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华校学生的汉语习作仍存在较多的错误和问题。文章从菲律宾部分华校汉语写作教学实际出发,探讨菲律宾汉语教师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以促进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研讨会在大雅台市举行由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和菲律宾教育部联合举办的"菲律宾华校华语教学研讨会",在菲律宾各界的支持下,于1993年10月21日至24日在风光腐族的大雅台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13个行政区的72所华校的148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挽回华文教育的颓势,菲华社会展开了"拯救华文教育"的行动,以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菲华商联总会和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等为代表的社团积极主导和参与了华文教育改革的探索。改革进程可分为三个时期:1.解决华文教育的定位和华语教学的定性问题;2.完成了制订教学大纲、编制教材和改革教法的工作;3.围绕解决师资和考试问题展开探索。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已基本形成共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值得指出的是:在族群融合的大背景下,挽回华教发展颓势的努力十分艰难,华文教育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柬埔寨的华校教育的历史,并重点从办学模式及规模、师资、教学设施、教材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介绍了柬埔寨华校的现状,介绍了柬埔寨华文教育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柬埔寨华校在将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莱的教育背景、华校与学生的基本情况、华校的办学特色与学制情况等方面对文莱的华文教育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莱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华文的语言定性问题在海外华文教育中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基础性问题。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增强华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华文教育在海外的语言定性应以华裔学生个体的言语习得方式为基本判定标准。从对柬埔寨金边市3所华校所做的实际调查可以看出,华文实际上是柬华学生的第二语言;将华文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是柬埔寨华校确立办学方向的基本依据,而且对其他地区华校的办学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瑶 《考试周刊》2009,(10):11-12
菲律宾华文教育始于1899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菲律宾曾先后被西班牙、美国、日本统治,1946年,菲律宾独立建国。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菲律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政策下华文教育的状况。目前,菲律宾华文教育取得了应有的发展,但在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8.
最近十年,缅甸华文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呈现可喜变化。调查发现缅甸华文教育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三教"问题得以改善,面临的国内外整体形势利于进一步发展。然而华文教育繁荣的背后还存在问题,各华校应在加强协会监管的基础上以质量立校,通过选择积极的发展模式解决华校的合法地位问题,进一步巩固华文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转型时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律宾华文教育走过了 10 5年的漫长历史 ,2 0世纪末呈日趋式微之颓势。华教改革势在必行却充满艰辛。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它的协调发展有赖于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笔者通过对菲律宾华文教育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及华教系统自身改革情况的分析 ,认为处在转型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已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必然在阵痛中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10.
战后初期,在华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菲律宾华文教育得以迅猛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随着菲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以及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变,菲律宾华文教育逐渐发生变化,并加快了与菲律宾本土文化的融合进程。从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华人政治认同的改变对华文教育的变迁产生影响,教育菲化案加速了华文教育的融合进程,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低效益现象,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候语文由此受到很多的批评,吕叔湘对语文“少、慢、差、废”的批评引发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自那以后尤其是新课改以前的诸多语文教育改革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改革,其旨归都是“有效教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语文教学价值的评价不能囿于“有效”与否,在语文领域,对于“有效教学”理论必须给予批判,加以辨析澄清。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是高校文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教学效率不高,不受学生欢迎。以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为着眼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和考试评价四个方面探讨现代汉语课程的革新问题,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3.
对非工科课程类的《大学语文》课程能否培养学生相应能力做了认真思考。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对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必要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之后效果如何,进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都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行,使中学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论课程必须创新改革,加速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创新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实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为重心;革新观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共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教育事业的主体在农村,幼儿教育也不例外。本文在描述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开拓和新中国的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课程改革及构建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调整与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194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在语文人生中,我向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和当代诸贤士学习,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教育观点: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要利用好“第二课堂”,要重视文言文教学,语文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教育教学要立足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语文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目前,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经常会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激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基于此,文章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并重点探究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三老"语文教育"工具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先武 《教育学报》2007,3(3):54-59
“工具论”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性”的制约,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然而,语文界至今仍有人把“三老”的教育理论视为圭臬,对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端缺乏认真的反思。这将给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讲究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策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放语文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现。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伊犁师范学院中语系为了推进汉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对我院汉语专业和预科教学提出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