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些较好的发展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时机。如外国的商品输入总值在战前的1913年高达五亿七  相似文献   

2.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的背景《教育杂志》主编陆费逵早在1911年就曾提出“职业教育”问题。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倡导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新型人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必修2几种版本的教科书关于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叙述,几乎一致。在分析出现原因时都表述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扫除了障碍。同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对结束原因则归纳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  相似文献   

4.
[专题解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历程: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早期的企业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依赖性,因此在政治上具有两重性。②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③短暂繁荣:1912~1919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机会。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很快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工商业B.辛亥革命的巨大推动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工业利润的刺激给定的答案是C,我认为正确答案应为B。根本原因是指决定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它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必须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主要是由当时中国国内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就其发展原因教材是从四个方面分析的。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在爱国心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工业。  相似文献   

7.
从荣家企业的发展看资本积累在民族资本企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落后和缓慢的原因,学术界已进行了许多探讨。其中,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势力及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是重要的因素,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既然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其生存和发展就必然首先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进行,影响其发展的其它诸因素,也要通过这个规律而发生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未,随着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深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开始由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沦为帝国主义的投资场所。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建立富强的近代化国家,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批判了封建顽固旧思想,极力主张发展先进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进而繁荣民族经济。这些思想主张散见于《谭嗣同全集》之中,现笔者将其梳理辑录,并加上自己的议论陈述于下,以期用此引玉之砖,就正于方家。谭嗣同极力提倡的发展近代大机器工业的经…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09页第三段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里的“春天”究竟指什么?是指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还是发展的原因条件?抑或既是发展的原因条件又是发展的状况?大自然里,有春暖花开的现象。其间的关系是:春暖———花开;因为春暖,从而花开。春天会有花开,但春天不等于花开。辛亥革命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投入资本不断增多,新办厂矿如雨后春笋。与此同时,中小资产阶级成长、大…  相似文献   

10.
禚召海 《天中学刊》1999,14(3):24-27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逐步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若干特点,最显著的表现为:"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封建的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的优势;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买办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民族资本主义很难独立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而且各地区间很不平衡。"①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些特点在辛亥革命后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南京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不断扩张,对华商品输出有增无减;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  相似文献   

11.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逐步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到二十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也是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概括来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全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自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到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清除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100多年问,西方列强利用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资源是其主要手段。列强的经济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半殖民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国货意识”强烈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以国货抵制洋货,以求收回利权,反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专题指导 本专题有两部分内容:(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建立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骗局,宣统帝退位。 本专题重点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联系,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难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紧密联系的。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即经济制度落后、政治统治腐朽,致使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法两国为主的西方列强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中国因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落后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造成一败再败,签订了一系  相似文献   

15.
邵长峰 《新高考》2007,(5):69-72
【考点指津】 1.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2)具体原因:欧洲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三对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地区的民族冲突为帝国主义插手干预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民国初年的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民国初年的经济政策方晓珍,方晓宏在论及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以往的许多论著皆归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使中国的民族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减少了竞争力,得到了一个发展的良机,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初三新教材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五大变化”:第一个变化:1840年,古老中国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和斗争。但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失败了。这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因为:第一、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第二、中国封建势…  相似文献   

18.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工业,在利用资源、捐税、运费等方面享有特权,也得到发展;主要工业部门仍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和垄断;在帝国主义经济压力和封建主义严重束缚下,民族资本没有竞争力,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工价增加赶不上物价上涨,工人生活困苦不堪。(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  相似文献   

19.
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采取一系列“自强”“求富”措施,虽然目的是为了帮助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却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进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欧风美雨中兴起。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资产阶级的强国富民之梦破灭。学习中要注意在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由此把握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