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放的胸襟 台湾的高敏丽老师在课后反思时说:"以前的孩子都认为教材就是全部的世界,我们希望今天的小朋友把全世界当做教材."是啊,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阈和胸襟,并具备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高老师的课就给学生打开了一扇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窗.  相似文献   

2.
教学成功是靠“水磨的功夫”,并无诀窍可言。说穿了.“诀窍”就是“掌握规律”,以情感为纽带。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我们常常会忘记孩子是有情之人,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那“教材一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人情、动情、移情、抒情。因此,情感的纽带就联结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创读教材”还是原封不动的“解读教材”,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经验的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巧妙的运用教材,收到较好的效果。而有的老师仍然操守着传统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又是促进全体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形式,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缺乏美感的…  相似文献   

5.
《劝告》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内容。何捷老师执教此课具有示范作用。在教学格局上,它立于教材,面向未来;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它精准简洁,施法得当;在教学策略上,何老师以真诚的态度、幽默语言,和学生对话。这样的课堂,值得我们认真研读,领悟其思想精髓,并在具体教学中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6.
李秀英 《文教资料》2005,(4):179-180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种繁苦和枯燥的长期性行为,若老师不能将“繁苦而枯燥”的知识变为一种有趣有味的东西,使学生乐学、想学,那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为此,要求知就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学习得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几年来,我在如何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方面作了一点尝试。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一)整体感知教材我们采用的是洪宗礼主编的地方教材,这套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有很多优点:教材采取“单元合成·整体优化”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引读”、“引写”“、口语交际”(或“视听…  相似文献   

7.
一、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往我们的老师视自己为教育的“救世主”,把教材奉为“圣经”,捧着不放,忽略了对学生各方面的关注,只是用自己最大力量把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用比喻描述教师在教材和学生之间的作用,我认为教师是一台“处理器”,它把教材、相关的资料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各种“数据”进行吸收、内化、分析、删减、整理,再把经过精心处理后的信息通过独特、循序渐进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所感悟、启迪和收获。我们常发现,用的虽是同一本教材,可不同的老师上,教学的效果也不一样,学生所获得的学习状态、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也不尽相同,这就完全与这一台“处理器”的“功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了。所以我认为,能准确而又充分挖掘出教材内在宝贵教学资源的老师是最具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呢?我想教师应能同时担任如下三个“角色”: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课教学中,为什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取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这里,我想就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首先,当今世界技术革命、知识更新迅猛发展,形势逼人。我们的目标是为“四化”,建设尽快地培养和输送又多又好的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指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指示,重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除了要求学生学好各科课本知识之外,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以多方面吸取知识,扩大知识面。这样,如不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怎么能行? 其次,从学生学习历史来说,历史史籍之多,史料之丰富,真是浩如烟海。我们老师怎么能包教得了?主要还是靠学生今后去自学。今后学生毕业后从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张嘴能说、提笔能写”的素养和能力÷语文课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学要重点突出,学习目标明确,训练针对性强,借用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实现“成模块语言范例”的理解、复制、转移和活用。贾志敏老师前后两次教学《普罗米修斯》,为我们提供了追求语文教育真谛的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11.
一、“三个面向”是教材改革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始终是教材改革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因此,我们认为教材多样化的整体走向和丰富的内涵应体现在“面向”两字上.不断朝现代化趋同,与国际接轨,着眼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应是我们认真审视、思考和探索的立足点.(一)把握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结合部——在“特色”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拜读蒋碧勇老师的“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的教学案例和文章,首先感到的是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大有希望!我们的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他们独立思考的潜能和勇气体现了当代人的素质。比起我们这一代当年“老师说啥就是啥”、“教材写啥就信啥”强多了。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告别以教材为“纲”的时代,走上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开发者之路。这是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的热潮中,老师必须要有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扭转陈旧的、不适时宜的教育教学理念,由“一言堂”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从而真正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和生命力,构建互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展示平台,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彻底地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让我们的课堂真正高效,积极成就学生,积极发展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提起古诗教学,很多老师心里的想法都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不易从何而来,先看看我们的学生吧!一天,课堂上我问学生现在是什么时代,结果回答是异口同声的:现在是“e时代”,接下来很多学生便哼哼起“QQ爱”了。是啊,在网络语言流行的今天,让学生去主动喜爱我们的“古诗经典”确实不容易。再看我们的教材,每册书蜻蜓点水般安排五六首古诗,课外却布置了几十首诗歌的背诵,  相似文献   

15.
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张敬义先生执教的《明天,我们毕业》一课,张老师针对教材特点,围绕一个“情”字展开教学,和学生一起尽情地感受、动情地朗读、深情地回味,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黄薇 《教育文化论坛》2014,6(4):100-103
当今的日语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教材”,即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生情况、课程安排及课程目标等选择适合的教材授课。这也就体现了本文的主旨,日语教材的“二次开发”。而教材的开发着重两个主体对象,一是老师,二是学生。本文在教材的“二次开发”理论指导下,对三所大学日语专业选取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更深刻的了解了日语教材“二次开发”对于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是“缩水”还是“瘦身”?针对名家名篇《燕子》一文的改动,一线教师和编写教材的专家发出了自己不同的声音。薛瑞萍老师的观点尖锐、鲜明,显示了一位思考型教师可贵的“钻探精神”“较真精神”,张庆老师则引经据典,回溯到上个世纪初的语文教材编写细节, 其深厚的学养令我们叹服! 争鸣的目的不为“华山论剑”, 只为“沟通无限”,以便引起我们对教材更多的关注和思索。如今的教材种类越来越多,选文越来越开放, 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来自教师和孩子的声音还不够响亮! 关于教材,您一定也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有话就大胆说,“争鸣”这个栏目就是你“想说就说,说就说个痛快”的黄金地带!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说教化、灌输化、成人化、简单化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  相似文献   

19.
<正>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校邀请河南省特级教师张红娜为我们上一节示范课。张老师刚刚准备了一节新课,课题是“神奇的‘内圆外方’”,要借用六年级的学生。我和老师们顿时充满了好奇:“‘内圆外方’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放在六年级下学期上这节课,她要教什么?怎么教?”“‘内圆外方’难道还有什么神奇之处吗?教材上没有相关的介绍啊,老师们也从来没有交流过这样的问题啊。”“她的课总是既厚重又新颖,不知道这次又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和收获。”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我们开始运用颜振遥老师设计和编著的“语文自学辅导”教材和教法。通过10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语文自学辅导”教材和教法是培养学生提高“会学”能力的途径,是把班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的原则、知识迁移的原则、强动机浓兴趣的原则和自检他检相结合的原则等溶于教材和教法之中,是授之予学生“渔”的典范,是语文教改百花园中的“出墙红杏”。 那么,这套“语文自学辅导”的教材和教法是如何把“会学”的方法或言“点金术”教给学生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