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冬钓菱塘     
柏名荣 《钓鱼》2004,(24):30-30
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植于泥,叶生水面,叶片呈三角形,边缘有锯齿状角,花白果实富含淀粉,可食用,外表有紫色、红色、绿色、深褐色,种类有红菱、乌菱、三角菱、八角菱。菱角的生长过程始于仲春,盛于夏秋,谢于霜降,腐烂在立冬与小雪的节气之间。菱角为江南水乡常见的水生草本植物,只要有水的地方大都会有菱角的存在,夏秋季时由于菱角生长过于茂盛,挤占了大量的水面,使钓者无法下钩,即使勉强可钓也会因水下盘根错结的茎杆太多而挂底,所以夏秋季节钓菱塘是件很麻烦的事,加之鲫鱼有菱角秧可食,即使能钓鱼获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王大禄 《钓鱼》2004,(24):24-24
一般认为,除精养池外,隆冬不好钓鲫。其实也不尽然。笔者认为,只要把握好隆冬鲫鱼活动规律,注意出钓天气,精心选择钓点,钓法得当,一样可获丰收,甚至超过春秋“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3.
范宁 《钓鱼》2004,(23):41-41
不同的鱼情、水情及复杂天气情况下该选用何种鱼漂 一、气候适宜、温度适中,应该选用何种鱼漂?在这种条件下,本应对鱼漂的选用并无太多讲究。一般质量或号数适当的鱼漂均可使用,但若要钓得快、钓得多,选一支更为对路的鱼漂或许对你会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鸿兴 《钓鱼》2004,(24):19-19
在2004年《钓鱼》杂志第13期上刊登了张铨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对剩余浮力认识》。其中第一段的结论是:两只粗细相同的漂尾(无论空心、实心)在相同的下拉力作用下,位移是相同的。就这个问题我想同大家探讨一下,目的和广大爱好钓鱼的朋友交流、学习。同时更期望能得到大师们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庄年 《钓鱼》2004,(24):23-23
冬天已到,北国的气温已经是零下几度,北方的钓友已难钓到鱼。河面上冰层还较薄,想要冰钓还为时尚早,只能干忍着钓鱼的瘾了。但西北以及南方的部分地区,仍可以钓到鲫鱼。这些年南方、北方冬钓鲫鱼的通常方法是池钓大多用悬坠钓,细线小钩,多用关东钩,使用红虫、蚯蚓作饵钓鲫.在江河、鱼塘中野钓(半野钓)大多用6米、7米或10米长的钓竿在深水区钓鲫,因水温低,大鲫鱼往往藏在深水中过冬,鱼儿不太喜欢活动。这类常用的钓法收获时好时坏,甚至还有可能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相似文献   

6.
赵巍 《钓鱼》2004,(23):13-13
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许多鱼都回游到深水中过冬,除鲫鱼尚在进食外,其它鱼都潜伏水底不动了。  相似文献   

7.
张铨 《钓鱼》2004,(23):12-12
冬日的寒冷挡不住钓鱼人的热情。我喜欢冬钓,因为冬钓既有特色,又有不同寻常的乐趣。冬季天气的特殊性决定着垂钓的方方面面。就这个问题,我粗略地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任志新 《钓鱼》2004,(24):18-18
江南的深秋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凉爽宜人,稻谷低垂即将收获,钓鱼人又迎来了第二个垂钓旺季。按这里的规律,凡有鲫鱼的水域,此时都会开口咬钩。但今年的鱼情不太好,几个双休日到“老根据地”野钓的成绩都不理想。十月份最后一个双休日即将到来,打算第二天骑车去20余公里之外的杭州湾新开发区内已废弃但尚未填平的老鱼塘过把瘾。下午2点,打手机给崇寿的王林龙钓友询问鱼情,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曲奎强 《钓鱼》2004,(6):46-46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们采用在不改变钓目的情况下逐渐增大调目的方法做如下实验:设单饵重量为2目,双饵可以压在4目的标尖,当调0钓2时,4目饵重加相当于2目的钩重由池底承担,鱼吃饵的力量必须克服上述6目重量鱼漂才会有动作,钓组的状态属于较迟钝.增加调目变成调2钓2,鱼吃饵只需要克服4目的饵重鱼漂就会产生动作,此时钓组不灵不钝:增加调目调4钓2,一饵重由鱼漂承担,鱼吃饵只要2目饵重,  相似文献   

10.
张世才 《钓鱼》2004,(22):25-25
“一场秋风一阵凉”。入秋以后,气温、水温开始下降,此时鱼较肥美,喜成群游弋,较为好钓。我常借鉴钓鱼谚语,指导秋钓往往都是得胜而归。下面就是我秋钓经常运用的一些谚语:  相似文献   

11.
张炎冰 《钓鱼》2004,(24):22-22
学“台钓”都是从调4钓2开始,但现在不同了,11目的标尖调5目或6目,钓3目或4目.15目的标尖调7目、8目,钓5目、6目。标尖长度变了调目也随之“长高”,然而调目和钓目相差两目的格式被延续下来,并成为浮标调整的入门手段。  相似文献   

12.
衣善新 《钓鱼》2005,(10):19-19
几年来,《钓鱼》杂志上一直在争论调4能不能钓6,正方反方观点完全对立。表面看来,这是死钻牛角尖的“抬杠”,实际上,这是一场怎么样认识调目、钓目、怎么样调漂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3.
冬钓一二三     
刘汉初 《钓鱼》2004,(24):26-26
实践证明,温度是影响鱼类最重要的因素,气温水温低往往是冬钓成功与否的关键。按照气象学季节划分的标准,不同地区气候平均气温摄氏10度以下为冬。入冬后,自然水域中的鱼多数趋于冬眠或半冬眠状态,除了鱼密集度高的养殖场和个别地理位置优越的塘库外。很难有好收获。但是能吃苦耐劳的钓鱼人,仍然不时地跨出家门,走向大自然,在凛冽的寒流中领略“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滋味。他们这样做的动因和要领,可以简略地用一二三四来注释。  相似文献   

14.
文子 《钓鱼》2004,(23):33-33
我国地处北半球,大部分国土属于温带,又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常年影Ⅱ向我国的是季风气候,它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天到了.从太平洋上吹来的东南季风与从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由南往北推动温暖湿润的“春姑娘”向祖国的北方姗姗移步,她走到哪里,就把暖意带到哪里,同时也带来了丰沛的雨水,当然也把乌语花香带来了。  相似文献   

15.
符荣财 《钓鱼》2004,(23):16-16
悬坠钓给人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调漂方法,它的先进性在多年的实钓中一直被钓友们认可,就连一些老钓手,至今仍抱住调四钓二的公式不放,经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正确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鱼漂,正确对待调四钓二,切勿死搬硬套。现在市场上的鱼漂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漂尖、漂尾、漂身的粗细、大小、长短均不同。如何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钓组,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16.
罗吉它 《钓鱼》2004,(23):46-46
只一会儿工夫,湖面上就出现了马易的,快艇向码头驶来了。停靠稳妥后,人们发现那大乌鱼己肚皮朝天,气息奄奄了。曾总叫小于负责组织人把大乌鱼弄起来,然后把他的设想向马易简单说了说。马易挺能领会领导意图,去取了摄影器材回来,已然心中有数。遂如此这般的向曾老总作一汇报。曾老总马上点头认可,吩咐”由你全权负责组织照像和对外宣传,放张特大的挂在公司接待处的宣传橱窗哦哦,不,不,最好再放张稍小点儿的挂在卖钓鱼票的窗口左边,右边挂‘巨奖7777元’的广告一”  相似文献   

17.
李哲 《钓鱼》2004,(23):42-42
串钩钓组 串钩钓组,即用抛竿、鱼线轮、串钩、铅坠、连接器等钓具组成的钓组。该钓组的使用是在使用炸弹钩无效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钓法。它的优势是一根主线的钓钩上可分在不同泳层的水体中。施钓的适应面较广。很多使用串钩钓组的钓友,都曾有一副串钩中多鱼的经历。常有同一个钓组,上面的钩上了个翘嘴鲌鱼,中间的钩钓上了鲫鱼,底钩钓上了黄颡的事发生。当然,串钩能钓获的鱼类,不仅是上述的几种;  相似文献   

18.
柳树仁 《钓鱼》2004,(23):20-20
读了《钓鱼》杂志今年第17期上的文章《鱼漂的调、钓变化与中鱼率》(也还有其他一些文章,如关于两个实验现场的讨论、关于剩余浮力的认识等)后,有些感想。一是关心钓技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有勇气提出不同的见解,研究之风日盛;二是研究细致八微,例如细到调5钓3和调4钓2的微小差别及原因探讨。我想,这种良好风气既是对钓鱼事业发展的促进,又是钓鱼事业兴旺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也来助助兴,对该文涉及到的一个具体问题谈点个人见解,供众钓友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手线钓黑鲷     
邵进成 《钓鱼》2004,(23):36-36
黑鲷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属近海洄游性杂食鱼类,摄食水层广泛,食谱较广。钓取黑鲷有很多种方法,总的来说有岸钓与船钓两种。新兴的浮游矶钓法就是典型的岸钓方法之一,但是任何一种钓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浮游矶钓顾名思义是站在礁矶上垂钓,水深在8米以内较为适用,10~30米的深水区则不便应用。因为浮游矶钓多使用轻型咬铅,下水速度缓慢,即便在短暂的平流期能够到达钓层,时间却也不短。而在涨潮、落潮期间,  相似文献   

20.
李哲 《钓鱼》2004,(22):42-42
钓组,指由钓竿、主线、钓钩、铅坠、鱼漂等钓具组成的能够直接用于垂钓的钓具组配,主要有炸弹钩钓组、串钩钓组、飞钩钓组、浮钩钓组、水怪钓组、贼钓钓组等不同的钓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