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02,(2)
《报刊之友》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国内唯一以“大审读”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审读期刊。它立足陕西,关注全国,坚持以客观、科学的眼光观察和评议陕西的报刊业;它着眼于新形势下报刊业改革、创新的需要,及时刊登和介绍省内外报刊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成为陕西报刊界人士了解并借鉴省内外媒体发展、变化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3.
4.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作为我省新闻出版界一份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刊物——《报刊之友》,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办刊历程。“十年磨一剑”,岁月的洗礼,风雨的锤炼,实践的砥砺,使她由稚嫩走向成熟,由平淡走向特色,由陌生走向知名,日今成为广大新闻出版工作的信息总汇、事业明鉴、形象窗口和良师益友,在陕西报刊园地散发着诱人的馨香。值此年末岁首,辞旧迎新之际,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新闻事业也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整个中华民族新闻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世纪初以来,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相继问世。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族新闻事业空前繁荣,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春天。到1994年,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91家报纸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0多家期刊,出版发行地点遍及我国各个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人的价值观有时会发生惊人的落差。一张退休命令,竟让我把保存了多年的报刊资料,毫不足惜地装进编织袋,当废品卖掉。能留下的则太少了,都是些有特定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东西,这其中,便有《报刊之友》,它为我的新闻生涯记下了弥足珍贵的一天。  相似文献   

7.
1991年,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同志提出:要把报刊审读作为报刊管理的第一位工作抓起来。会后,我们就思考,如何把这个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经反复商量,确定创办一个审读刊物,取名《陕西报刊审读》,并将这个想法向当时的主管副省长徐山林同志作了汇报。山林同志很支持,只是觉得刊名过于严肃。他说,政府部门就是服务部门,管理和被管理应是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8.
9.
《今传媒》2003,(6)
刊首寄语 在文化创新中阔步前进本刊评论员1一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审读工作的根本标准本刊评论员2一1 报刊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本刊评论员3一1 在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休现“三贴近”本刊评论员4一1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经常化本刊评论员5一1 在报刊审读中坚持‘三贴近”本刊评论员6一1新间观教育 毛泽东报刊思想述论张玉3一4 邓小平报刊思想初探张玉4一4 试论江泽民的报刊思想张玉5一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盛沛林4一1本刊特稿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繁荣陕西版权事业冀东山卜4 (中国期刊年鉴)创刊辞张伯海1一5 统一思…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与《报刊之友》是1995年结识的,那时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先是从一篇“豆腐块儿”发轫,以后常常有大于“豆腐块儿”的东西被她接纳。我们之间便悄然无声地彼此贴近,到了今天可以用时髦的话说是“零距离”了。这就是缘分,并在缘分中注入了情分。缘分、情分,均是以情感层面对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心理投缘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今传媒》2002,(2)
报刊审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工作。通过报刊审读,可以对处在不断改革发展当中的报刊业起到推动和促进的重要作用。然而,报刊审读要切实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则对审读本身首先需要提出许多要求和讲究。在纪念《报刊之友》创刊十周年之际,我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同志说过:“如果把一张报纸比做一艘航船,总编辑就是船上的船长,编辑、记者是船上的水手,读者是船上的乘客”。目前,对编辑、记者和读者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但遗憾的是对总编辑的研究似乎和其重要地位不太相称,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对此进行论述的著作。最近,由《深圳商报》副总编王庭僚撰写的《怎样当好总编辑》一书出版发行了,作为我国第一部总编辑学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邹家炜、董俭、周雪恒同志编著的《中国档案事业简史》(以下称《简史》),在该校内部教材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加工成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3月公开出版。该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档案史的最新本科教材,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二等奖,并定为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的推荐教材,又被中国档案学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档案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对这部重要学术著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这部著作谈一些看法,以期促进中国档案史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82年5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山西名产》的书。不用说,这是一本以介绍山西省的各种著名产品为内容的;也不用说,既是名产,自然是优质的产品,久负盛名的产品,声誉卓著的产品。向广大读者准确地、负责任地介绍山西省的名产,是有意义的。编得好,它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山西的名产,又可以帮助读者增长一些有关的知识,还可以使读者通过山西名产这一隅,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但是,如果编者编辑这本书时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在工作中采取不严肃的态度,那么,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近年来我国大众传媒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作为创新主体的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科研工作者应当怎么创新?有关人员应如何自觉地配合?负责组织创新的领导者又应注意什么?易杰雄先生的《创新论》正是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上述各种问题的专著。 在这本书中,易杰雄先生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探讨了创新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创新不同于自然形成的新东西,它必须是由人创造发明的,过去从来没有的;或是从来不曾有人研究过的,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或虽有人研究,但结论不符合事实,通过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硕果累累,连续出版了三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桑健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黄宗忠编著的《图书馆学导论》、吴慰慈、邵巍合著的《图书馆学概论》。建国以来,我国公开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只有三部:1960年文化学院编著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1962年北大、武大、文化学院合编的《图书馆学引论》;1981年北大、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以数量而言,85年短短的一年,等于过去的35年;就质量比较,则胜过以往的35年。这充分显示了近几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长足发展。在新出的三部教材中,以黄宗忠同志的《图书馆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最具特色。本文试对《导论》作一简评。重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是《导论》的主要特点。图书馆学概论是图书馆学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