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慧 《华章》2011,(11)
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传递语言的意义.本文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的翻译角度,讨论如何实现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相似文献   

2.
浅谈汉英翻译中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活动。我们所说的意义相符指的就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相符。  相似文献   

3.
语言翻译的意义不对称性源于语言使用者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表现出语句和意义的差别。翻译的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词汇语句对应,虽然动态上对等或者认知上共通,其文化的内涵多元特性是人们沟通时所应共享的。  相似文献   

4.
承袭语言翻译范式与翻译释义,文本意义铸就语言翻译哲学,即认可并梳理文本中一切可能文本对应,探究其镜射哲学是一种常态.《吾国与吾民》作为一部传递文化的散文体著译,作者双重身份书写了中国文化精髓,互文回译探究还彰显了文本内在的多重哲学风貌.  相似文献   

5.
论文学翻译之"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以作者原意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还是以作品的文本自身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都要求译者采取力图再现作者意图、复原文本意义为目的的“正读”的阅读方式。然而,现代意义观关于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成果决定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具有片面性、历史性、主观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正读”只能是一种理想,“误读”则是文学翻译之必然,也是再创造之基础。译者对原文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丰富了原文文本的意义,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批评者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学翻译之“误读”,因为它使文学意义重建和文化重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圣经》既是一部基督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化宝典,堪称西方文化的摇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功能相符,意义相似",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意义与风格的对等。本文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以《雅歌》的三种汉译本为例,对《圣经》的三种中文译本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晓冰  柳伟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19-121
应用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和理解与解释理论,可以获得对严复的"信"的翻译标准的更深层解读。"信"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忠实原文文本的意义。文本的意义是复杂的、多层面的。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理解无法克服历史的局限性,绝对的文本理解是不存在的。理解的相对性决定了"信"的标准的相对性。"信"的相对性不否认"信"作为翻译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脱离了语境要想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是不可能的,因为脱离了语境,意义本身存在着多义性和歧义性。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文本意义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必须通过语境才能抓住原文的意义。本文通过把语境分成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探讨了翻译中语境对文本意义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传达.而意义的准确传达离不开译者对语境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阐述了翻译中"意"和"境"的关系,认为通过充分解读"境"有助于确定词义、识别文体意义、传递文化意义、领会作者意图,从而将"意"准确传达,因此,翻译时必须重视"境"的析解.  相似文献   

10.
再论翻译的解构主义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海德格尔的"隐退的语言"和德里达的"印迹的游戏"足以引起对翻译的重新考量,他们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提出某种更为理想的转换模式.既然翻译使得差异的延伸成为可能,它就不仅仅是在文本"意义"的层面加以定义.解构主义"利用"翻译去研究语言的本质,同时也提出了翻译自身的本质这样的问题,这对翻译理论家们是极为重要的.翻译的解构主义本质再强调也不为过,因为它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翻译.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是一种语言与另外一种语言的转换。为了能更好的践行翻译实践活动,译者应首先分清楚文本类型,以及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从而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即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时将被译语言所栽蓄的信息呈现出来.所谓信息指语义和民族文化意义,现在翻译单位多以词和词组为主,词由多个义素构成,有些还伴有文化意义,这些信息多蕴含在词义深层,往往被忽略,造成翻译不精确、不透彻等问题.所以翻译时应注重义素分析,同时文化伴随意义也是翻译中应予以重视的意义层面,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信"和"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意义是语言中最复杂的多维实体,具有动态性,其在翻译运作的全程中起着轴心作用,翻译的本质就是语际间的意义对应转换。语境是言语行为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时空条件,具有开放性。微观语境是指词、句、段、文本、篇章等语言因素;宏观语境是指社会、历史、文化等广泛的非语言因素。语境对意义解读具有干涉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原语与译语的语境因素。并对其进行立体整合,全方位解读,进而对意义进行准确诠释。  相似文献   

15.
胡经芳 《英语辅导》2010,(1):182-184
文章针对英汉互译中的省略问题,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省略的意义,并着重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剖析两种语言、文化、认知、时空、读者和文本功能因素,合理解释和归纳了造成省略的主要原因,以此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涉及到与翻译紧密相关的所指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用这种翻译法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文化传输方面对张亦文和Moss Roberts《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就翻译文本内的研究而言,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最为全面,可作为翻译批评标准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译者对文本进行解码和编码的一种双向活动。在处理原文文本时,译者的长期记忆会激发大脑中储存的与文本相关的图式,从而优化译者的解码与编码。在图式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文本的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成功转译,方能使读者正确获取源语信息。  相似文献   

18.
教科书文本有双重意义结构,一是语言文字表面的意义世界,它是有目的的、预先设计好的内容,也是按计划、有组织地来进行实施的,是典型的显性课程;二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世界,它内隐和镶嵌在文本之中,但其"意"却在文本之外,它是教科书显性文本背后的隐性课程,通常借助于隐喻来产生"意义",隐性课程就是一个隐藏在教科书背后的"意义场".这要求我们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应把关注的焦点从教科书语言转向教科书话语.  相似文献   

19.
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看作翻译活动的中心,认为原文具有恒定不变的统一意义,而翻译就是对此意义的线性传递.然而这种原文中心论遭到了解构主义的强烈质疑.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由于中心的缺场,根本不存在统一的原文意义.恰如播种一般,意义在能指转换的过程中(语际、文本间的转换)四处播撒,产生出无穷的语义效果.文章以理雅各、苏慧廉、威利等人的七种<论语>英译本对儒家核心术语"仁"的翻译为基础,讨论了意义在翻译或德里达所谓的"转换(transformation)"过程中的播撒,从而在理论上对重译的必然性以及必要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意义”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这是由翻译的实质决定的。然而随着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要义被引入翻译研究,人们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开始由“中心”走向“边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