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我国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原因并不在于所谓"课业负担"这样一类虚假的教育问题。录音机式的学习方式、单一的课程和评价体系、痴迷于解题而忽略了原理本身、教室内单一的权力中心、标准答案的霸权、传统的记诵文化、过大而越界的教师权威、缺乏宽容性的文化、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现象的错误认识,等等,才是抑制我国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教育要培养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层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过于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素质而忽视人文素质;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价值性,导致我们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因此,从创新人才培养本身来看,要培养杰出人才,就必须一方面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另一方面逐步消解学习的工具性、功利性。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高考作文命题存在较大差异。从写作对象看,中国题主要关注"社稷",美国题主要关注"个体"。从价值判断看,中国题比较"实",美国题比较"虚"。从材料限定看,中国题比较"虚",美国题比较"实"。从可能的表述倾向看,写中国题易引出"宏论",写美国题易导向"实证"。  相似文献   

4.
莫超 《甘肃教育》2014,(15):16-16
正2005年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问题,即有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不能不思考"钱学森之问"之解。除了学界公认的几种见解,如,大学去行政化、去功利化、克服短视行为、抵制学术腐败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有很多人思考过、破解过了,也提出了很多种思路和方法,大家站在各自的视角做了各种反思和努力。作为教育中人,我本人也曾反思过,也一直在努力。2018年11月,在主持甘肃省陇原名师工作室精准扶贫帮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研讨会时,听我们学校的两位年轻教师王晓彤、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先生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对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深怀忧虑。他的话被11位教授解读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成为"钱学森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并非由钱先生提出,而是媒体根据钱学森之忧和教授之问进行的似是而非的理解,把不能产生杰出人才的原因单一化地归因于学校的结果。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把钱先生对杰出人才不能产生的思考狭隘化了。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科学老人钱学森离我们而去。他生前就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出诸多疑问,集中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议论纷纷,聚焦于教育弊端和教育改革,甚至有一些教授上书教育行政部门,再次强调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敲响了警钟。对于这一教育问题,不能仅从表面来分析,需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哲学的高度看,“钱学森之问”可以归因于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地位的漠视、高等教育阶段教师作用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9.
柳斌 《云南教育》2010,(21):9-11
当前,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不少,急功近利就是一个既十分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浮泛的心态,躁动的情绪,驱使许多地方的十部、校长、教师、家长涌入功利大潮,不能自拔。教育是典型的长期事业,是百年大计。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拔苗助长、商业炒作对于育人来讲是祸害无穷的。  相似文献   

10.
柳斌 《成才之路》2010,(34):I0002-I0003
当前,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不少,急功近利就是一个既十分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浮泛的心态,躁动的情绪,驱使许多地方的干部、校长、教师、家长涌入功利大潮,不能自拔。教育是典型的长期事业.是百年大计。急功近利、争名夺利、拔苗助长、商业炒作对于育人来讲是祸害无穷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版发表《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冒”出来》一文,我反复研读,感慨良多。文中用一组权威数据“说话”:1980年到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等八项国际科技大奖的497名科学家中,没有一名中国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钱学森之崇高,在于他一生都始终不渝地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始终不渝地为国家的发展而思考,这种奋斗与思考须臾不曾停止。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他仍关注国家的发展,尤其关注教育的改革与人才的培养。他所提出的"钱学森之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不仅是一代大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必须回答的一道艰难命题。30年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过一段“跨越式”发展后,基础教育的浮躁心态已经非常明显: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已经脱离了社会的需要,走进了“为中考而‘基础’,为高考而‘教育”’的“应试”怪圈。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您是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理事长,并且在中学数学教学一线工作了30多年,您如何看待近几年的数学课程改革?梁显政: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向四基(“两基”增加“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两项)转变。  相似文献   

15.
16.
安恒华 《人民教育》2012,(Z2):57-58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接触并深入了解了孟照彬教授的MS-EEPO有效教育理论体系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效教育改革实验成果后,你就会发现孟照彬教授已经回答了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的求学轨迹"跨越东西"。他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几年。钱老认为,北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6年时光。实际上,使钱老一辈子忘不  相似文献   

17.
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创新,知识的创新就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吁创新教育。为此,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师资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话题引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一疑问。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已驾鹤西去,他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如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不仅是一代大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必须回答的一道艰难命题。30年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过一段跨越式发展后,基础教育的浮躁心  相似文献   

20.
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教学过程、教师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