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与此相关联的文献变化情况,《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最近完成了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出版了《中图法》第三版,并开始在全国采用《中图法》的文献情报部门逐步进行推广使用。采用《中图法》第三版后,各图书馆和情报部门将面临着繁重的对藏书和目录进行改编和重新分类工作。鉴于《中图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以下简称《中图法》)已正式出版3年多了。在使用中,我们发现《中图法》第四版经专家、学者的研究、修订,出现了许多可喜之处,不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类目,而且最大程度地考虑图书馆排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在1990年以前,我们图书馆一直使用《中图法》(第二版)分编图书。后来,经过对《中图法》(第三版)的学习和两年多的使用后,从去年下学期起,我着手编写我馆《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本。在编写过程中,我将两版《中图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第三版在立类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于是,我对第三版的部分类目作了如下一些修订和变通。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但是,《中图法》有多种版本。它既有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和类号含义都保持一致的《中图法》和系列版本《中图法》(简本),又有在分类标准、列类体系、分类次序及其类号含义上与母法有很多不一致的《中图法》(以下简称“少图版”)。出版一部《中图法》(少图版)本来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界所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图法》是根据大型综合性图书馆分类的需要,同时也兼顾了专业图书馆分类特点和需要而编制的分类工具书,各类型图书馆都可以按照《中图法》类分图书文献.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中图法》不断地改编修订,到第三版(1990年)已综合了国内外各分类法的长处,具有相当的兼容性和权威性,在图书馆界影响很大.使用几年来,收效很好.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第三版已正式出版,这是图书情报界盼望已久的事情。通览全书,可以看出,《中图法》第三版在保持第二版的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完善和提高。与第二版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一)体现了学科体系,使图书分类法与科学分类体系更为接近。(二)反映了科学反展新面貌,增加了许多新类目,解决了新学科归类难的问题。(三)合理调整类目关系,使之更适应文献分类的需要。(四)采用了一些新的编制技术,提高了修订水平。第三版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当前,如何更好地使用第三版使之与原来的第二版较为合理的贯穿起来是当前各图书馆分编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就这一问题加强各图书馆同行之间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1971年2月初版到1999年刊行第四版,为规范、统一中国的图书分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中国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自1971年后已大多逐步接受、使用《中图法》。1998年本馆在协助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时,也对《中图法》的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将这些想法总结、归纳如下,与该版的编委及用户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第三版自1990年2月出版至今已整整10年,这期间,我国的科技技术、社会经济、信息文献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中图法》三版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时隔九年,《中图法》四版终于出版了,新版《中图法》将原《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与《资料法》合并编排,书名也相应地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图法》借鉴《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式,在类表中利用加号“+”和注释来区分图书和资料的类分。合并后的《中图法》更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更加灵活地选择标引深度,也有利于用户根据更加详…  相似文献   

9.
为尽快做好《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以下简称《中图法(少图版)》)的修订工作,在文化部图书馆司、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及《中图法》编委会的直接关怀下,1997年10月6日于贵阳召  相似文献   

10.
近来,笔者反复研读了《山东图书馆季刊》、《图书馆界))2004年第1期和《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2期刊登的文榕生先生(以下简称榕文)的3篇有关《中图法》第四版(简称4版)分类标引加“0”问题及对一些加“0”观点进行评论的文章,其中榕文提出的两条加“0”主流规则(简称主流规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虽经笔者反复论证,  相似文献   

11.
类目注释文字是图书分类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分类人员正确地理解图书分类法,明确类目的含义,保证图书资料归类的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或三版)较之《中图法》二版,不但删除、修正了一些立类不当、类目重复和不够完善的类目,而且扩展、增加、补充了许多新类目,尤其是注释的增补、删改、包括标记符号的创新运用,使《中图法》增强了使用活力,也拓宽了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我国图书馆界出版了适用于各类型儿童图书馆的专门性分类法——《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以下简称《少图法》)。经过十年来的实践,我们觉得《少图法》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一、《少图法》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例举 《少图法》坚持了《中图法》的编制思想和编制原则,但却突出了其专门类分童馆馆藏普及型文献的个性特点。《少图法》与《中图  相似文献   

13.
我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全国图书馆学会会员马汝惠女士多年来从事图书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尤其在《中图法》分类索书号排列方面有重大突破,其论文发表在中科院文献中心主办的《图书与情报工作》(90年第6期)上,同时本人被收入剑桥《世界名人录》(94年第23版).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在我国一些中小学讲授图书馆基础知识课时,同行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般简称“中图法”)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本文简称“儿版”)究竟哪个更适合中小学图书馆? 从1994年起,就有好几位图书馆同行在本刊发表文章对“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1990年至1995年图书馆界对《中图法》第三版复分表研究文献内容作一小结,分别对总论复分表、专论复分表、复分仿分及加“O”问题的讨论情况归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两方面来综述。指出了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希望通过总结能对今后《中图法》复分表的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第3期刘少武老师〈《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传记文献分类概说〉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很受教益。但是,笔者觉得刘文有美中不足之处,特冒昧提出来,不知当否。 其一。笔者认为既然谈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即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研究、类目修改研究、《中图法》与国外著名分类法比较研究、《中图法》第三版的修订及今后发展研究,对《中图法》第三版近两年研究状况作较为全面的系统论述,列举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加以评论,最后指出了《中图法》第三版研究的主要特点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1《中图法》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它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人大法》等构成了我国各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其中《中图法》是70年代以后影响最广的一种分类法,也是中学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 《中图法》等把知识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于1990年2月出版,在历次修订中,虽然不断扩大了组配功能,但仍是一部以直线排列、概念等级链为主体的等级体系分类法。其中,对政治、法律类目进行了扩充和修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提出并阐述了中小型图书馆使用《中图法》第四版改编图书的策略(专人组织负责、熟悉四版修定情况、制定本馆使用本,确定图书改编的依据)及方法(彻底改编法、彻底改编的类目、彻底改编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