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20多年高校后勤改革的研究和探索,后勤社会化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社会化步履还较缓慢。究其原因,除了受制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外,高校自身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理论研究不够,尤其是对中小规模高校特点把握不准,大城市大高校的成功模式在这些高校难以推行。随着后勤社会化越来越成为中小规模高校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后勤社会化的本质特征,结合中小规模高校自身特点、条件,探索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后勤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分析自80年代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以来,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高校后勤原有的“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旧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社会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2000年1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颁布全面启动。十余年来,为了改变高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后勤负担沉重的状况,高校后勤人都在社会化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进,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也随着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因校制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但受政策、财力、人力资源等因素制约,高校后勤在社会化进程中举步维艰,一些高校后勤甚至出现了"回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近年来,我校围绕后勤社会化问题,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调整理顺管理体制98年我们本着精简机构、压编分流、加强服务与管理的原则,按照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向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后勤管理体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既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那么怎样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兴办后勤产业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兴办和发展高校后勤产业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产业是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转变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的桥梁。因此 ,各地区、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 ,为高校承担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应着力兴办后勤产业 ,这对培…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走过十年有余,全国各个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结合我校社会化改革经验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本文通过对我校后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阐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既是后勤改革的方向,也是后勤改革的基本目标。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后勤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岚清副总理在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彻底改革 ,不改革没有出路 ,不社会化没有前途 ;哪个高校改革得快 ,哪个高校就能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一句话 ,早改早主动 ,早改早得益。”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4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李岚清同志的论断。我校是按照“三个坚持”的原则构建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第一 ,坚持社会化方向 ,牢牢把握社会化实质 ;第二 ,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 ;第三 ,坚持立足现实 ,做到因地因校制宜 ,努力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后勤社会化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校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因校制宜,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立足校情、积极稳妥、重点突破、总体推进”为指导思想,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为三年内实现后勤社会化这一奋斗目标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1.改革现状与工作思路我校后勤改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9至1992年为准备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1994年为中间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是1994年至1999年为发展创新阶段;第四阶段为深化攻坚阶段。在第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办发[2000]1号文和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深圳市和我校实际,经过反复酝酿、讨论,我校确立了用“大物业”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推进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此贯穿从方案制订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1.以“大物业”管理的思路确立我校后勤杜会化改革的目标定位在新一轮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家上海高校后勤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争取三年内,大部地区实现后勤工作社会化。”为新时期的高校后勤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和要求。近年来,我校党政领导,紧密围绕“社会化”改革这一实际问题,因地因校制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更新观念,创新体制,重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逐步实现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更好的落实“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充分发挥后勤服务、管理、育人和经营的四大功能,我校对后勤改革进行一些探索: 1.我校后勤改革的思路、原则及目标 1.1 改革的思路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后勤改革起步于1979年,当时的后勤改革先从伙食改起,逐步扩展到其它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底,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精神指导下,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标志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吉林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实现了阶段性改革目标。在推动改革过程中,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四平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因校制宜,走出了具有本校特点的改革之路,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迈出改革的坚实步伐 随着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并分析了福建教育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状况,在肯定其实践成效的同时,对改革进行了总结和思考,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把准方向,因校制宜,探索适合学校办学特色、校情校况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大原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后勤资源,取长补短,合理发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高校后勤改革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学与后勤分离,将后勤人员推向社会,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在我国长期以来,学生教师的吃饭、住宿都在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  相似文献   

17.
一、佛山大学后勤改革的基本思路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是一个新课题,首先要明确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走向,确定和选择后勤改革的步骤和途径。(一)我校后勤改革的指导思想,第一,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教育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运作中,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并选择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本校校情相一致的优质、高效且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后勤管理模式.以前高校办社会和一校一户关起门来自办后勤的格局被彻底打破,高校后勤以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创办后勤经济实体,一种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制正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在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实施过程中确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拟在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一、关于后勤改革方向和实施方案高校后勤改革方向是社会化。我们认为:就服务工作社会化而言,根据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在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后勤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认清高校后勤基层党建工作在后勤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与现状、找准其特点和难点、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明确其任务、探索加强高校后勤基层党建工作在后勤改革中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从而全面提升后勤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向深入,为后勤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