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非专业素质缺失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专业素质的内涵及其重要性、非专业素质缺失的危害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以"素质本位"为立足点,改革课程体系与学生考评机制,构建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模式的素质培养方式,促进高职人才全面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志敏  高琳 《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23-25,28
当前世界各国均出现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职业素质本位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在高职老年心理护理课程的教学中,要以职业素质本位为基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来适应素质本位教学理念要求,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创业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高职创业教育是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因高职创业教育的不足,致使创业素质与能力缺失,成为制约高职生创业的瓶颈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适合高职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开展高职创业教育是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因高职创业教育的不足,致使创业素质与能力缺失,成为制约高职生创业的“瓶颈”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适合高职特点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时代、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化以素质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职教育观念要向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以素质为本位职业教育观方向转变,要让高职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创新要求,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迅猛地发展着,为社会培养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培养的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本位构建高职教育。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依据社会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应以能力本位教育为核心,以英语教师能够适应能力本位课程教学改革为前提,突出英语教师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文章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就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英语教师素质结构和优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确立“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价值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高职教育“素质本位”价值体系,探索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理应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确立“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价值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高职教育“素质本位”价值体系,探索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理应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提出发展英语教师"双师型"素质,全面提高英语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正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现行高职教育重视规模发展,忽视了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前提,以文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信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存的知识本位过于显性、能力本位不够突出等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教育理念——职业素质本位,阐述了其必要性、合理性,并就其实施方法提出了建议,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课程构建以及校企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职业素质本位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理念,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确立职业素质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评价方式等路径,实现职业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刘春平 《教育与职业》2008,(15):163-164
高职人才素质培育要坚持能力本位教育的方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以实践教学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8):158-159
当今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和能力与素质的发展联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能力本位"教育观,鉴于此种认识,各国纷纷对教学进行改革,运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对学习者、教师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分析了目前高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田犇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33-235
高职学生素质测评是检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是否到位、能力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现有的素质测评体系存在高职特色不足、测评内容传统、测评方式单一、测评实施缺乏保障等问题。本文从学生的个人发展及社会企事业用人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学生测评研究新思路,探求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学生素质测评体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势必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理念逐渐转变。本文主要阐述了能力本位理念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素质本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实施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晓兰 《高教论坛》2013,(7):117-118,125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而言,近的需求是就业,远的需求是职业发展,因此,高职会计教育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着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本文通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索,寻找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使其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金挺 《职教通讯》2015,(1):61-66
"职业素质银行"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模拟社会商业银行的功能特点,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够实现存储、信贷和兑换功能的一个虚拟银行系统。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借鉴高职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的理念功能,从如何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储蓄体系"、建立"业务操作办法"及开发"运营策略"等方面,提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以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科学有效评价提供参照路径。  相似文献   

20.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构建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本位"教育理念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