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需要顶层设计,而顶层设计亦能最终实现资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研究者在对贫困生资助绩效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时,视角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的考核指标和有效的理论支撑,这给实践工作带来了相对的局限性。顶层设计的理念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估的工作理念、准确认定困难程度以及绩效评估工作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贫困生认定结果的准确公正是影响资助绩效的重要因素,认定工作是困扰资助工作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程序和困扰,研究了贫困生认定对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估体系的影响,并从规范认定程序和标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改变认定主体和建立学生家庭经济档案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提高资助工作绩效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缪芳  朱一玮 《科教导刊》2022,(24):141-143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探讨高校贫困生困境发生原因。基于需求视角结合ERG理论模型探讨高校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帮扶路径。通过精准帮扶、心理救助、技能提升三个维度,构建多渠道资助与全方位育人相结合的帮扶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的基本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的具体因素,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改革、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效益与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十年来,相关理论研究成绩斐然,但内蒙古地区高校资助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且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尤显不足.探索创新内蒙古地区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必须深入分析内蒙古地区高校贫困生和资助模式现状,结合地域、经济、文化、民族特点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贫困生贫困维度单一,贫困状态具有短期性和暂时性.其消费结构以生存性消费为主,且存在年级和民族的群体差异.贫困生提升素质能力愿望强烈,整体积极乐观、健康向上,但学习成绩两级化,少数人存在功利倾向、短视行为和不良心态.内蒙古地区高校现有资助模式存在结构性失衡、责权配比不当、学校投入不足、项目固化和发展性帮扶相对薄弱等问题.藉此探索提出“两个基点”“六个支点”的精准帮扶模式,该模式兼顾贫困生的保障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紧扣“精”与“准”两个着力点,分别从“精准认定、优化结构、细化项目”支持贫困生保障性需求,从“稳基座、补短板、装提柄”支持贫困生发展性需求,实现经济资助与素质提升双向并举,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以对某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等四个方面评估新资助政策体系对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援助效果.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高校贫困生)在心理状况和环境适应两个方面的状况明显差于中、高等家庭收入的大学生;受新资助政策体系援助的高校贫困生相对于未接受援助的学生来说,其学习态度和环境适应两方面状况有显著改善.其结果表明,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高校贫困生学习适应性状况,教育援助效果显著.该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拓展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途径提供了有价值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7.
平衡记分卡模型在高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记分卡模型应用于高校绩效评估为高校绩效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模式。运用平衡记分卡模型可以从顾客(利益相关方)、内部运作流程、创新和学习能力以及财务经济这四个视角构建高校绩效评估的基本框架。应用平衡记分卡模型进行高校绩效评估,不仅仅是评估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促进高校管理者从一种崭新的视角去审视高校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创造,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其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试图以新的视角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途径,主要从社会及用人单位、国家和学校、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博弈视角下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有效资助,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面临的困境,形成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需要对政府、社会、高校、银行、学生等与资助有关的各方进行博弈分析,认清贫困生资助的工作问题症结所在,克服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搭便车行为以及贫困学生个人诚信与综合能力不足的现象,进而实现由"输血"向"造血"型资助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一些行为偏差,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作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重要责任主体,应从观念引导、政策导向、机制建构、制度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提高贫困生资助绩效,让每一位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是资助政策实行的重要内容,开展资助工作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对于提高资助绩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资助体系的发展,对建立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估体系的必要性以及绩效评估的依据、原则、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资本可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类资本既是个体社会行动的武器,也是个体社会行动的目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社会流动的轨迹。高校扩招以来,贫困生相比非贫困生而言,其就业困难表现在过程、数量、质量与结构四个维度。从四维资本视角来看,贫困生相对于非贫困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在于其经济资本贫乏,文化资本不足,人力资本结构不优,社会资本欠缺。在四维资本视角下,贫困生就业困难的精准化解路径,主要有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以增加贫困生的经济资本,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以增加贫困生的文化资本,优化贫困生人力资本结构,扩大贫困生社会资本数量并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家已形成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多元资助体系,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同时力促社会公平。高校贫困生资助尚存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构建以"资助认识"、"资助认定"、"资助绩效管理"及"资助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一体化模式成为现实需要。据此,应建立包括申请、认定、评议、发放、监督等为一体的科学合理的贫困生绩效评估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的立体式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对A大学的调查研究结果,从贫困生认定、资助资金发放效率和贫困生在校表现三个方面探讨现行资助政策实施的绩效,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缓解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高研究型高校科研创新绩效对推动我国创新战略的发展至关重要。绩效考核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体系,对个人创新意愿与组织创新绩效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从考核目标难度与考核周期长短两个视角将研究型高校的科研考核划分为达标型、激进型、契约型和发展型四种模式,并分别论述不同考核模式对高校教师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从教师的个人创新能力、创新内在动机与科研考核模式的匹配视角,构建了基于个体差异的多元绩效考核体系,对研究型高校如何提高整体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贫困生特质,借鉴绩效管理理念,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中,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资助绩效考核体系,关注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以期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宣传不到位,贫困生的认定程序不合理,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非正常影响行为,勤工助学在资助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为此,应建立完整、规范、定期的宣传机制,完善学校家庭贫困生认定工作程序,完善现行公示制度,设立励志奖助金以替代助学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完善高校贫困生救助政策和措施,随机抽样466名高校贫困生开展从政策知晓度、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和目标群体影响情况三个维度对现行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知晓度不高;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很高;贫困生资助面并未全覆盖;获资助生心理压力大于未获者,且差异显著等。基于此,提出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扩大资助学生覆盖面、拓宽勤工助学途经、完善心理扶贫策略,关爱贫困生健康成长等举措完善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伦理尺度.文章采用例证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进行了审视,剖析了资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高校实行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以来,贫困生问题日益突显,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虽可以解决物质之需,但不能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贫困问题。高校要以经济资助为起点,以心理扶持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关键,不断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从而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