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总想引导学生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至关重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推测阅读内容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阅读文章的一些内容之后 ,引导学生自己来推测其余内容。如 ,学习一篇课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只看题目 ,或只看中心段 ,或者让学生只看结尾 ,然后根据这些内容推测作者要写的其他内容。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 ,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  相似文献   

2.
一位留德学者归来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往往答案都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讲20种答案,尽管有些答案非常离奇.”这说明了中国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发展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中学生求异思维便显得尤为迫切.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倡导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入手,探索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求逆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方法和途径。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思维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起源于问题。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引导学生不停顿思维,把握学生思维脉搏。1.鼓励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启发学生在一个方面进行思考,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求异思维,训练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在一个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  相似文献   

4.
一、给教材活力,让它去超越 1.寻找求异思维点。“学贵有疑”。美国创造学家伊区曾说:“我们如果在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过后,就不再寻找其他替代的正确答案的倾向,是万分不幸的。因为往往第二、第三或第十个正确答案,才是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创新方法。”这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发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教材中寻找求异思维训练点,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  相似文献   

5.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与福合思维(求同思维)相对的思维形式,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多途径地去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运用发散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散思维教学法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单一的内容,它是多方面的,包括推理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创新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寻求正确答案的推理性、逻辑性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学生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的求异思维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进行勇于创新、敢于创造  相似文献   

7.
下面简介单元教学思维训练的“求异法”和“求同法”(四)求异法求异法,也叫求异思考法,或求异思维训练法。它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的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去找寻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求异法的运用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据近代心理学家的研究,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细性等特征,其中的“独特性”是求异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多途径的去寻找答案,是培养求异思维的一条…  相似文献   

8.
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人们的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生才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鼓励学生求异教学中鼓励学生求异,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下教育界研讨的热点。求异思维对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指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思维形式。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企业对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更青睐,因此,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本文对求异思维进行综合概述,并阐述了在初中语文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重要性,最后介绍了几点在初中语文中引入求异思维的策略,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所谓求异思维,即是发散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来实现的.既然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课堂教学改革,都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继承与完善的有机结合,是使之趋向于科学的理想。一、传统教学的偏失,导致学生不能健康的发展制度课程束缚教师,教师是制度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期望答案,成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桎梏。于是,教师的所谓设疑、启发、诱导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很强的趋向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机会被错过或被扼杀。教材的霸权主义、文化的霸权主义、教师的霸权主义,导致学生从受教育者,成为知识的容器,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答案,往往与他人不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独特,就属于小学生求异思维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由此,激发求异,鼓励求异,养成求异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求异思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当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加强学生问题意…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发展求异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 ,不求同一答案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开拓思路 ,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它对创造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学生往往具有服众性、向师性,把老师所说的答案奉为真理,不可怀疑与否定。长此以往,会严重抑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导致学生人格扭曲。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这种求同心态,发展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论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得独特,就属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源于思维求异的开发。若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则学生创新能力的获得将不是一句空话。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已不再依赖于资本的积累和资源的开发,而是主要依靠于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涌现,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就是认知者根据已知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求得多样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使学生思考事物的多种功能、多种联系,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全方位的探本索源,并形成多角度的知识网络。所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9.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以冲破常规性的习惯思维羁绊,不落窠臼,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为主要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各种设想,探索多种答案的途径,它是一种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广开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独特见解与才能,力求创新的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四化建设要求下,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W.B.科勒斯涅克在概括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时,提出了辐辏型思维和辐射型思维,即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由于求异思维是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不依常规,寻求对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而教师们又急于改变学生僵化的思维形式,因此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目前教师们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