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一生游历祖国山河,足迹几乎及于大半个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文化给予李白不同影响,形成了李白诗歌风格多样化。描写、讴歌黄河的诗篇,使他的诗风显示出壮浪纵恣、豪放刚健、气象博大的鲜明特色。李白是古往今来抒写黄河意象最为成功的诗人,他对黄河意象的描写,成为这个题材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2.
    
水,无色、无味、清澈,是生命之源. 李白有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天水.天水孕育了中华民族. 我赞美天水. 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暗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是由于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不断输入活水.一切事物不断更新发展,才能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开明开放的盛唐时期 ,李白诗歌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个性 ,我们可以从豪放、豪爽、豪勇、豪杰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欣赏。一、李白诗歌中豪放和豪爽的艺术个性在李白的诗歌中 ,最能够体现李白豪放和豪爽性格的 ,是他的《将进酒》。你看诗的第一句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一诗句写黄河之浩荡水势的铺天盖地 ,一下子犹如暴雨倾盆泻地 ,汇成巨流直奔东海 ,气势宏伟。在这里 ,李白借黄河之壮景抒诗人之豪情 ,所抒发的豪放之情感是 :一个真正的人 ,他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 ,就应该像那奔涌的黄河之水一样 ,在人世间尽心而…  相似文献   

4.
打开大唐的诗库,李白的诗篇超凡脱俗,他的许多名篇都离不开山水,而山水的灵气和大气就是李白的诗魂。可以说,没有山水就没有李白的名诗和名气,也就没有浪漫的李白。大唐繁荣昌盛,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李白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尽情地漫游。李白借助山水抒发了豪情和壮志,排遣了郁闷和孤独,表达了乡思和友情……李白生在唐代,他没有白活,他用浪漫的足迹把大唐的山水都写成了千古流芳的好诗,辉煌了中国的诗坛。  相似文献   

5.
[小引]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般人都认为“黄河远上白云  相似文献   

6.
李白三入楚州征实许嘉甫,许玮李白一生中到处漫游.长河上下,大江南北,曾经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有些冲要之所.形胜之区.他还频繁往返.数度留连。仅淮南道楚州一隅.尝亦三至焉。而宋代薛仲邕及清代王琢崖两种《李太白年谱》.皆不之及。晚出的黄锡《李太白年谱》,于...  相似文献   

7.
漫游是盛行于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中的一种普遍风气,几乎所有的盛唐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而其中尤以李白为甚,李白一生都在漫游中,其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无止境的行旅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高傲的个性使然;热爱自由的天性;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傲世青莲     
薛君 《高中生》2015,(10):19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摘自李白《将进酒》一枝青莲,摇曳在盛唐的水波中,他笑傲王孙,蔑视权贵,豪放激昂,不满世俗,饮酒赋诗,纵情山水。自古以来,有谁能像他一样潇洒自如,又有谁能像他一样飘逸洒脱?他,正是青莲居士——李白。李白自懂事的时候起就呼吸着青山绿水的芬芳,从小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在蜀江碧水中欣赏到不事雕琢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君  相似文献   

9.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他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不知道,中国有一条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是啊,怎么不知道呢?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的两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简直成了千古绝唱,它那让人心惊胆战的宏大气势,让每一个哪怕从来没  相似文献   

11.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唐代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诗其人确实都洋溢着一种魄力宏大、无拘无束的豪放之气,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豪放包含着他豪放的人格和气质,并与他豪放的诗风和诗情相映照,共同组合成为一位血肉丰满、异乎寻常的布衣诗人、人民诗人.李白的豪放主要可以概括为以情抒豪,以景兴豪,以酒助豪,以仙赋豪,以长句写豪,整个地展示了情感性诗人的艺术精神和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师: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生:华夏儿女。生:炎黄子孙。师:不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生: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所以应是黄河两岸。师:你说得非常正确,(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像)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  相似文献   

14.
断流的黄河     
曾几何时,我在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里领略了黄河的磅礴;曾几何时,我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感受了黄河的壮烈。在我的印象里,黄河应是咆哮的,应是猛烈的,应该是悲壮的。它应该宛如千军万马一般奔流不止 然  相似文献   

15.
<正> 浩浩黄河,上溯巴颜喀拉山。下接黄海,其间流程万余里。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流势之猛,谁可匹敌?任九曲连环,三门险隘,它向东之志不改,扑向大海不回头……。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的话。那么应该说:不唯其它战线上的英才人杰具有黄河的性格,成人教育战线上的许多新兵宿将,也同样无愧为黄河的子孙。  相似文献   

16.
1.关于李白《将进酒》的两个"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李白诗歌名篇《将进酒》开篇的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生活中度过的。因此,要研究李白的诗歌,就不可不对其漫游生活给予特别的关注。本文试就李白漫游生活的背景、经历,漫游生活的物质基础及漫游生活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作一番探讨,阐述漫游生活对于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对全面地认识李白、评价李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性格即命运。作为“诗仙”,李白天性浪漫,恃才自傲。仙风道骨,英风盖世,豪气干云。他的气质、情性、意志、诗风,乃至一生的悲喜哀乐,都与他独特的个性相联系。在诗的宇宙中,作为天纵之才,勿庸质疑,他是一只挟天风带海雨的“翻动扶摇羊角”的大鹏。而在政治上,他却“识度甚浅”,违背“当行本色”。性格脆弱,无宰相之识而抱宰相之志,是李白的悲哀。命运注定:李白只能成为超一流的诗人,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大政治家。  相似文献   

19.
考察“魂”与“魄”及其相关的复合词在李白诗歌中的用法,可以看出,李白诗歌中“魂”与“魄’’作为对义词而决不混用,李白对“魂”与“魄”的使用既严格遵循上古汉语的用法,又体现出他的道教信仰,由此诠释了道家用“精魄”一词表达构成生命物质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我畅游在书海中,感受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激荡的情怀,领悟到他怀才不遇的深深的愁绪以及他“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强烈的自信心理,时而又体验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空寂与悠远,两种不同的感情荡涤心扉,我不禁大呼“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