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艺术歌曲最初出现在“五四”时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因为艺术歌曲在表现上比较自由,因此,正好和当时崇尚个性、崇尚感情的艺术思潮相适应。我国的艺术歌曲由于产生于特殊的年代,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就总体而言,它一开始就反射出时代的折光,并且是通过作曲家个人的感情体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处于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时期,它继承了第一次反犹主义高潮的部分特点,同时又随着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媒体行业的反犹倾向使得反犹主义以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战之后,美国反犹主义中又夹杂着“布尔什维克主义恐惧”、孤立主义情绪等,并随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和罗斯福新政的开始,美国社会的反犹主义呈现出扩大化、极端化、组织化的特点;及至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美国的反犹主义仍存在于军队、社会舆论和政府的难民政策之中。直到1945年后,随着纳粹大屠杀事件的披露,才最终使得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逐渐平息下去。  相似文献   

3.
20 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由两个阶段构成。魏玛时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出法制化、非宗教化、民主化和职业化的特点。二战后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则在突出解决教派与非教派学校之间、引进外国教育制度和思想与保持传统教育制度与思想之间以及化主权与各州合作之间的三大矛盾。  相似文献   

4.
何婷 《华章》2011,(20)
艺术歌曲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并于30年代发展成熟.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内容、题材、语言、结构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长江三角洲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三麦和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的亩均产量均趋于减少。与清代中叶相比,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趋于下降。即使在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力最高的20—30年代,农业生产仍未恢复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战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教育学的交织影响以及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需要,形成了教育学科学化思潮。在教育学科学化问题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学者形成了三种认识:教育学就是一门科学;教育事实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对象;科学方法是教育学的唯一研究方法。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者的教育学科学化追求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手工业的调查研究经历了从学术性向功利性的转变,调查研究的实用性取向突出,既关注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又注重其差异性,将概况性调查与精细化调查结合起来,理论上具有超前性。这些调查为深入研究近代乡村手工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不过,在运用调查材料时,应审慎地分析各项调查的背景、方法、时段、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9.
普通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近现代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始于清末小学堂中的手工教育;进入民国之后,劳动技术教育又经历了工用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和劳作教育几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向云  陈文新 《天中学刊》2023,(1):102-110
作为明代重要的散文流派,唐宋派进入本土学者的中国文学通史始于1904年。清末民初,传统学术观居于主导地位,文学史中的唐宋派叙述与《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体相近。“五四”以后,纯文学观、进化史观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唐宋派叙述被纳入复古与革新相互对峙的框架,唐顺之的“本色论”和归有光的日常生活散文受到极大关注;与七子派相较,唐宋派是换了另一种旗帜的复古还是开启了文坛的新气象,也成为关注焦点。1938年后,叙述基调渐趋一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为“五四”以来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著述,对20世纪中叶的中国文学史统编教材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20世纪上半叶,我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1901—1914年)、初创探索期(1915—1920年)、自由确定期(1921—1938年)及制度化期(1939—1949年)。总体来看,我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虽然有着鲜明的外国烙印,但是其本土化特征日益凸显。国家政策要求、外国教育学的传播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等是影响教育系科课程设置的主要因素。在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特征的基础上,当下大学教育系科课程设置应合理继承历史经验、重视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同时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体现院校特色,并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以推动课程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学论学者群体率先在师范学堂开设教学论课程,后藉助教育学会、教育期刊、教育研究机构等实践平台,引介日本及欧美教学论,并继承中国传统教学论思想,成为推动教学论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坚实力量。就其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师范学院及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及研究者以及文化出版界的学者。这些学者大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深受国外教学论思想影响、学者来源多元化并践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在中国已呈现出分化与综合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包括四个层次,近50门学科的学科群。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与师范教育的发展密切相连;第二,注意面向中国教育实践;第三,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藩篱;第四,适应了教育学的分化趋势;第五,学科建设不平衡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边疆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迎来了第二次高潮。"边政学"的提出和发展是这轮研究高潮的重要标志,因而亦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称为"边政学时代"。具体而言,边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边疆对主权国家建构的意义、边疆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以及边疆开发与建设等问题的讨论上;边疆研究向着合作和合流的态势发展,成为时势所趋和重要特点;同时。经过近百年的学术沉淀,在中国边疆研究领域内构建独立学科体系的时机业已成熟,"边疆学"和"边政学"学科思想应运而生,"边政学"学科雏形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教育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因为随着人们对清末民初成人本位实用主义语文教育的反思,使儿童本位教育和审美主义教育得以提倡。在此背景下经国语教育者和文学革命者对儿童文学教育的共同推动而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中国的宝岛,美国觊觎占据中国台湾由来已久。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商人汤森·哈里斯、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和美国驻华公使伯驾分别向美国政府提出占领台湾的各种主张和计划,他们在台湾的一系列活动,成为日后美国制定对台湾政策的重要依据。美国觊觎台湾以及后来制订一个个侵台计划,正是美国亚太政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意识中的中西儿童学交流对话呈现出译介走向多元化、系统化、序列化,注重现代意识与全球意识,激扬中国儿童学的创新精神等特点。同时,50年代苏俄儿童学对中国儿童学产生了强势影响。总之,20世纪下半叶中外儿童学的关系,体现出渐进的双向的互动、开放交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中央政府对康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渐将之纳入省县制度的框架。作为边地多民族省份,省制在康区的施行存在特殊性、复杂性和局限性。国民政府将民族问题定位为地方问题,以地方自治解决康区土司问题,并对农奴制度进行初步改革。由于受康藏局势的影响以及阶级局限性,国民政府没有对农奴制度、土司制度所依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康巴精英格桑泽仁则从族裔自治的角度提出了废除省制建立自治地方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康区的制度架构。民主改革后,康区社会制度实现了全面转型,这是近代康藏历史发展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主体,也由此引发了诸多论争,包括其主旨是激趣还是教化,内容是为审美还是为实用,课文体裁是多文学还是多文章,其语体是用白话还是文言,用字是追求艺术还是科学等。如果能辩证地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兼顾双方的合理性,则可为确立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课文编写的基本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