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历史事实表明,人类未来发展的生态化必将支配并决定着地球生存的未来,脱离了自然的人和脱离人的自然都是不现实的。文章提出在生态共同体视域下建构人与自然的融合,而要实现这一融合,需要重新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才能改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生态学尤其是人类生态学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和重构。构建生态文明应当突破共同体单一属人性瓶颈,实现其自然转向,将自然纳入共同体视野,重构人与自然间的新型伦理关系和价值关系,以适应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传统文明视野下,人的单一主体性导致了共同体的属人性,进而使得人类的自私本质充分暴露,从而陷入人与自然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在当代文明视野下,共同体应当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内含了人与自然间道德关系、利益关系及文化关系的统一体。实现人与自然在伦理关系上的实质统一、利益机制上的互助双赢、价值旨归上的双向繁荣及文化关系上的和谐共生,是建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面对现实场域中迭现接出的全球生态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个经过特殊定义过的概念命题在现时代应运而生,为纠治低效的生态治理和挽救生态危机提供新的进路。当前新自由主义范式主导下生态治理的主体缺失,以及工具理性驱动下生态环境的价值异化,不断加剧生态灾难的产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进一步印证了人与自然互生共长的关系。在此前提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可作为支援性思想资源,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为生态治理赋能。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当今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的推动器。“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思想贯通了中国优质文化的精神脉络,拓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广度,超越了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现实局限,展现了独特的理论价值魅力。“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思想极具科学性、前瞻性与教育性,蕴涵丰厚的现实价值,能够为建设美丽新世界,加强全球环境治理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凝魂聚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人类的诞生之谜是自然与人双重化的结果,自然提供了发生学前提(本源性),人类的自为、能动性是自我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超越性).在实践的中介下,人类才获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因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之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相似文献   

7.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把生态危机的产生放到近。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且从当代的文化变革中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案。文章系统地论证了近、现代文化如哲学、宗教、经济学、科学技术等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片面的征服自然的文化观,逻辑地证明了片面的征服自然文化观“外化”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进而站在现实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根据全面地对征服自然文化的片面性进行了批判。最后文章介绍了当代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的变革中政治,经济、教育、哲学等方面,从中找到全面确立生态文化观(人,社会的生态化,生态的社会化)是克服生态危机的理想方案。拟分四部分阐述:一、近、现代文化向人们提供了征服自然的文化观二、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征服自然文化观的必然后果三、对征服自然文化观的理性批判四、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  相似文献   

8.
人类必须摒弃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化价值体系及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承认自然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和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树立并强化生态伦理意识,用环境道德来约束和规范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超越了中西方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习近平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命题,不仅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天人合一”的现代性转换,同时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所追求的“和合”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为重新认识、界定法律上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立足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延拓人类观为生态文明法治奠定人性基础,拓展自然观为生态文明法治建立系统思维,发展法律观为生态文明法治汇聚整体性方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命题转化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实践,要进一步补齐生态环境立法短板、以法治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构成和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遵循,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从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生态本体论、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生态认识论、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结合的生态价值论、以社会有机体理论分析自然与社会系统关联性的生态方法论等角度,深刻探析这一理念所蕴含的哲学逻辑思维,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目标、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形态,也是构建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新时代下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共生共荣的和谐社会,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能动相生的共生态,是生态美学的核心内蕴,蕴涵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意味,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现代生态学的哲学基础应该追溯到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理念.近现代西方占主导的哲学思想是"天人二分"及"人类中心主义",这些哲学理念与现代科技进步相结合,强化了人们"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意识.当代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迫使人们通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只有树立"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对"仁"的理解,孟子不同于孔子。从天人关系的角度看,"仁"乃人心,由"心"推出"性",由"性"乃事天,这是孟子的天人关系。孟子又以人性为出发点,谈"仁政",实乃"心政"。由于孟子对于天人关系次序理解失当,加之所主张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当时的现实相距太远,孟子的"仁政"也只能是其心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5.
从原始社会“自然人”到中国三皇五帝时代与希腊城邦的社会结构,都可归属为圆(单圆、同心圆)结构。它们的组合排列与动态演示,都显示了自由、平等的政治特色,也蕴含着“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最重要的"母题"之一。自然和人的关系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探索及人自身认知的不同,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和解释也就不同。人对自然认识的变化,影响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创作。拟以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为主线,探讨这种变化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8.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自然主宰人类的时代,人类敬畏自然;人类主宰自然的时代,人类对自然恣意掠取。这种转变给人类自身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要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环境道德约束规范,切实保护好环境,以求人与自然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类以来,自然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凡是在人迹所至之处,自然均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的印记,这样自然就成为“历史的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和生存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传统和谐状况遭到严峻的挑战,环境伦理问题、资源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必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定的伦理理念与伦理规范的统摄下,以恰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同时又能适应自然、欣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人-自然(环境)-社会系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是对工业文明的回应与解构,同时它以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崇生态主义价值观,倡导“绿色”经济发展观,为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