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一节为例,尝试运用孟克-奥斯本“融合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本质,促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以期达到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整体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添加模式到融合模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加模式和融合模式是课程改革中的两种不同模式。论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从以往的注重添加发展为现在的注重融合。章在总结这种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并就在采用融合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胡彩云 《文教资料》2013,(2):169-171
"动手做科学"(hands-on 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盛行的一种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2061计划"启动后美国的第二轮科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经过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探索与开发,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的推广与传播,"动手做科学"课程模式已经日渐成熟,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4.
科学小品文以其笔调生动含情、知识丰富而备受课程专家的喜爱。它具有科学性、文学性和教育性,成为科学与文学融合的天然桥梁。溯古及今,我国不乏优秀的科学小品文,如《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等。此外,科学意味浓郁的古诗、谚语以及新体科学诗也属于科学小品文之列。让科学小品文成为课程资源,实现科学与文学的最佳融合,是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的重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与“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挛生兄弟”,它们都是人类解读世界缺一不可的话语。科学与形而上学有着不解之缘,而形而上学意味着人的生存境界的不断提升,使科学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的特征。人文主义必须借助于科学理性的伟大力量,科学的长足的进步离不开人文主义营造的思想解放氛围。后现代主义也提倡人文与科学的平等话语权,希望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因此,学校课程应该弘扬强调训练人的理智的“自由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学创想"课程群是学校核心课程群之一,它包含数学、科学、信息学科。它们有时是独立分科的个体,有时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科学创想课程通过学科的融合、体系的建构、评价的优化,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为最终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现双向融合,需要二类课程的互相渗透,互为表里。二者渗透的具体模式可以设置为“1+N模式”,即一个思政教师和若干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教师进行协同。这种模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效率较高,最易接受。在推进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从顶层设计、实施教师教授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提供考核促进三个方面进行着力。  相似文献   

8.
中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是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必修课.经调查,大多数受访的刚入职教师对该课程所起的作用评价不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束缚性,而不少授课老师没有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审视该门课程,造成旨在传授教学法而自己却不甚得法的尴尬局面,教学效果自然不很理想.鉴于此,文章对“元教学法”的概念进行阐述,并论述一些相关的关键问题,旨在为该门课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支撑,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及英语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用英语这一门语言,促进其成为跨文化交际人才。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必须注重渗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这也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重要措施。因此,渗透课堂思政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文章就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通识课程改革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都是为了纠正现代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从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情况来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一方面是对通识教育的补充;另一方面,又促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文章从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受地方企业欢迎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生这一根本目标出发,通过对课程十要素的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基于"商工融合"的机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3.
吕红光 《文教资料》2020,(7):48-49,70
传统诗文类课程在内容上除了文学理论以外,还包含大量的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现为省级甲等竞赛,经典诗文朗诵是该比赛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文学类诗词课程尚缺乏有效的实训实践,当代大学生的朗诵能力令人担忧,如果将该竞赛中的部分内容与要求融入传统古典诗问课程,就会极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展现能力、对经典作品的深入解读能力,从而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封闭僵化滞后于时代的前苏联凯洛夫体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控制着教师教育课程,致使其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从过去“支离”的教师教育课程,逐步走向“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蕴涵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各学科间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统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合及参与主体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添加模式和融合模式是课程改革中的两种不同模式。论文认为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从以往的注重添加发展为现在的注重融合。文章在总结这种变化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这种变化的原因 ,并就在采用融合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与“科学”是人类文化的“孪生兄弟”,它们都是人类解读世界缺一不可的话语。科学与形而上学有着不解之缘,而形而上学意味着人的生存境界的不断提升,使科学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的特征。人文主义必须借助于科学理性的伟大力量,科学的长足的进步离不开人文主义营造的思想解放氛围。后现代主义也提倡人文与科学的平等话语权,希望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因此,学校课程应该弘扬强调训练人的理智的“自由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王黎 《林区教学》2013,(4):36-37
高职英语教学法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努力构建“双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既具有良好知识传授能力又有良好教学组织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8.
19.
科学课程是与科学文化、教育文化、社会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对科学课程进行文化学分析、阐释和建构,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文化基本属性的揭示、科学课程基本理论的建设,更是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实践价值、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即在行动导向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两次融合,实现课堂典型任务的自我更新和完善,构建起封闭、自循环的课程模式路径。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对该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