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除”类介词和“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除”类介词包括“除、除了、除去、除掉、除却、除开、除着”等,产生时代各不相同,从春秋战国直到现代才完成“除”类介词的语法化历程;“除”类介词跟方位词“外/以外/之外/而外”搭配构成“除”类介词框架,各个“除”类介词框架产生的时代也从魏晋南北朝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2.
介词的宾语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但有时也可以是从句、不定式、形容词甚至介词短语等。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从句作介词宾语介词后接从句作宾语时,通常不能是that从句,遇此情况应在介词后加上thefact。能用作介词宾语的从句是指以疑问词开头的句子。如: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语法现象,只有将这些现象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才能在教学中化难为易,助于学生理解。例如,介词的宾语都是直接接在介词的后面,但是有时候却将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形成了介词宾语与介词的分离,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介词后置,本简要总结介词后置的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介词一般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前,表示该词与句子其它成分的关系。介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称为介词宾语。介词和介词宾语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的介词短语主要有下列用法:  相似文献   

5.
李世荣 《初中生》2007,(3):32-32
介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它们常用在名词、代词或数词等之前,表示该词与句子其他成分的关系。介词后的名词、代词等都称为介词宾语。下面分类介绍介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语法现象,只有将这些现象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才能在教学中化难为易,助于学生理解。例如,介词的宾语都是直接接在介词的后面,但是有时候却将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形成了介词宾语与介词的分离,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介词后置,本文简要总结介词后置的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介词不能单独使用。通常情况下,介词的位置是位于受它支配的名词或代词之前,从而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等成分。但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介词用于句末。  相似文献   

8.
何霞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85-86,90
《国语》中的介词宾语的位置出现了前置现象.介词宾语前置主要分为:不用“是”和“之”复指,直接将介词宾语提前;用“是”和“之”复指,如“以”字前置宾语可以用“是”复指,“与”字前置宾语可以用“之”复指.  相似文献   

9.
省略介词宾语是古人的语言习惯,一般情况下,省略介词宾语后的句子并不影响语义的表达,但有时古汉语介词宾语省略后,也会出现歧义。  相似文献   

10.
“为”类介词指的是“为”、“为了”和“为着”这三个介词。“为”类介词共具有五种语用功能:话题标记功能,篇章衔接功能,管界功能,排比、对举功能以及强调功能。  相似文献   

11.
意象图式是在认知语言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们将生活经验和语言这样的更高层次上的认知域连接起来。意象图式对二语习得尤其是介词习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意象图式理论可以运用到双宾语结构转换中对介词To和For的选择上。此理论也可以运用到跟别的动态动词搭配时介词TO与FOR的选择上,并且需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词在句法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介词的数量和虚化程度是不同的。介词主要由动词语法化而来,尤其是赋元动词。“以”、“用”、“持”、“取”、“捉”、“著”、“将”、“把”、“拿”、“使”这十个介词都是在连谓结构中由动词虚化而来,它们的宾语经常是工具成分,所以称之为工具义介词。这十个介词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中标记相同的成分,但是它们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结果都不尽相同。“以”和“用”产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直到清代后期才消失,而“用”至今还在广泛使用。“持”在西汉萌芽,“取、捉、著、将”出现在中古汉语阶段;“把、使、拿”在唐宋时期才出现,相对较晚。除了“用”之外,其他介词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最终都没有在普通话中保存下来,“捉、使、拿”在方言中仍有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辨析了俄语中表示时间意义的前置词,指出每个前置词的意义以及意义相近的前置词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并强调只有准确使用这些前置词才能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英语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本文提出在英语介词教学过程中,注意介词基本空间意义的学习;更要重视转喻和隐喻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英语介词的习得有着重要的启示。英语介词是有着多个义项的词类,但是它们的原型义项是其语义延伸的基础。研究显示,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学习者能较好地掌握介词多个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和隐喻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介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介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虚词内部的个性差异是虚词研究应当加强的一个方面。现代汉语介词内部在来源、语体色彩、音节、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介词的个性表现,而且影响到介词的搭配、分布位置、语法功能、意义、用法等等方面。本文详细描写和讨论了这些差异,以显示出现代汉语介词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了28个汉语常用介词在新加坡中学生作文中的使用情况。首先提出了鉴别新加坡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介词的特点和偏误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认定了新加坡中学生使用汉语介词的4个特点:“被”字句的使用频率、存在句句首处所词语前使用介词“在”的频率、“当……时/的时候”的使用频率都很高,以及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带“来得”的“比”字比较句:8类偏误:有关框式介词的偏误、介词冗余、介词短语所处的位置有误、介词与介引成分及介词短语与谓语动词搭配不当、介词之间的混用、将介词短语用作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否定表达有误、语句意义不明;并进而提出了5项教学建议:通过汉英对比强调汉语介词用法上的特点、突出强调时间词作状语和方位短语作定语的结构特点、确立易混淆的介词并加强辨析教学、依据语块教学理论加强框式介词的教学、用认知图式来阐释结构和语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词框架是指由介词和方位词、名词、连词、助词、动词、介词、准助词等词语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汉语语法学界过去未进行过系统研究。文章以“在/当X时/时候”这样的介词框架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法功能及框架前后项的隐现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上古八部代表性的典籍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总结归纳了整个上古汉语介词的基本面貌;并从系统的阶段性、系统的适应性两个方面揭示上古汉语介词向现代汉语介词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20.
英汉介词与介词短语有相似之处:介词在句法中都起定位、粘着作用;介词短语的主要句法功能都是用作状语。不同之处是:在句法结构方面,英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英语语法以形统意;汉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汉语语法以意治形。在句法功能方面,英语介词短语的语序不影响句子的语意;汉语介词短语的语序决定句子的语意。英汉表示时间与地点的介词短语的语序反映了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