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静的春天》是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作者在该书中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笔者试图用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理论挖掘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作家雷切尔·卡森的一部有关生态文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强调了自然是独立存在的,且是具有独自的内在价值.除此之外,作者还抨击了人类想要征服自然,改变自然的传统观念,反对官僚资本为了经济利益而对自然进行的一些掠夺开采,抨击了那些想要一味追求物质主义从而放弃其正常生活质量的社...  相似文献   

3.
《寂静的春天》中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与生态批评的精髓一脉相承。它普及了环保知识,唤醒了环保意识,催生了生态文学的繁荣,不仅给生态批评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生态批评的面世奠定思想基础。因此,它是生态批评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将古典音乐与新世纪音乐相结合的形式慢慢为大众所接受并喜爱,作曲家林海在这种音乐形式的创新中创作了大量作品。  相似文献   

5.
叶溪 《华章》2011,(22)
文章从学习了中国文化养分并扎根自身文化特质的日本的传统文学巨著--紫氏部的<<源氏物语>>谈起,讲到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川端康成的<<雪国>>,粗略地分析了日本文学"从取之于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散文《寂静的春天》表现的生态思想,认为蕾切尔·卡逊在作品中指出滥用化学农药是引发严重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表达了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寂静的春天》是科学话语与散文话语跨学科结合的产物,对中外生态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寂静的春天》被称为绿色经典。蕾切尔·卡逊向人们揭示了泛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失衡。她指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本身也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要反省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尊重生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普通公众的生活和思想意识,使得环境保护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以“艺术中的科学家”的视界审视艺术。她汲取了科学研究中求真与务实的认知方式、质疑与批判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自信与执着的禀赋,使作品达到了审美与科学的完美融合。卡森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文学家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学要有科学的批判精神,文学创作也需要同科学联姻。  相似文献   

9.
韩宗英 《辽宁教育》2023,(15):54-57
跨学科学习下的整本书阅读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以指导阅读《寂静的春天》为例,教师可在抛出问题、共同实践、快乐写作环节分别策划设置适宜的驱动任务,如采访、调研、倡议、撰写颁奖词、展示等,并有效评价学生在上述活动中的表现,从而提高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它既表现出高超的艺术实力,也有最贴近生活的符号背景,是村上以无数真实的都市生活场景贴出的无奈人生,并以此折射出日本战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新一代青年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变化,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殇》和《走向海洋》是两部具有特殊意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中国纪录片从人文化纪录片时期向社会化纪录片时期迈进的20多年来在思想观念和文化追求上的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12.
王维维 《文教资料》2013,(34):16-18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不断尝试将平行分布处理模式应用于语篇分析,在认知模型理论基础上探讨平行分布处理模式能否模拟语篇认知模型,二者结合的好处之一在于可以将语篇理解过程的心理表征外显化,另外还可以确定信息网络结构中各个输入单元相互作用的运动路径。本文运用这种模拟研究,以《寂静的春天》为例,解读其语篇主题。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0,(8):18-20
2010年6月29日,由北京出版集田公司主办的《父母必读》创刊30周年庆典暨21世纪儿童发展论坛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需要,历史课堂教学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教育史研究自19世纪70年代受欧美教育史研究的影响而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教育史学会的成立为日本教育史学界聚集了一批专业的研究队伍,其出版发行的年刊《日本的教育史学——教育史学会纪要》是日本教育史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梳理1957年以来教育史学会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年刊栏目与文章的内容,展现日本教育史研究队伍的专业性、综合性、国际性特点.日本教育史研究创建了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平台,积极承担起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监督责任;扩展了研究的主题与范围,重视教育史史料建设与学术情报分享;持续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探索教育史新的研究方法;积极应对全球化研究趋势,重视教育史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如果每一天走的每一步都像走在红地毯上,我们终究有一天会走上星光大道。如果我们一直像个成功者那样思考,成功终会向我们敞开大门。许多人都渴望成功,有渴望是好的,但如果你一直只是渴望,那么成功将和你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7.
叶宇晨 《黑河学院学报》2023,(6):156-159+181
二战后,冲绳在美军的托管之下,由于美军只重视接收冲绳的土地建造军事基地,美军未采取相应积极的措施促使冲绳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卖春成为冲绳女性为数不多的生存手段之一。之后因预借金的出现,冲绳妇女未能摆脱贫困,反而深受暴力团伙的威胁。尽管琉球政府于1970年已颁布《卖春防止法》,但并没有得到具体实施。日本妇女团体深知冲绳从事卖春行业妇女的艰难处境,便借由冲绳回归日本之际,正式向政府提出在冲绳全面实行《卖春防止法》的请求。此项请求不仅促进了1972年《卖春防止法》在冲绳得到具体实施,也推动了冲绳妇女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自出版以来,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全球视角为人们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打破了中外传统世界通史编慕的局限性。《全球通史》在谋篇布局、结构、研究方法、观点方面有颇多创新,同时也存在抑中扬欧、否认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对弱势种族关注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龚海泉先生主编的《走向新世纪的道德教育》即将面世。这是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的成果 ,也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专著。它结合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及其未来发展对于 2 1世纪新一代知识分子素质的基本要求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及其教育的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 ,从中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与矛盾 ,进而对新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确立、模式建构、内容更新、方法改进、机制运作等方面 ,都提出了富有创新的见解 ,对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 ,对于提高大学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相似文献   

20.
从1964年的《单向度的人》到1969年完成的《论解放》,马尔库塞在这短短的5年之间完成一个“大悲大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与60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连。从悲观走向乐观是一种逐步推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是马尔库塞积极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