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自律性道德.可以借鉴我国儒家"慎独"的伦理思想来治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把握住大学生网络生活与善受独处、慎于隐微的"慎独"伦理精神相互契合的地方,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在思想、言行、交往等各方面达到"慎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因受到网络环境影响而出现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道德已成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慎独"思想来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进行熏陶,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增进网络道德修养,保障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网络这个全新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出现及其发展的深入,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社会中,现实社会中以外力监督为重点的传统道德教育范式很难取得效果.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推崇的“慎独”精神,其终极目的是形成一种道德自律,最终达到“至德”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慎独”思想与网络道德培养之间,其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极强的契合性.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方面融入儒家传统的“慎独”思想,运用“慎隐”“慎微”“慎欲”等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网络中形成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数字虚拟空间中遨游成为常态,给人们的现代生活画上了",点睛之笔",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网络的巨大影响力。然而,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得在网络空间传统道德发生了变异,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突出,表现为伦理道德指导的缺乏、主体道德判断能力的降低和主体道德约束意识的缺失。确保"慎独"精神的渗入、加强"慎独"的养成教育、构建"慎独"实现的外在条件、增强"慎独"的道德匡正功能,是"慎独"精神视域下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慎独"作为儒家所倡导的修身方法和推崇的道德境界,是进行道德修养,完善道德人格的根本途径。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根源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危机。传统"慎独"精神所提倡的理性自觉、自我约束、理想人格的道德修养目标与网络道德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加强"慎独"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持久性、自觉性、自律性、实践性,提升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和网络道德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正在改变着世界,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网络道德要求尚不规范、网络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强调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使他们遵守网络规则,成为文明网民。而政府与学校也应为青少年的道德自律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衡与"慎独"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趋增大,网络道德失衡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然而,由于网络社会运行规律的独特性,使得建立有效的网络社会控制机制相当不易。因此,着眼于内在控制机制建设,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慎独”精神,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更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网络文明的本质体现。儒家的“慎独”思想和网络特点的契合给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倡导“慎独”思想,引导大学生逐步达到自制、自省、自觉道德境界,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养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慎独"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基本含义是指人在道德修养时所达到的内心专注与专一的状态,尤其体现在当个体面对自我时也要保持善的追求与自律,即在独处无人时做到思想和言行的谨慎不苟。尽管这种道德修养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当消解了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内涵并注入新的时代意义后,这种自律自省的行为操守在当今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本文认为辨证地挖掘,学习和借鉴儒家儒道德的精华,有效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坚持“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原则,吸纳儒家道德精华,使之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当前摆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全新的课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塑造不能忽视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尤其是儒家伦理的积极参与,如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原则、交友之道以及修身自律等,通过现代性诠释和创造性转换,对于疏解今天网络世界出现的弊病,以及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科其所不睹,恐慎科其所不闻。莫见手隐,莫显手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相似文献   

15.
儒家道德思想为个人道德、社会道德和自然道德的统一。个人道德培养内心和谐,社会道德引导社会和谐,自然道德创造天人和谐,是儒家道德思想"和谐"的具体体现。深入分析儒家道德思想"和谐",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增加心理矛盾平衡能力;增强社会环境建设力度,创设矛盾平衡的条件;强调自然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连钧 《考试周刊》2007,(24):15-17
“慎独”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来说明自我修身方法和自律的精神境界的概念,它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网络时代也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慎独”的本质精神入手,阐述了“慎独”的思想内涵及其与大学生网络主体性及道德要求的内在统一性,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借鉴和扬弃传统伦理中的“慎独”思想,充分发挥“慎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慎独"是我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的精华。慎独的前提是"居敬",实质是"重隐",目的是"为己"。慎独开拓了个体的精神空间,对于培养个体道德情感、坚定个体道德信念、提高个体道德自律能力、健全个体道德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广大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自我张扬空间的同时,也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呈现标准和价值观念混乱、认知与行为偏离、道德情感冷漠、网络道德判断能力降低等网络失范行为的滋生。"慎独"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慎隐、慎微、慎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现象凸显,表现在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人格冲突凸显多方面。其失范行径的动因有社会文化传统的断层、物质经济的强大诱因、社会潜在心理的释放等,这不仅对大学生个体人格发展、品德心理形成等产生危害,而且对大学生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等造成社会侵害。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要从培养大学生"慎独"的网络自律精神、营造满足大学生心理情感需求的网络生涯和强化校园网络管理与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