好.用大镜框挂在墙上。那是一张粉红色的纸.只写着九个大大的汉字。语气从容不迫,却君临一切;直指人心,且简短有力。我从未见过那么具有无限表现力的文体,一切文章由此而生,因此而灭,幻化世间万象,见证一切世态炎凉,一切喜怒哀乐。它写道:"中国人民银行壹佰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