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篇不乏幽默和滑稽的小小说。小说一开篇就说“开始,他不是一个贼”,是啊,谁生下来就是贼呢?贼,不都是后天滋生的吗?这个开头看来简单,其实极具椰揄、诙谐的因素。紧接着作者设计了“他(贼)”四次上楼找“张贵”的情节,每次上楼时,要么没碰到人,要么碰到了,却都是些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人,这足见楼里的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是互相毫不搭架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不乏幽默和滑稽的小小说.小说一开篇就说"开始,他不是一个贼",是啊,谁生下来就是贼呢?贼不都是后天滋生的么?这个开头看似简单,其实极具揶揄、诙谐的因素.紧接着作者设计了"他(贼)"四次上到八楼找"张贵"的情节,每次上楼时,要么没碰到人,要么碰到了,却都是些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人,这足见楼里的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是互相毫不答理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是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要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就是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的冷漠.这不是作者在危言耸听,这恰恰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这种生活的真实被作者设计的这个简单的情节,含蓄而充分地反映出来了,可见作者的艺术手法之妙.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花生,我国现代名小说家、散家。《面具》是他的一首散诗,虽然短小,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9,(21)
作者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转身"之精彩瞬间,发掘出"转身"的深意:回味往昔的美好瞬间,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在珍爱生活与热爱生命中,更加幸福地生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否则就会留下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痛心和遗憾.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中的不少人选择背井离乡来到都市。可不管我们走得多远。魂牵梦萦的仍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温暖的村庄》一文审视了在繁华都市中闯荡的农村人的心灵归属问题,这可以说是触动了人灵魂深处最脆弱的那根弦,我们的心不禁为之一颤。  相似文献   

6.
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我国现代文学史 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面具》一诗短小意深,作者有 感而发,针砭社会世态,耐人寻味。 面具是人做成的,是为了人们玩耍或做游戏或举 行宗教仪式而设计的。如诗中所举,有红的、黑的、白的、 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眦怒得欲裂的等等面容。它们 有个特点,做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管你怎么褒 奖它或是嫌弃它,它不会改变做成时的样子。作者所赞 许的,就是它的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7.
《我的空中楼阁》抒情主人公以淡泊坦然的态度对待人生和社会,用充满情趣的慧眼审视天地自然,人格超然,蕴含善美之气;质彬彬,透露灵秀之光。章丰厚而隽永,精巧而雅致,如一朵鲜艳夺目的散之花盛开在高中语的沃土之上!  相似文献   

8.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名作。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文章处处围绕“美”展开,处处给读者以美感的满足,可称得上是一篇“美文”,是品味美的意蕴的典型范例。学习本文,也是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当代先锋派作家余华在自己的乡土叙述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乡土叙事和形而上的乡土哲理思考,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现实化、本体化、哲理化的乡土现代叙事。本文将以余华的乡土长篇小说《活着》为个案研究,分析文本如何典型地彰显出作者独具风貌的现代乡土叙事。  相似文献   

10.
章叙述的“老爱情”的故事,看上去“老土”平淡,却很是感人。这感人从“朴实”二字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孙犁同志在一九四五年写于延安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是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感人的艺术形式,给读者以深刻的教育和强烈的感染。作者在谈到他如何看待生活、如何进行艺术构思的体会时说;作家必须“要看一个事物的最重要的部分,最特殊的部分,和整个故事内容、故事发展最有关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出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这样  相似文献   

12.
王蒙先生曾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的书.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的确,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在任何一"科"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仅在人物的命名艺术方面,就让我们叹为观止.如贾雨村"假语村言",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就是"原应叹息"等等.我们浏览书中一群丫鬟的芳名,就如同游览一个多姿多彩的画廊,让你感到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长篇小说的日益繁盛,短篇小说日渐被人们冷落,再难有八十年代初期的辉煌。就在这种情况下,读到傅世存先生去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世事茫茫》,由于所写的大多是我家乡的生活,所以读后便觉得非常质朴亲切。  相似文献   

14.
首先谢谢徐杰老师选择本人的《草房子》作为他向学生进行导读的文本。 他对《草房子》的导读,是准确的、精细的、富有见地的,在有些方面甚至超出了我自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他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文本的研究者完全可能比这个文本的书写者更能进入这一文本的腹地。  相似文献   

15.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一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古以“从军行”为题咏诗的不少,尤其是唐代,众多的边塞诗人几乎都有佳作传世。但陈羽的《从军行》独具匠心,以其“形象横空,意蕴无穷”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新鲜、独特而意味悠长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充满戏剧性、溢满中哲理并给人教益的妙文,妙就妙在——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09,(7):11-14
作者以一颗敏感的心,捕捉“转身”之精彩瞬间,发掘出“转身”的深意:回味往昔的美好瞬间,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在珍爱生活与热爱生命中,更加幸福地生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否则就会留下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痛心和遗憾。  相似文献   

18.
范昌灼 《高中生》2008,(12):58-59
闪亮于台湾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当代女散文家之一、教授张晓风的作品,对人世,对生命,对社会,对大自然,对周围环境,都有着突出的反映,并给予了极大的关切。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开头巧设悬念,别开生面。前三个自然段,作者先是别具匠心地绕圈子,环环相扣,层层衬托,而后始拨云见日,柳暗花明:黄山松——山上的松——山上名松——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通过这种烘云托月手法,彰显了黄山绝壁松的个性和光彩,自然令读者眼前一亮,急于读下去。  相似文献   

20.
小语第九册《梅雨潭》,节选自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这篇不到五百字的课文,以朴素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秀丽画图。画面的基本色调是绿色:岩面与草丛“透出油油绿意”,深深的梅雨潭以及踞于岩角的梅雨亭也都是绿的。而在这绿色的山野里,镶着黑边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梅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