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光辉 《今日教育》2013,(11):66-66
简单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做到: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环节简化朴实。语文的底气来源于大量的阅读。读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是目标,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要去“精心设计”,也不要着意去解决某些问题,应该在“以读为本”的主线中推进,悄然落实相关的语文本体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人教社课程标准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单元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那么,  相似文献   

3.
赵正银 《快乐阅读》2011,(22):184-185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是靠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么读作为一种最根本、最经常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本文中笔者试着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韵味、"意在言外"的意蕴。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汉语的音韵美,可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验语言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主要靠正确方法指导下的读书实践。在整个阅读教学中 ,必须将读贯穿始终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能力。一、抓题眼 ,整体感知情感基调。课题是课文的大脑 ,而课题中的关键词好比课文的眼睛。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美丽”一词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读这类文章 ,一般要用抒情的语调来读。《师生情》一文 ,一个“情”字 ,体现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深情。读这类文章 ,语气一般都是激昂、高亢。《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 ,抓住“送” ,充分表达了亿万人民对总理的衷心爱戴、深切哀悼和永…  相似文献   

6.
在指导朗读中落实“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以读为本”绝非是让学生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地去读,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参与其中。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对此,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指导读书的方式,使“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范读。范,即榜样,模范。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式。如《五彩池》的第一自然段,先是极力渲染天上瑶池的“神奇”,紧接着写自己真的看到了“像瑶池…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课文内容上耗时过多,导致了低段阅读教学的低效,因而找准低段阅读教学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初级阶段,让他们把课文读好就是低段阅读的首要目标,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相似文献   

8.
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去把握每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确很不容易,需要找到一个抓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构建“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达标模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教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于福范 《辅导员》2014,(14):121-121
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就可完成,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常练”、“长练”在小学语文教材也有明显的体现,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作业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而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较强的朗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多老师越来越深切地感到那毫无用处的繁琐分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以朗读为主,配以诸如默读、速读、浏览、齐读、演读等一种或几种形式。我认为,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复读感悟,而后精读品味,最后熟读背诵。下面就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例具体地说一说。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离不开读,学生的语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朗读,唯有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去领悟,体验文字背后的内涵,才能真正感受作者透过文字所流淌的情感。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朗读张扬语文课堂的精彩略谈点滴浅见。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离不开读,学生的语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朗读,唯有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去领悟,体验文字背后的内涵,才能真正感受作者透过文字所流淌的情感.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朗读张扬语文课堂的精彩略谈点滴浅见.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语感发展水平,而朗读教学正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是相当及时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朗读,利于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利于领悟读写的技巧.本文就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彭丽英 《学周刊C版》2014,(4):187-187
语文教学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广大教师最为关心与重视的内容。语文教学不只是看学生获取了多少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这种能力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并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强化能力。只有不断地进行阅读,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基本语言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代先哲的这些读书治学的经验,我们理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阅读是有目的的,更是讲究方法的。在教学中,阅读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读通初读课文,对文章作整体感知,并在生字词和疑难句子下面画出不同的符号作为标记;二读懂再读课文,对文章重点、疑难、精妙之处达到领悟的程度; 三读熟反复阅读以达到积累字、词、句的目的;四读好即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从而加深感知、领悟,直至应用。以上四步,重…  相似文献   

18.
吴云贤 《考试周刊》2014,(81):76-76
数学阅读是思考、理解、是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数学阅读材料,加强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数学阅读真正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形成"讲读练"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新的生长点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乐读。  相似文献   

19.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语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所以,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让学生自己读,并认真思考。教师尽可能给他们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读中自得自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正确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做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