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韬奋去世以后,周恩来"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此"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认可.韬奋出版奖和韬奋新闻奖的设立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 向"模范"学习,就应该以他为榜样,做好我们的工作,而不能仅仅是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把他捧出来,行礼如仪地"纪念"一番了事.作为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编辑记者.如果真想学"模范",做"模范",最起码应该读一点韬奋的书,多少了解一点韬奋的生平和思想,懂得一点什么是韬奋精神.  相似文献   

2.
湖北日报编辑部专题召开见习记者座谈会,听你们谈体会,说认识,提建议。你们充满朝气,思想活跃。你们选择了走记者这条路,毅然决然,正像刚才有年轻同志讲的,要以此为荣,乐此不疲。我也作个发言,主要与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艾丰谈记者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6月 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记者艾丰先生,其中他对记者成才的一些看法,坦率中肯,是以个人的切身感悟作答,尤使我们在他朴实的话语中收获一种理性的思索。 知识、能力和素质   艾丰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人的本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知识,知识表明他知道什么;第二部分是能力,能力表明他会做什么;第三部分是基本素质,这是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他认为对于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不能不强调这三点。   “记者就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你在广泛的领域作战。”艾丰用十分肯定的语…  相似文献   

4.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成为人们永久的伤痛和记忆。这次地震不仅显示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强劲实力,也检验了一线记者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5.
阿魔 《视听界》2007,(5):4-4
今天的一个聚会上与一个做企业的朋友谈到时下某些记者的种种无良时,他一脸无奈,问我如何看待?我告诉他和我共过事的人都知道,我对出卖上身的文人的深恶痛绝更甚于那些出卖下身的人;后者或可同情,而前者则是良心坏了。  相似文献   

6.
7.
穆青同志是当代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他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已长达六十春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作品,始终紧扣时代,紧贴人民,成为时代的号角,人民的知音。所以,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其影响之深远,为我国新闻史上所罕见。穆青的新闻生涯,显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成才的普遍规律。他是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学习榜样,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9.
石璟 《当代传播》2005,(6):93-95
19世纪末,调查性报道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报道形式开始在美国报纸上运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则属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60分钟》因其对社会问题的细致调查和深入分析,成为美国闻名遐迩的名牌栏目,自此彻底打破了电视媒介不能做调查性报道的观点,赋予调查性报道以新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话语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批有责任感、使命感、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电视节目创作者经过《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几年来的成功实践和历练打造, 在1996年5月推出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作为一块试验田,《新闻调查》不负众望,高质量地完成了发端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栽培,使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中国以鲜活的方式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0.
李谦 《中国广播》2008,(10):81-82
97天,奥运火炬在祖国的106个城市进行了传递,全国140家电台的记者共同携手,在联盟的平台上完成了中国广播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者联动报道。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舆论监督不仅是新闻媒介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记者的一项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说:“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记者的工作,一头系着党,一头系着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党和群众认可的报道,新闻舆论监督才有威力。”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修养是指思想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修养,专业技能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这些方面的修养对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至关重要。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要想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就要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人格力量不同于一般干部,更不同于一般群众,其人格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格方面,新闻老前辈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等人是我们每个记者学习的榜样。他们认为,作为一个记者,必须同普通的老百姓交朋友,同广大的采访对象交朋友。纵观范长江同志的一生,从他作为民主的进步记者到成为共产主义的党员记者,甚至担任了国家新闻总署副署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后,仍然坚持平易近人的作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1946年,范长江到了解放区,曾经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作过一次《论人民的报纸》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我…  相似文献   

14.
15.
新闻工作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在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起到联系、沟通的作用,所以,被形象地比喻为纽带和桥梁。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理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但是,现在有些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作风飘浮,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于这些记者,群众有生动的比喻: “嘉宾” 型记者:热衷于赶场子、端杯子、拎袋子,忙于亮相、应酬,却忽视了真正的新闻线索; “秘书”型记者:被动地跟在领导后面亦步亦趋,满足于听汇报、抄材料、罗列数字,而不是千方百计到现场采访; “作家” 型记者:自以为“秀才不出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4月,湖北省京山县“佘祥林杀妻冤案”成为全国瞩目的新闻。有一篇题为《省高院刀下留人避免错杀佘祥林》的报道引起读者质疑:既然湖北省高级法院能从“口供中有四种作案经过,五种杀妻动机”中感到疑点重重,将该案发回重审,为何不能直接纠正这起冤案?  相似文献   

17.
平日里,“记者的素质”一向是倍受我们关注的话题,但你一定不曾想过,假如有一天,当你同样置身于战争状态时,当你的生存权随时都可能被刽子手血淋淋的挑战剥夺时,你将如何胜任你的本职工作? 整整78天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终于告一段落,78天里,北约先后动用1000多架飞机,倾泻了13000多吨炸弹,摧毁了南联盟的铁路、桥梁、工厂、学校、电视台……造成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尤其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如何成才,是新闻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最近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可以说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素养,促进其成长和成才的一项有效措施.在探讨新闻工作者成才问题时,穆青的记者成才观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正在实施激励机制,鼓励新闻工作者到基层去。因为基层是记者成才的沃土。每位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工作的作为大与小,同他们深入生活的深与浅是紧密相关的,采访的深度,决定写作的厚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适用的。我们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业绩来丰富充实新闻报道内容。新闻界的有识之士,都是把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看作是记者  相似文献   

20.
南振中同志的《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又一次引起我对“成才”问题的思考。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人愈多,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成才”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是“歪才”。我这一生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可惜最终未能成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做人的问题上没有过关。年轻记者在做人的问题上,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