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以此造成的进行性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控制炎性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是RA最主要的临床问题。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治疗RA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疗法。本文主要就近年来RA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c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疲性疾病,其具体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也暂无法根治。本文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及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10):38-39
一、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侵害关节的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导致受侵害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如果你的一侧膝部或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另一侧的膝部和手亦会患有此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IL-10含量的检测,探讨其联合IL-6、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30在本院确诊并收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20例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10的浓度。对患者和健康者进行比较,并对患者IL-10与各项免疫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6、RF、CRP、ESR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10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患者组血清IL-10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IL-6呈负相关(r=-0.5151,p=0.0201;r=-0.462,p=0.0403;r=-0.743,p=0.0002;r=-0.5524,p=0.0115),表明IL-10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IL-10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检测患者外周血IL-10水平有助于RA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同时此病又迁延难愈,目前对其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文章就中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做一概述,为该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研究文献,对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景做出展望。方法:收集并筛选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报道文献,简要阐明针刺疗法治疗RA的机制,并介绍不同的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针刺疗法治疗RA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的优势,疗效满意。结论:针刺疗法凭借其安全、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优势,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非常优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这项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和免疫调控做了深入探索,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骨桥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发现"骨桥蛋白"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顽凶,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找到了新的临床手段和药物靶点.本文介绍了该项成果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创新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比较棘手。中医称之为"痹症",中医外治对该病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疗法多样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治疗RA临床疗效,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解决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也是该疾病的终末治疗。手术技术随着患者接受程度和手术室、器械各种硬件设备的改进,技术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但对于膝关节置换,技术要求的一部分,关节功能恢复决定了膝关节手术的整体效果。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患者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关节功能,这要求在无疼痛情况下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患者步态。除了必要的手术技术、假体设计外,对手术患者的教育显示出在快速康复中的重要优势,做到被动康复和主动康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抗炎免疫药物主要用于多种伴有免疫功能障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当前,在很大程度上是瞩目于对类风湿关节炎(RA)有针对性疗效药物的探寻。尽管新型药物不断出现,但就对治疗RA来说,未能取得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与RA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关。因而深化对RA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不仅对于寻找新型有效的抗RA药物,而且对合理应用现有的药物均有重要意义。一、RA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原因不完全明了的全身性疾病。血管炎病变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RA的发病可能与患者遗传基因的变异有关。调查  相似文献   

11.
杨威  唐福  宇徐敏 《大众科技》2022,24(1):61-64
慢性腰痛是一类极其常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可占慢性腰痛病人的15%~45%之多.然而由于门诊或急诊医师所接受的医学专科教育存在个体化差异,常把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与骶髂关节炎或腰肌劳损混为一谈.文章主要通过对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解剖特点、病因病机、诊断及常用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二 《科学生活》2014,(9):23-25
采访嘉宾 尹峰,医学博士,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关节与骨病专科主任。 主要从事的领域和研究方向:擅长关节疾病及四肢创伤的诊治,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是及骨关节创伤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马钱子蓄积中毒致耳聋耳鸣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6 0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 3 0多年 ,已出现手指、腕及踝关节肿胀、变形、关节僵直活动受限 ,全身畏寒 ,痛处拒按 ,阴雨天加重、曾服用过布洛芬及其它治风湿药但效果不明显。临床检验 :血沉3 0 mm/h,类风湿风子 (+)。查体 :舌苔薄黄 ,脉沉细涩 ,两腕关节肿 ,两手部近指关节肿呈棱形、关节压痛明显 ,中医诊断痹证(寒热、交错、瘀血、阻络证 )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近期服用马钱子治疗 3月余 ,虽感症状有所减轻 ,但出现了耳鸣、耳聋的症状。检验 :近距离听话困难 ,音叉检查 :任内氏试验为阳性 ,骨导及气导均缩短 ,韦伯氏…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及肾脏损害等,在西藏高原地区居民尤其是藏族牧民等更为多见.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治疗本病的常规药物是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抗炎类等药物,其对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众多中医学者尝试应用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祖国医学的痹证相对应。《内经》中有"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手足肝之分野"等论述。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从肝论治之中医辨证的提出,主要从中医学理论基础,RA的病因特点以及RA的论治等方面加以阐述。中医学肝功能包括与RA发病相关的关节、筋脉、肌肉和脏腑,其与人体正常的气血津液代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从1993年至2004年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桂枝芍药知母汤随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等10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崔某某,女,39岁。1995年5月10日就诊。因居处阴暗潮湿而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曾服抗类风湿性及激素药物,病情重时轻。就诊时见面色青紫,气短乏力,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固定不移,晨起、遇寒、气候变化均有所加重,双足趾关节疼痛不肿胀,步履稍难,舌质淡红,少苔,脉沉迟无力。证属肝肾亏虚,风寒湿之邪流注关节,治以补肝肾之虚,温以散寒,祛风止痛。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桂…  相似文献   

17.
李思吟 《内江科技》2013,(12):133-133,112
<正>干燥综合症是一种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它风湿性疾病。会累及到患者的其他组织、系统,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提供以及关节、肌肉等组织,具有多种自身抗体,因其病理特点,造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淋巴细胞对外分泌腺(主要是唾液腺、泪腺)的浸润,使腺体正常结构受到破坏,分泌功能下降,造成口干、眼干、无泪、异物感、进干食困难、牙根发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五味甘露药浴治疗类痛风病的疗效研究。方法选择天峻县藏医院药浴科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口服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五味乳香丸,二十五味驴血丸,并嘱病人调节饮食结构的基础上以五味甘露汤药浴,2次/d,8d为一个疗程。结果在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显效的有17例,占总数的28.3%;有效的有34例,占总数的56.7%;无效的有9例,占总数的15%,总有效率达85%。结论五味甘露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最佳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小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平;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症状消失的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关节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休息痛评分、握力水平、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RF滴度;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症状消失的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休息痛评分、握力水平、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RF滴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指数、压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休息痛评分、握力水平、C反应蛋白、血沉以及RF滴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小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具有表现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我们于1999年8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药清庭尪痹丸(相传为清朝宫廷秘方)内服,多功能直流电黄藤合剂导入并配合矿泉浴(我们称做水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8例,并与口服芬必得正清风痛宁对照组60例进行随机对照,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制定的标准。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16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8例,其中男43例;女65例;年龄平均48岁,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