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法夫酵母转化类胡萝卜素生产虾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法夫酵母细胞及液氮破壁的菌体碎片转化类胡萝卜素为虾青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法夫酵母细胞可以吸收类胡萝卜素并将其转化为虾青素;液氮破壁的法夫酵母菌体碎片具有类胡萝卜素转化酶活性,可转化类胡萝卜素为虾青素.单因子试验结果显示,选择乙醇为反应溶剂,控制反应温度为4℃,乙醇与水的比例为6至8,反应pH值为2等反应参数较适于液氮破壁的法夫酵母菌体碎片转化类胡萝卜素为虾青素.该试验结果为用法夫酵母细胞或破壁的菌体碎片转化类胡萝卜素为虾青素的商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技术参数.yh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维生素对粘红酵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培养基中维生素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出在培养基中添加VB;0.2mg/L、VB21.0mg/L、VC0.7 mg/L时,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12.35 mg/L,比对照组提高了9.78%.  相似文献   

3.
以辅酶Q10产量为指标,对米曲霉2077固体发酵法生产辅酶Q10进行了初步系统性研究.利用配方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方法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较优固体培养基为大豆8.20%、麦麸63.53%和谷糠28.27%,确定100 g培养基固体培养条件为:料水比为1、青霉素钠加入量为3mL、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96 h为较优工艺条件.在此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得到米曲霉2077产辅酶Q10的最大值为0.947/mg·g-1干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强聚硒酵母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摇瓶培养条件试验确定了强聚硒酵母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初始硒浓度20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硒浓度达到60μg/mL,接种量为10%,在28℃、200 r/min的摇床上培养29 h.在此条件下,强聚硒酵母生物量(干重)达到8.25 g/L,酵母细胞中硒含量达到1230.21μg/g.  相似文献   

5.
针对酸雨及Cl1- 、SO32 - 、Ba2 +、Pb2 +、Mn2 +等离子分别对叶生红酵母 (Pinkyeasts)生长的影响。利用含不同浓度各溶液对红酵母的生长进行干扰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显示 :酸雨及各不同离子对红酵母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酸雨酸性越强 (pH越小 )对红酵母生长影响越显著 ,重金属离子对红酵母生长比较显著 ,而Cl1- 、SO32 - 影响较弱一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种类、碳源浓度以及起始pH值对假丝酵母Candidasp。菌株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碳源为橄榄油,氮源为酵母膏,橄榄油浓度为2%,起始pH值为6.0。应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酵母膏、橄榄油和起始pH值进行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橄榄油2.582%,酵母膏0.276%,K2HPO4 0.1%,MgSO4·7H2O 0.01%,NaCl 0.05%,pH6.28。在此条件下,假丝酵母Candidasp.液体发酵液中脂肪酶的酶活力可达36250U·mL^-1。  相似文献   

7.
以常见植物为材料,在各种不同季节、温度等条件下取样、培养叶生红酵母,观察其生存、生长 状况。结果表明:叶生红酵母在初夏、秋等季节及自然状况下温度在20-28℃这个范围内生长较适宜;一 些植物叶片结构、本身成分能抑制叶生红酵母生存、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24孔板培养毕赤酵母GYW-1合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发酵条件,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24孔板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毕赤酵母GYW-1 24孔板发酵产GSH的最优发酵条件为:酵母粉44 g/L、柠檬酸铵15 g/L、接种量12%.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可以明显提高毕赤酵母GYW-124孔板发酵产GSH的产量(43.815 mg/L),较初始条件的产量增加了55%.  相似文献   

9.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强聚硒酵母发酵罐扩大培养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发酵罐中最适发酵条件:麦芽汁1%,初始硒浓度为15μg/mL,在其发酵进入到对数生长期后再添加亚硒酸钠使之硒浓度达到25μg/mL,种子培养时间12 h,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28℃,通气量6 L/h,搅拌速度150 r/min,培养时间29 h。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酵母生物量达到8.05 g/L,硒含量达到1 003.19μg/g。  相似文献   

10.
香菜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且容易栽培的蔬菜,已经被广泛的进行研究.该实验选用自行培养的香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且重复性好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首次对香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色素的含量进行了测量,并研究了镉溶液对香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5 mg·L^-1、1 mg·L^-1、10 mg·L^-1的镉溶液对提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以及叶绿体色素含量均起到促进作用,其中镉浓度为0.5 mg/L的环境最利于香菜的生长,最利于香菜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所以香菜最好在此浓度镉溶液的环境中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13.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庆大霉素含量测定手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紫色小单孢菌产庆大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合为:黄豆饼粉3.5%,CaCO30.5%,淀粉5.5%,CoCl20.0006%。优化的发酵条件为:种龄60 h,接种量12 mL,装液量50 mL/500 mL摇瓶。在此优化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6 d,庆大霉素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85.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微生物法测定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产生的误差小于4%,该方法可以用于教学实验中庆大霉素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4.
以柠檬和紫薯为发酵原料制备新型果酒饮料,主要对该新型果酒饮料的料水比、加糖量、主发酵及后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柠檬汁和紫薯的料水比分别为1:25和1:7,加糖量为10%,主发酵时间为13 h,后发酵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该果酒饮料的感官指标及经济成本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郑虹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5):114-119
用刚果红染色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高效产纤维素酶的菌株CMC-Z,经菌落形态观察及镜检,初步鉴定为放线菌.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等试验对CMC-Z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碳源、氮源最佳添加量分别为可溶性淀粉1%、明胶2%;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7.5%,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100 mL,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2 h.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表明影响菌株CMC-Z纤维素酶产生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可溶性淀粉浓度〉初始pH〉装量〉明胶浓度〉接种量〉温度〉发酵时间.经优化后,其酶活可达到38.37 u.mL-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个不同抗性向日葵品种在苗期接种向日葵锈菌,测定了接种后不同时间叶片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总糖比感病品种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与向日葵抗病性有密切关系,而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与抗病性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硫酸盐还原菌产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发酵条件: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装液量及发酵周期等.实验研究表明,以尿素作为氮源,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C:N比为1:3,在初始pH7.0的条件下,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1:3(v/v),35℃摇床培养42h,酶活力可达到16.2U/mL.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l, optimization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of beer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in the laboratory were made as similar as possible to brewery industry conditions. Since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consider realistic industrial conditions were not available,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design involving industrial conditions was first developed. Batch fermentations are multiobjective dynamic processes that must be guided along optimal paths to obtain good results. The paper describes a direct way to apply a Pareto set approach with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MOEAs). Successful finding of optimal ways to drive these processes were reported. Once obtained, the mathematical fermentation model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by using an intelligent control based on certain r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