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立海 《学习之友》2009,(10):14-19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驻地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迁到北平,毛泽东形象地将此次搬家行动称为进京“赶考”。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最危急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为了挽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在农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的道路。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红军登上井冈山,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3.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中国人民第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革命的打击目标主要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革命力量的组合是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结成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在城市,革命的道路是由城市到乡村;反动力量比较强大,特别是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右翼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叛变革命,而当时还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陷于失败.  相似文献   

4.
1926年至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的北伐战争,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而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坚持革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英勇地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特征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至1930年,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又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而打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新中国建立的关键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提出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接管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指导方针和系列思想,成功地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六十多年间,党的工作重点经历了三次转移。本文拟就这三次转移中毛泽东同志的作用和光辉业绩作初步的探讨。一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城市转入农村。这是我党历史上工作重点的第一次转移。在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同志还不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但他却作出了最为突出的贡献。他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迅速趋向低潮,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党有被消火、被分裂的危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应该如何进行下去?走什么样的道  相似文献   

8.
[井用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完成了将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等教育重心转移:质量保障成为主题 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也是 21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在 2005 年 1 月 9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 15 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重心转移的工作思路:“我国高等教育要将工作重心由前一阶段重视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中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力保障。 —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发 ——展 的 …  相似文献   

10.
党的工作重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党要完成的工作的重点或主要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这几次工作重心转移的经验主要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立足国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完成党的阶段性任务密切结合;党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对工作重心转移起到重要作用。总结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经验,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同志突然率军进入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我党工作重点的重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同志这个似乎很“偶然“的举动,竟对中国革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其原因何在呢?本文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则。“但是在同一原则下,就无产阶级政党在各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党历史上共召开过三次西柏坡会议。其中第一次、第三次是教材曾经介绍过的1947年7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是1948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检查了过去时期的工作,规定了今后时期的任务,提出了训练干部、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扩大党内民主生活,逐步转移工作重心,发展解放区工农业生产,建设五百万军队和召开“新政协”,  相似文献   

13.
在寻求改革出路的时候,历史往往给人以许多启示。翻开中国现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意义重大的三次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转移:第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使中国革命赢得了胜利;第二次是五十年代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广泛推行的生产责任制又迅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历史的偶然吗?不,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根本、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的国度里,进行任何一项社会性的改革,不能不首先想到农村,考虑到农民。农民的认识上去了,农村的情况改变了,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新农村建设,核心任务是农民增收。结合发展实际,目前促进农民增收至关重要的是要改善一个关系,抓住一个根本,实现两个突破。一是要变过去农业哺育工业、支持城镇发展为现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二是必须牢固树立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思维理念。三是要在农业内部增收上实现突破,重点抓好现代农业建设;在农业外部增收上实现突破,重点是加快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5.
1927年 11月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形成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对中央的统治.各地不断举行盲目武装暴动,使大革命失败后保留下来的一点力量继续遭到损失.在此期间,周恩来为纠正"左"倾盲动作了极大努力,制止了许多省的盲目大暴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下, 1928年 2月就基本停止了这次盲动错误.周恩来在此次纠"左"工作中,思想认识上有个初步飞跃:由纠正城市暴动而开始进到主张"农村割据"和扶助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加速了土地革命战争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的接管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945年10月即已解放的邯郸城,是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最早解放的中等城市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邯郸较早地开始了对城市工作的探索。这是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一次初步尝试,在这里,共产党人一手抓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一手抓社会稳定,搞好政权建设,虽说有过失误和不成熟,但共产党人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总结,这是一个探索中前进的过程,所以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十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8.
1927年11月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形成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对中央的统治。各地不断举行盲目武装暴动,使大革命失败后保留下来的一点力量继续遭到损失。在此期间.周恩来为纠正“左”倾盲动作了极大努力,制止了许多省的盲目大暴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下,1928年2月就基本停止了这次盲动错误。周恩来在此次纠“左”工作中,思想认识上有个初步飞跃:由纠正城市暴动而开始进到主张“农村割据”和扶助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加速了土地革命战争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即将到来的1947年,在我军即将展开战略进攻之际,阳泉生逢其时,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是历史的选择。在我党夺取全国胜利之前,我军曾收复过诸多城市,但均属接管性质,因此,诞生于解放战争硝烟中的阳泉被誉为"中共创建第一城"。本文试从阳泉的战略地位、正太战役、顺应我党工作重心转移三个方面来探析阳泉成为"中共创建第一城"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七年秋,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理论,并亲手缔造了第一支工农红军和亲手开造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使全党工作的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到了农村。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部队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中央根据地,把“工农武装割据”的烈火越燃越旺。在毛泽东同志点燃的向农村进军的火炬的光辉照耀下,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闽浙赣根据地、贺龙等同志领导的湘鄂西根据地、徐向前等同志领导的鄂豫皖根据地、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左右江根据地、刘志丹同志领导的陕甘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