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徽州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继黄山风光后黄山旅游的又一大品牌.朱熹理学思想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渗透在许多徽州物质文化遗存中.本文阐述了开发“朱子“旅游的现实意义,并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朱子“旅游产品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2.
领略完周庄的水韵,你是否还沉浸在对水的回味和遐想之中呢?本期,我们的文化视点是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名闻遐迩,被世人誉为“天下最美的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又名黟(yī)山,元代唐元有“黟山绝妙,玩不忍去”之句。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旅游胜地。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山,从文字和图片中感受它的博大和奇妙吧。  相似文献   

3.
黄山是徽州文化构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结合的板块,在新兴显学——徽学研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关于黄山名称的由来,历来沿用“黄帝炼丹”说。本文从许承尧设疑发端,例举《旧唐书》、唐诗和道家学说,质疑传统说法,提出黄山名称是源于《易·坤卦》:“天玄而地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为指导,分析了黄山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学院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及办学思想作出了深刻地阐述,并提出要求真务实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办好黄山学院。  相似文献   

5.
黄山天下秀     
自古以来,我们黄山就像一个女子“天生丽质”,“养在深闺人未识”。虽说古往今来赞美黄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也曾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相似文献   

6.
黄山之旅     
陆思婷 《少年读者》2008,(10):42-42
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天下。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果然名副其实呀!这不,国庆节,我和家人去黄山旅游,亲身体验了黄山的险峻与秀丽。  相似文献   

7.
黄山旅游业是黄山最具竞争力的行业,这不仅是因为黄山发展旅游有着资源上的优势,也有着经验上的优势。但是黄山旅游业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着国际化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发展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提高黄山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为指导,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的发展观,打好黄山最具竞争力的三张王牌,即世界遗产牌、地质公园牌、绿色生态牌,实现黄山旅游的三大飞跃,即实现黄山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实现黄山旅游与科学的结合,实现黄山旅游与健康的结合,从而提升黄山旅游的品位,提升黄山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课,欣赏“奇” 1.自古黄山天下奇。敬爱的邓小平爷爷游览完黄山后,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这样的感慨:“不上黄山就不知道祖国的伟大,山川秀丽。”孩子们,想看看黄山吗?(配乐播放黄山美景)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的缺位,造成人们对黄山文化认识的混乱与错误。加强黄山文化的研究是黄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黄山文化的研究应厘清基本概念、分清文化类别、找出特性,走多学科综合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0.
黄山松     
丰子恺 《新读写》2009,(7):30-30
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等的美誉。在作家们的笔下,黄山的美更是无处不在;在于松树间,在于石头上……一花一世界,黄山的美,更在于它的性格!其实,何止是黄山,自然界中的万物不都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1.
《欧洲教育》2013,45(2):23-43
In April 2010 a new school subject group called "Foundations of Religious Cultures and Secular Ethics" (FRCSE) was introduced as an experiment in selected regions of Russia. It consists of six subjects, or "modules." One module is "Foundations of Orthodox Culture" (FOC). This article examines FOC within the context of religious education in Europe to assess how much it has traits of a confessional or a nonconfessional course and shows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onfessional and nonconfessional religious education courses cannot cover the complexity of how religion is taught in Russia.  相似文献   

12.
湘楚文化是湖南人民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具有深邃修远的历史渊源,丰 赡厚实的精神内涵和广阔恒久的流播影响等特点。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湘楚文化”,不应当因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不在湖南,或仅仅囿于湖南的地称谓而一味地提倡“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3.
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传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习语翻译中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英汉两种习语在体现化特征时的对应关系,指出了在习语翻译中如何处理化差异现象,真正做到“化传真”。“化传真”是习语翻译中的基本原则,只有在考虑异域化的前提下,才能使译“神、形”并茂,原汁原味地体现原,确保“化传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国际汉学界有"三个意义世界"之说,其中的"第三意义世界"是指既无血缘又未必有婚姻关系,但却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世界各阶层人士。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势力这个话题上,学术界对于"第一意义世界"(由广义的汉人所组成的社会)和"第二意义世界"(散布并侨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的作用,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对于"第三意义世界"的作用,却较少有人提及。其实,从这个视角,人们会发现,所谓"第三意义世界"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势力、扩大其国际影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他们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对中国文化的欣赏、热爱、模仿和践行,比起任何宣传,效果都要好得多;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活动,会对所在地的主流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会更有效地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国应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想方设法,培育第三意义世界力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以努力提升和扩大中国文化软势力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谈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实践,明确了“寝室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如何进行“寝室文化”的建设,通过“寝室文化”教育学生成人成才,对学生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桐城谬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之后,"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了批判旧文学的口号,通过当时钱玄同和林纾、黄侃以及桐城派的关系,探究"桐城谬种"最初所指对象,当是林纾,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扩大为指向整个桐域派.  相似文献   

17.
从“通识教育”视野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重新复兴是在80年代的美国.从西方思想史脉络和文明进程来看"通识教育",它是作为传承宗法文化与城邦精神的重要渠道.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成为焦点.众多的学者对不同角度看待"通识教育",一致认为通过"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张力可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做为一门学科(或素质)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结构,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它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对它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上,阵容整齐的新文学"浙军"占据中国新文学的各路要津,或成为新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或成为一种文体、一个流派的开拓者或代表人物。如此盛况,其他地域无出其右。全文宏观而概括地阐述了"浙江潮"文学奇观之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以及应怎样科学而理性地研究"浙江潮"文学奇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的民勤、临泽、高台、居延等地流传着苏武牧羊的故事,李陵教射之地在张掖、酒泉一带,河西各地有一些"苏李"文化遗迹,历代文人墨客往来河西,留下了许多歌咏苏武李陵的诗篇,敦煌文书中有叙写苏武李陵故事题材的变文写本。这一切形成了河西走廊的"苏李"文化现象,体现了河西人民的"苏李"情结,表现了河西人民尚武精神和景仰崇拜英雄的情怀,以及认祖归宗于炎黄文化的向心力和爱国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