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重塑科学图书馆员:ARI—CNI论坛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16—17日,230多名科学馆员和图书馆馆长们聚集到维吉尼亚阿灵顿的ARL—CNI秋季论坛,共同讨论数字科研(e—science和e—research)对科学图书馆员的影响以及对他们未来工作的改变。“重塑科学图书馆员:未来的模式”论坛是由ARL数字科研小组精心策划的,论坛召集了科学家、科学馆员以及研究型图书馆的馆长来讨论在分散协作的网络环境中科学家们的工作、对科学馆员再培训的迫切性、以及在图书馆实践中新方向的重要性。本文在广泛搜集来自ARL论坛网站和参会作者博客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关注穿插在不同小组和专题介绍中的三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海南出版社的科普名家经典系列应该是从2008年开始编辑出版的,当时只是一种潜意识地对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所谓伪科学、科学主义的一种抗拒,科学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为了唯一真理的判断标准。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是怎样看待科学的?科学家们又是怎么进行科学工作的?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希望能给大众厘清科学的本来面目,而不让一些别有用心的滥用"科学"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霍金、纳什等著名科学家的到来,今夏的北京掀起了一阵崇尚科学的热潮。一时间,科普俨然成了最时尚的话题。然而,与大师们讲座门庭若市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前由中国书店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网站联合举办的“读科普图书,作健康网络少年”的有奖征文活动却是少人问津、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4.
《走近科学家》是一部从微观层次、从科学家的独特角度解读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好书,书中介绍的物理、航天航空科学、数学、精密光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科学、海洋科学、考古学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两院院士生平故事和科学探索事迹,无不映射出我国科学技术50年发展中的科研背景和历史进程,书中还配发了一些院士们的珍贵照片,增强了书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走近科学家》$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为回顾百年党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技馆自主开发策划了“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主题展览。该展览以1921年出生的各领域著名科学家为切入点,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展示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其感人至深的爱国爱党情怀,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承。本文从主题展览策划的各环节出发,探讨总结了对于科普场馆人物展策划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档案》2004,(4)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上空爆炸了一颗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关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由于事关国家机密,科学家们从未透露过。 35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依然守口如瓶。1999年初,《科学时报》记者 刘 振 坤 有 机 会 采 访 张 劲夫(1956—1967年主持中国科学院日常工作)。张老回忆起1956年至1966年中国科学院辉煌的10年,提到中科院参与“两弹一星”这件事。访谈被整理成《在科学院辉煌的背后》一文刊登在《科学新闻周刊》上。这篇文章打开了人们记忆的阐门,不少老科学家打电话、写信,希望他们的老领导…  相似文献   

7.
“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倒不如说我是哲学家”。爱因斯坦这样总结自己,意在向世人宣示:科学即是哲学,科学探索即是对人自身的探索,科学家的全部科学行为实质上是探索一种信仰并企图用这种信仰去解释自然世界。探索信仰,解说自然,这就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家们的这一科学精神的延展本身就现实地构成了科学演变发展的历史,这或许是《探幽入微之路》背后所散落着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30年前,在那个以“科学的春天”闻名的科学大会上,科学家们从邓小平“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讲话中,感到他们成了“自己人”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引文网络和科学范式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社会引文网络”概念,对网络环境下的语义链接进行定义。结合引文数据库发展历程和引文技术的应用,指出社会引文网络科学范式必须通过科学家行为和心理、科技管理和评价以及信息组织和检索来重建。最后,从技术、应用和服务模式归纳出引文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D.普赖斯对信息计量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些应用理论和技术去解决信息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科学家,往往非常依赖于那些在信息领域研究中,更为基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遗憾的是,我们很少谈论这些科学家,即便说起,我们也很少能了解清楚.D.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便是这些伟大科学家中的一个.他的著作在信息领域几乎人手一本.每当我们遇到诸如科学发展指数规律、科学引文网络等难题时,我们便进入了普赖斯所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史振 《档案天地》2006,(2):28-30
科学家们对原子弹的研究一直都是纯科学的.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原子核的研究成果却变成了出奇制胜的尖端武器……  相似文献   

12.
本书介绍了人类史上最著名的50位大科学家,他们通过思想和实验推进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革命性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科学天才们也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种种缺陷乃至信仰或迷信的人。本书力图采用最新的观点,破除成见,用新颖的体例和周详的评介展现科学家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有一套科学家传记问世了。这套科学家传记,展现了科学家们的另一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思想。 一般的科学家传记,以时间为序,从科学家从小到大,记载着科学家们的步步成长过程和发生在这些成长过程中的件件往事与成果记载。读后虽然可以对科学家的成长、成材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但对科学家们在创造成果、突破理论时的思想脉络并不清楚。这套科学家传记,恰恰就是介绍了科学家们在创建、突破时的各种思想过程。  相似文献   

14.
科学前沿迁移规律研究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主题,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科学家关注点以及科学研究侧重点的动态变化。基于引文、主题词、网络和离群数据的科学前沿迁移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引文分析、时序分析和网络分析四类科学前沿迁移研究工具,比较时间线可视化、科学地图可视化、Histcite引文编年可视化、知识领域可视化和VxInsight可视化技术,阐明科学前沿迁移研究的可视化、载体迁移、低频现现象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位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能够在同一时刻协同工作,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归功于超高速宽带网络和特殊的软件,它们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OptIPuter”项目的一部分。当然,要使它运作需要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科学传播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科学热点事件的频发迎来了热潮,许多研究指出,提升科学传播效果需要充分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但缺乏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积极性不够的分析以及相应的改善手段。本研究提出了科学传播素养概念,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科学家科学传播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科学家传播素养的建议:建立科学传播的专门机构、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供激励、创新科学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7.
1月7日,《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科学家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东生、孙鸿烈等一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代表们聚会一堂,回顾他们所走过的不平凡的科学考察与研究道路及其亲历的生动事迹,畅谈我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所具有的领先地位,展  相似文献   

18.
古代伊朗科学家曾对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当代的伊朗科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并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科学。21世纪初,由一批科学家、热心科学传播的社会人士和私营企业组成的非政府组织积极筹建马什哈德天文馆、科学中心等科普场馆。本文通过这一案例,讨论了非政府组织在科普场馆建设和科学传播中的作用、问题和可行性,并介绍了马什哈德天文学会为此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强调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平等互动。但实践表明,以往面对面形式及互联网图文形式的公众参与科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任缺失与对话障碍。在直播普及的背景下,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似乎能给公众参与科学的信任建立和对话保障带来新的可能性。本文将在分析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特性的基础上阐述这种可能性,并认为虽然直播中的公众参与科学仍存在局限,但这种媒介形态所具备的公众参与科学潜力却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名刊要览     
关于浪漫的科学 虽然繁衍种族是人类个体的重要使命,但让我们感觉最强烈的,却是那令人忘我的美妙爱情。对于浪漫爱情,科学上的认识至今相当有限。不过科学家们正试图将爱情细分为包括视觉、昕觉、嗅觉、触觉和神经化学等在内的单项过程,看看这些如何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