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食”、“色”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也因此而深入人心。但是为何猪八戒就应该被赋予“食”、“色”特性呢?为何必须是被赋予了“食”、“色”特性的猪八戒才应该出现在取经队伍之中呢?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意象”的阐释出发,结合《西游记》文本的成文背景,探析与解答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光明日报》载文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宏大的神话小说,师傅唐僧和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曝光率较高的主要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在解析、评点《西游记》中,存在着一种抑师扬徒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光明日报》载文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宏大的神话小说,师傅唐僧和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曝光率较高的主要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在解析、评点《西游记》中,存在着一种抑师扬徒的现象。赞美孙悟空的文章汗牛充栋,而担负西天取经神圣使命主角的唐僧却成了迂腐、懦弱、是非不清、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它以唐僧西天取经的传统故事为主要题材,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开拓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的新领域。《西游记》在塑造神话人物形象方面的杰出艺术成就是采用了物性、人性和神性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创造了一批神话人物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白骨精等等,往往既有神性或魔性,又有人性,还有物性,作者把这三者结合得很好,因此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这里,笔者以猪八戒为例,着重分析这种艺术手法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论孙悟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浪漫主义神话英雄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在他身上,集中地表现了作品的战斗主题和作者的社会理想,流露出全书进步的思想倾向。《西游记》实际上是孙悟空这个神话人物的一部英雄传奇。所以,如何分析评价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的社会内容和典型意义,是正确理解《西游记》全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苏祖祥 《教师博览》2022,(29):27-30
<正>一猴子的文学性与科学性孙悟空这只猴子,神通广大、本领高强。我们知道《西游记》是在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但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则是出自小说家的想象与虚构。小说家的想象与虚构,就是艺术的关键元素。说起艺术,大家可能会觉得它高深莫测。但我们看过《西游记》之后,就觉得艺术其实离我们也没那么遥远。  相似文献   

7.
孙悟空和猪八戒是《西游记》中两个奇特的文学形象.就其本质而言,孙悟空是一个以神猴面孔出现的人.他活泼、顽皮、乐观、自信,对神佛桀骜不驯.猪八戒不仪具有猪的特征,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是一个旧时代小生产者的典型.作者用滑稽诙谐的手法塑造了这两个形象,并深刻揭示了神佛和妖魔之间的关系;妖魔依赖神佛,神佛需要妖魔.因此,孙悟空、猪八戒的抗魔斗争,也是对神佛的间接斗争.  相似文献   

8.
作为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命名,大都是作者凭其丰富的想象力,依故事情节的需要所赋予的。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的命名,隐含着一定的寓意。  相似文献   

9.
杨世英 《高中生》2010,(28):18-18
作为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命名,大都是作者凭其丰富的想象力,依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所赋予的。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位《西游记》中的人物的命名,隐含着一定的寓意。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以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为演义线索,塑造了仙界被贬饱受磨难的金蝉子、大闹天空的孙悟空、借酒调戏嫦娥的猪八戒、失手打碎琉璃盏的沙和尚等一系列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从而使这部神话作品始终洋溢着韵味隽永的文化旨趣。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是老少皆宜的传世名著。作为一部以诙谐性主要艺术特色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创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猪八戒是他们当中仅次于孙悟空的第二号人物。猪八戒有着奇特的经历,原贵为掌管天河的天篷元帅,因为酗酒戏嫦娥被贬人间,又错投猪胎成了黑猪精,经菩萨劝化,成了追随唐三藏西天取经的二弟子,修成正果,为净坛使者菩萨。猪八戒有着复杂的性格,既有取真经成正果之愿,又有世俗生活之恋;既憨厚老实,常遭戏弄,又狡黠顽皮,好搬弄是非。可以说,若没有对猎八戒这个喜剧形人物的传神刻画,《西游记》的  相似文献   

12.
早期西游文学文本以至百回本《西游记》中猪八戒之“妻”有三:裴海棠、卵二姐、高翠兰。这三个形象的设计分别植根于不同的文化渊源,具有各自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情况下的艺术匠心。但一贯地都主要服务于猪八戒典型形象的塑造,即作为猪八戒欲望的对象,以成就猪八戒为世俗“好丈夫”、“好女婿”形象,尤其是帮助突出了猪八戒“有顽心,色情未泯”(第一百回)之为“色”所累者的本性。这一本性是八戒修行学佛最大障碍,却是他作为文学形象最根本的性格特点。至于从《西游记》两写猪八戒“倒踏门”的无所顾忌甚或以为得意,推断其《西游记》的作者不象是父为赘婿的吴承恩,虽不自本文始,但其作为《西游记》作者非吴承恩的内证,却是再作强调而决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游记》小说的广泛流传,孙悟空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符号,但从人性角度看,其所指层面有所缺憾,《大话西游》则从爱情方面给予成功的弥补,从而使孙悟空符号的所指在一定意义上有了变迁,这体现了艺术形象符号“与时俱时”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是明朝中后期崛起的世俗欲望在小说作品中的反映。猪八戒身上贪食贪色等性格特点就是明代世俗人性的一种折射。正是基于此,猪八戒的形象被广为接受。论文将从这一方面来探析猪八戒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我来讲个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眼镜叔叔说。“是《西游记》吧?”孩子们说。“不,不是那个《西游记》中的故事,”眼镜叔叔说,“里面没有孙悟空,也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更没有白龙马。这是历史上真正的唐僧,他一个人去到印度,取了真经。”  相似文献   

16.
张永忠 《成才之路》2011,(9):18-I0013
一、以"趣"激情,寓学于乐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我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夏天中午时,大家都很口渴。唐僧叫孙悟空去摘一些野果来解渴。第一次孙悟空摘了8个桃子,叫猪八戒分,他很快就分好了。  相似文献   

17.
师 :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段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有一天 ,猪八戒听说花果山上的仙桃已熟透了 ,就急忙来到花果山上 ,想一饱口福。可是 ,孙悟空却不买他的账 ,硬要他能回答完几个问题才让他吃仙桃 ,急得猪八戒直叫快出题 ,快出题。只见孙悟空拿出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4个桃子 ,他叫猪八戒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的个数。猪八戒可高兴了 ,他说 ,这有什么难呀 ,每份2个桃子 ,说着就要上前拿桃子。可是孙悟空又要他把每一份的2个桃子再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桃子的个数。猪八戒大叫那是…  相似文献   

18.
自有了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孙悟空这个名字在我国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可是,孙悟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却众说纷纷,意见不一。本文拟就孙悟空的“造反”性质、特点和目的,谈一点粗浅的想法,向专家和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进行了分析,可以使人们了解到:《西游记》打破了塑造人物类型化的模式,使人物性格趋于复杂化、人性化。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西游记》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同学们爱读的神话小说。曾有网站做过一项"四选一"的调查,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几个当中你最喜欢谁?"据说有不少白领女性都选择了猪八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