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Hong Kong) 公立小学小学英语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官方规定的课程在香港各个公立小学里开设已有一段历史。在公立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学生通常为5—6岁),也有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们通常年龄为3岁)。学校对英语课的课时安排为:一至三年级每周上8节英语课,每节课为35分钟;四至六年级每周上9节英语课,每节课为35分钟,一年共有180—210小时。在香港的公立小学里,约有3,657人是专职英语教师,约有3,998人是非专职英语教师,学生有461,911人。约有  相似文献   

2.
《北京教育》1999年第10期刊登了北京市宣武区新世纪实验小学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实验。即在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课程计划中增设了计算机和英语课 ,采取打破过去统一的40分钟课时制 ,根据课程特点与教学需要实行了长短课相结合的方法。其做法是 :第一 ,保留部分原有学科(语文、数学等)每课时仍安排40分钟 ,即长课。第二 ,将思想品德、健康教育、音乐、美术、手工、劳动、自然、社会及科技活动课等学科课时压缩成30分钟1节课 ,即短课。第三 ,将短课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用于增设英语、计算机课 ,全校各年级计算机课增设到每周每班2…  相似文献   

3.
教学时间别太长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不应过早剥夺儿童无忧无虑地游戏的乐趣。俄罗斯儿童入学年龄为7岁或8岁,具体由家长决定,但至少应在9月1日前达到6周岁零6个月。应由心理?医疗?教育咨询组确定儿童是否已作好入学准备。入学对儿童来说是心理和体力上的极大转折,应逐渐适应。一年级学生每周上学5日,课时都安排在上午,每课时不超过35分钟,每天不得超过4节课,第二第三节课之间安排40分钟以上的课间休息;第一学季每日只安排3节课。对一年级学生不布置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不记分。在第三学季中间安排1周春假。二年级起,每课时35分钟,分班课、…  相似文献   

4.
前学期,我们从十一周的11月11日开始到十九周的1月4日为至,对四(2)班六位学生的听课效率进行了调查测定,一共听了五节课,取得了三十个数据。现将调查的情况归纳如下:一、调查目的:找出数学课四十分钟中,学生注意和情绪稳定的时间和变化情况,为课堂数学重点和难点的安排,为用最经济的时间,取得课堂教学的较好效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1.本研究设想:告诉学生编一般应用题的结构规律,使学生懂得并掌握编制一般多步应用题的过程,会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为此,选择三年级"应用题"教材进行比较实验.2.在恒丰路小学三年级组中选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进行前,对两班学生进行基础测定,选出成绩较好的、成绩一般的和成绩较差的各六对学生,组成两组,共36名,准备在实验中进行比较.教材选用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第二章第二节"应用题".教学时间两个班都是安排在10节课内完成.例题安排上作了一些变动.  相似文献   

6.
中等师范学校写字课的开设由来已久.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每周一至六日正式上下午课之前,学校安排二十分钟的写字时间,让学生自行练习毛笔字或者钢笔字.这种做法沿袭了相当长的时间.最近几年来,很多学校又在这每天二十分钟写字时间的基础上,又为学生安排了学制一年,每周一节,大约三十六个课时的正式的写字课.但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无论翻开哪一时期.哪个部颁、省颁的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大纲,以及各地市州自行研定的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能力培养序列,中间都找不到关于“写字”或者“书法”的章节.  相似文献   

7.
<正>小田的拜访寒假,学生小田来家里看我。十四年前,小田上小学六年级,我是六(1)班的班主任,上六(1)班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程,兼任六(2)班英语。那个时候,我还跟校长主动请缨成立了文学社,创办社刊,每周面对3~6年级喜欢写作的学生上一节写作课。小田是六(2)班的学生,又报了写作兴趣课,于是,我俩就结成了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借国家公派汉语教师机缘,笔者有幸深入澳大利亚圣诞岛区域中学课堂,听这里的英语教师上课——希望从中汲取有益于我国母语教育的经验. Peter老师是该校九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二年级)的英语教师,从教近四十年,他的足迹遍及澳大利亚各洲及香港地区.这里的初二学生每周有四节英语课,每节课55分钟.Peter所教的这个班共16名学生,其中华裔8人、欧洲裔7人、马来裔1人.我来到这里时正赶上他们学习“如何阅读小说”.  相似文献   

9.
熊振鸿 《今日教育》2013,(10):70-71
今天第一节语文课是我与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个班的语文课分别安排在最后两节:第三节在高83班,第四节在高79班。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目的培养儿童科学概括能力是小学自然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自然教学内容中,儿童的科学概括能力有什么特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儿童概括能力有什么差别?这是小学自然教师上好自然课所应当了解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二、调查方法以一所普通小学的一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486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年级1个班,其它年级均为2个班。该校从二年级开设自然课,其中二、三年级每周1节课,四至六年级每周2节课。  相似文献   

11.
卡拉姆津小学位于艾斯堡市,是一所包括学前班和1~6年级的小学。学生们6岁上学前班,7岁开始上一年级,以此类推。我们共有13门必修课,并这样安排:每周1节音乐课;英语、体育、艺术都是每周2节;每周4节数学课,5-7节芬兰语课;每周2节教学生们工艺与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2014年在六年级(2)班毕业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英语课上,我本来打算应付一下这节课,不一会儿,就有三五个学生在说话了,有的做语文或数学作业,有的在互相写毕业留言,有的……认真复习英语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我心想,反正这是最后一节课,就随他们去吧,过完40分钟,我也解放。说实话,这个班基础很差,纪律很乱,在全校是公认的最差的班级,每次上课基本上是我上我的课,学生想听就听,不想听的就自己玩自己的,只要不是太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下旬,笔者去一所山区小学执教了一节六年级的英语课,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 A Let’s Talk。这节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小学每周七节课外活动时间内,留一节作为“科技活动”时间.根据这个精神,我校设置了科技活动课.按每周一课时计,一个五年制小学毕业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将接受181课时的普及科技知识教育,包括:制作80课、实验34课、观察32课、讲座35课.开设科技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有利于及早发现和培养科技幼苗.为了开好这一门课,我们选用了重庆市教育局、重庆市科协编写的“小学科技活动教材”.这套教材中每个年级的内容都包括:制作、讲座、实验、观察四个方面.以四年级为例,我们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5.
上好复习课,不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牢固掌握,而且能使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复式班的复习课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还必须根据复式班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教学线路,设计动静搭配和自动作业。我们试把一堂两复式班的语算异科目搭配的复习课设想如下。复习课的内容:四年级语文是部编教材八册六组重点训练项目《静态和动态》;二年级数学是部编教材第四单元《应用题》。四年级语文确定为横向重点。备课时先备语文后备数学。备二年级数学时,要先纵后横做到纵横兼顾。也就是说二算的自动作业份量,动、静时间的支配都受到四语的制约。下面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同时也为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在高一年级搞了一次化学对比试验教学。四名化学教师,分别在高一年级的四个班,就同一教学内容上一节试验课。对比教学的内容是:高一化学乙种本第一章第四节中“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课前各人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按教材顺序讲授的,有的则打乱了教材安排的顺序进行讲授;有按教学常规进行教学的;也有打破教学常规进行边讲边实验的,四个人的教法各有千秋。以下就着重介绍一下两位老师的化学课的教学特色。有一位老师授课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而是从  相似文献   

17.
搞好摸底工作我校今年的初一年级新生前六个班学生的语文、数学两科总分为一百七十七分以上,后两个班总分在一百七十七分以下.我们摸了三方面的底。 1.摸学生知识底。上新课前,用市里统一印发的小学数学题进行了摸底测验.结果前六个班中,最少的有七人不及格,最多的十二人不及格;最高分一百分,最低分二十几分.各班平均在六十分左右。其余两个班不及格的达三十人左右。 2.摸小学数学教材的底。我们了解到  相似文献   

18.
一节课有的上40分钟,有的仅上20分钟,说说唱唱、蹦蹦跳跳,轻松愉快学英语。这是记者近日从青岛市四方区教体局举办的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看到的一种全新的英语课教学方式。据了解,这种更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大小课结合的方式,目前已在青岛市四方区所有小学推广,青岛市70%以上的小学也将随之开始应用。 早在一年前,青岛市四方区就开始在部分小学试验英语课长短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学期全区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全部采用大小课结合的方式。大小课结合的英语课每周在第一节大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解课文大体内容,让学…  相似文献   

19.
武宁路小学是课程教材改革第一轮试验的学校,自1991年以来,该校积极探索低年级数学课实验20分钟小课的教学经验。在实验中,该校教师从教材实际与教学要求出发,感到二年级实验20分钟小课在某些内容中有一定困难,因此,尝试了大小课结合的办法。在安排课表时,作了妥善安排。通过实践,这样安排解决了有些内容20分钟时间不够与时间的搭配问题,又使二年级向三年级上四十分钟大课作好了逐步过渡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贲友林 《江苏教育》2007,(20):37-38
有联系,有区别近日听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课中有这样一个游戏:(游戏设计的蓝本是四年级上册牛津英语第59页的内容。)我首先想到的是,英语教材在四年级上册已让学生根据3的倍数特征作游戏,而数学课,直到四年级下册才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