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力和压力     
在学习压力、压强的概念时,有的同学认为压力就是重力;还有同学认为重量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力大,重量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力小,压力的大小总是和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的,以上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重力和压力是两个力,它  相似文献   

2.
一、固体和液体压强(一)固体产生的压力或压强思路与方法:由于压力是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固体有压强是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所以,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要需要先根据题意找出题设条件直接给出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找出物体的受力面积,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某地区高三联考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物体质量是1千克.若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上用天平称量该物体的质量时,积量的结果是__. 标准答案是零.笔者认为该答案是欠妥的. 众所周知,物理天平是等臂杠杆.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原理是:被作物体对载物盘底的压力产生的力矩.跟砝码对砝码盘底的压力产生的力矩相等时,则天平平衡;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平而的压力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而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又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等,所以砝码的质量数就是被称物体的质量数.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上,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互相叠放的物体之间不再产生压力,此时用天平称  相似文献   

4.
谈谈压力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时,接触面之间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也可以说是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作用力,因而压力也是一种弹力。  相似文献   

5.
王学军 《中学理科》2002,(9):26-32,47
二、要点说明 1.理解压力(1)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存在的判断: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并互相挤压,这也是判断压力是否存在的依据,如果两个物体只是互相接触,而没有互相挤压,则它们之间不存在压力。  相似文献   

6.
物体因受重力而对支持面产生压力,物体越重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大小,那么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是否也等于液体的重力呢?  相似文献   

7.
【考点导析】1.理解压力。(1)压力的产生及压力存在的判断:压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并互相挤压.这也是判断压力是否存在的依据,如果两个物体只是互相接触,而没有互相挤压,则它们之间不存在压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弹力是谁发生形变引起的弹力是表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这里可对弹力概念进行细化分解为:A物体使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B物体要恢复原状,而对A物体产生的力。因此,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  相似文献   

9.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它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如果有压力(或拉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任何物体发生形变,硬度不大或比较松软的物体受到压力或拉力后,形变效果非常明显,很容易观察到,但力是否可以使非常坚硬的物体也能发生形变呢?  相似文献   

10.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它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如果有压力(或拉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任何物体发生形变,硬度不大或比较松软的物体受到压力或拉力后,形变效果非常明显,很容易观察到,但力是否可以使非常坚硬的物体也能发生形变呢?  相似文献   

11.
重力与压力是中学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很多同学对处理与二者相关的问题感到困难,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二个概念的含义,甚至有的同学将二者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将从六个不同的方面就二者的异同帮助同学们理解.一、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是地球对物体吸引的一部分;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是任意两个物体接触相互挤压后产生的,施力物体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三、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是个特定的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物体表…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结构浮力产生的原因 (理解 )阿基米德原理 (理解 )物体的浮沉条件 (理解 )浮力的利用 (知道 )二、复习指导(一 )浮力产生的原因1 浮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液体 (或气体 )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压力F′和向下的压力F ,且F′ >F ,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 :F浮 =F′-F .注意  ( 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有一些物体 (如桥墩、电线杆 )的底面跟容器的底面紧密地粘合在一起 ,此时物体只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不存在压力差 ,因而物体不受浮力 .( 2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当深度增…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结构二、知识要点(一)压力会在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当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时,才产生压力.压力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它一定会直作用于物体的接触面,且指向受力的物体.注意,压力不是物体的重力,压力大小也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只有织物体自由地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平面受的压力的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二)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是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的物理最,其大小决定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式中,八、一、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一牛/米’);F”一表示压力(单位;牛)3S一表示受…  相似文献   

14.
例1 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B)受力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  相似文献   

15.
很多同学在初学压力概念时,由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压力数值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而误认为压力和重力存在必然联系,甚至认为压力就等于重力. 为了使同学们明晰压力和重力,现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比较说明. 1.定义不同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F浮,由于力的相互作用,物体同时对液体也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大.对于正柱形容器而言,设其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之放人物体前增大△F。  相似文献   

17.
超重和失重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方向上作变速运动的应用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线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重力 ,物体产生失重现象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时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现象。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能灵活运用失重和超重的概念去处理问题 ,将受益匪浅。一、根据加速度方向直接判断是超重还是失重现象 ,得出压力或拉力的变化情况例 1 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  相似文献   

18.
(1)认为凡“压”向物体的力就叫压力把生活用语中的“压”字和物理学中用的“压”字混淆了.物理学上压力的定义是乘直作用在立承面上的力.压向物体表面上可以有诸多方向的力,但属于压力的只有垂直干支承面的那部分.如图1所示,作用在物体A上的力是F,但垂直作用在支承面上的压力只有民.(2)认为物体的重力就是压力如图2,一物体重10牛,放在水平桌面上,那么桌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答案:受到的压力是10牛,有些人由此认为物体的重力就是压力,把重力和压力两个物理概念混淆了.物体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力,作用在物体…  相似文献   

19.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下、上表面存在压力差,当物体下表面未与液体接触时,液体对物体下表面没有压力,因而物体不受浮力作用,教材中对此只是用图说明而没有相应的实验演示,导致很多学生对这一点理解得不透彻,存在模糊认识.为此,设计一个简易的演示装置,很好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浮力产生的原因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向上压力大于向下压力,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即: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注意()浸在液体以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例如,有一些物体底而紧贴容骼底,物体只受向下的压力,没有受向上压力,因而没有压力差,物体就一定不受浮力.幢)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当深度增加时,向上和向下的压力都增大,但压力差不变,即浮力不变.(3)浮力就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支持力,由于力的相互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液体的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