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是“告记者热”的一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应该大书一笔。“谁人不把官司打,哪个不被别人告?”对于记者来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过去写批评报道,了不起是挨总编辑的“克”,写个检查,报纸上发个  相似文献   

2.
近期,笔者发现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一、还是空白首都一家报纸,近日在报道一起新闻记者作被告的“名誉权案”时,流露出了这样的无可奈何:“当今的名人新闻官司.大多是一不留神就当被告的新闻记者败诉……”。其实,新闻官司并不是无法可防。新闻界至少有两道“防线”可用,而且“解铃还得系铃人”,主动权都掌握在新闻界同仁自己的手中。“不留神”的确是中国记者、编辑在诸多新闻官司中“走麦城”的重要原因。“不留神”的工作方法积习已久,写批评报道时,对事实进行描述之余尚嫌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这是各新闻单位公认的一条经验。这“上”“下”之间的确存在必然的联系,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我们记者中的多数同志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为社会和同行们所公认的成绩。可是,毋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下农  相似文献   

5.
何学元 《新闻界》2003,(1):63-63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通讯员怕写会议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很多人想到要求记者、通讯员少参加会议,少写会议报道,主张多下基层。然而实践证明这是很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作为党委机关报,党委开会记者不参加不行,记者、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不写报道也不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从会议报道写作的程式化开刀,既深入会议,又跳出会议,寻找新的视角,新的亮点,用“神来之笔”写出有精气神的会议报道,从不同角度满足报纸、编辑、读者的需要。抓住一个精彩场面。记者、…  相似文献   

6.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只要记者扎扎实实地蹲下去,报道质量就必然会上去。”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县市报记者中的多数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成绩。可是,无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下农村、怕蹲基层,即使下去了,也不愿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常常是“短促突击”、浮光掠影地“采访”一番,零零碎碎地记点材料,回到家里“凑”稿子,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是高质量的呢? 为什么不愿“下”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名人官司新闻上版面,这使我想起了“官司新闻”这个名词.请看:电影演员达式常为告别人“诽谤罪”的官司,杨在葆为自己肖像权的官司,歌唱演员沈小岑为离婚案的官司,滑稽演员杨华生的住宅调换的官司,徐良、游本昌、陈佩斯为“名誉权”的官司,以及最近劳模杨怀远与作家张士敏的一场官司,都十分引人注目。是也乎?非也乎?看法庭最后裁决。这就是近几年来在大讲学习法制、维护法制、运用法制的热潮中,在报纸上新出现的一种新闻品种,暂名之为“官司新闻”。上法庭、打官司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宗,但不是每宗都能构成新闻。这里说  相似文献   

8.
褒扬的侵权     
当今的中国大陆,“新闻官司”层出不穷。不少记者或业余作者,或因采访粗糙,或缘落笔不慎,撰写了批评性报道,侵害了人家的名誉权,官司打得精疲力尽,还是以败诉而终,这已是常见的事。于是,有的人一次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立志不写批评性报道,转而及写褒扬性文章,总以为这一来可把自己装进了保险箱,似乎万事大吉了。前几年有人这样说:表扬过点头不要紧,批评出点差错却要上法庭,想不通。事实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百姓眼中,新闻记者历来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的巨轮,结束了新中国无新闻官司的历史,告记者、告新闻单位的新闻官司连续不断。就连创办68年从未遇到过“官司”的《参考消息》也被推上了被告席。对于迎面而来的新闻官司“狂潮”。一向被喻为“社会感应神经”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官司越来越多,是近几年新闻界面临的一大烦恼。没完没了的应诉,繁杂琐碎的取证,不仅影响当事记者编辑的正常工作,更重要的是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因此而受到怀疑。如何避免新闻官司,成了新闻界与法律界共同探讨的课题。 透过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新闻官司,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告记者”或“告媒体”主要有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89年3月18日上午,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一起“新闻官司”即将进行一审公开判决。浙江首例记者胜诉的“新闻官司”。败诉的原告“不想说”,胜诉的被告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12.
晓光 《今传媒》2004,(1):30-32
广西女记者熊倩从事记者职业已经有十多年了,期间经历的大小事情不计其数,而对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曝光涉“黄”信息台采访有关领导竟遭软禁所引起的“一分钱官司”。这场官司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外媒体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中国记协、广西省记协等“娘家人”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然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官”。我认为,把记者当成“官”,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老百姓把记者看成是“官”,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些“老大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大多数是有关部门领导不管事而造成的,老百姓失望了。于是,只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记者身上,以为当官的就怕记者,记者一来,什么“疑难杂症”都会迎刃而解。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官员,并未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间,“分内的事”也不去管或管不好。他们怕记者,怕曝光,最终是怕丢“乌纱帽”。在百姓的“非常信赖”和某些官员的“非常恐惧”之间,记者扮演的角色令人深…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宣传质量要‘上’去,记者要‘下’去。只要记者扎扎实实地蹲下去,报道质量就必然会上去。”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我觉得,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又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离开了记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人下去了,也未必就一定能使报道质量上去。诚然,县市报记者中的多数是积极努力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少成绩。可是,无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记者怕  相似文献   

15.
当记者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常常受到被称之为“告记者热”现象的困扰。自1985年1月上海出现中国解放后第一起“新闻官司”《20年疯女之谜》案至今,因新闻报道涉及公民、法人名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全国的“新闻官司”已有700余起(不含那些投诉法院尚未立案审理的以及投诉纪检部门在内部解决的新闻纠纷在内)。记者们由此大声疾呼:新闻舆论监督难啊!为了便于总结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推进新闻改革,现将“新闻官司”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原告与被告从已发生的“新闻官司”来看,原告既有国家机关的干部、企事业的经理(厂长)、影视界的明星歌星,也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的报纸有个奇怪现象,凡是记者采写的批评稿,署名一律是“本报记者”而不署真名,而他们采写的表扬性稿件,却总是署上真姓大名。其实,这点“猫匿”,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还不是记者怕得罪人,怕报复?!如果说基层通讯员为避免打击报复,用笔名或本报通讯员署名还可以谅解,那么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作为党的机关报的记者,这样羞羞答答地抨击不正之风,惧怕报复到不敢署真名,则是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严重损害了记者的形象。署名是严肃的事情,意味着作者对作品负责。历史上一切真正的记者,没有一个不敢署真名的。记者职业特点要求记者有超乎常人的不怕打击报复的勇气,如果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署真名,那干脆就别当记者。  相似文献   

17.
毋庸讳言,大量新闻官司的出现使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从而纵容了许多人状告记者,也给法官提供了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更令被告席上的记者们常常难逃“败北”之厄运。“新闻法”没出台,记者的“护身符”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近来,见诸报端的新闻官司有增无减。这一方面说明了公民知法用法的进步所在,另一方面也给新闻界提出了值得反思的话题。事实上,正是由于一些记者与其“媒介人”的角色身份发生了“错位”,在报道中随意发表带有个人色彩和主观倾向的观点,有时由于未能把握好“度”,对新闻报道的当事人“出言不逊”,或意见偏激,或观点不当,或者干脆牵扯到新闻事件当中,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讲话,发表了有失公允的看法,结果往往引发新闻官司。记者报道不够客观全面、评论不计后果,已经成为新闻官司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毋庸讳言,大量新闻官司的出现使我国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从而纵容了许多人状告记者,也给法官提供了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更令被告席上的记者们常常难逃“败北”之厄运.“新闻法”没出台,记者的“护身符”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报纸在增强群众性上动足了脑筋,做足了文章,纷纷开出了如“读者热线”、“我来帮你做”等具有较强服务性、贴近性的栏目。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采编人员群众观点淡薄。本文试从党报记者的角度和要求,来谈谈进一步增强群众观点的问题。缺乏群众观点的几种表现认识上存在着误区。有的记者总爱报喜不报忧,怕反映问题,怕反映群众的疾苦,认为这样会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记者片面理解所谓的“卖点”,热衷于采写一此“社会新闻”,去迎合某些人的偏好,致使一部分版面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不强。有的记者缺乏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碰到有损于群众利益的事不敢挺身而出,当群众有难事求助时漠然视之,甚至有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